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四節 優秀領導者的基本素質

關于領導者應有的素質,人類歷史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知識,但要全面論證領導者的素質卻并容易。這是因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實際生活中原本就不存在具備所有最高素質的“完人”,何況有些素質是相生相克的。換言之,只有與領導者所處的歷史背景和現實環境相聯系,所謂優秀的素質才有實際意義。

盡管如此,人們還是可以觀察和概括出優秀領導者的某些普遍的、共同的特征。他們有“很強的自我意識、戰略思考的能力、面向未來的方向、對人類行為的基本原則的信仰。他們有很強的自信心,而且毫不猶豫地展現自己的才能。他們在策略上都很機敏。他們知道如何有效地利用權力,并且知道如何利用權力以獲取他們所看到的最大利益。他們也是一個感情投入的領導者,這樣他們就有能力進入與有關的其他人的內心深處。……這些領導者經常會改變他們價值觀、管理方式和優先等級”〔美〕理查德·貝克哈德:《論未來的領導者》,劉守英主編:前揭書,第13頁。。“未來的領導者仍然需要具備歷史當中的領導者的特性和能力:一雙能看到變化的眼睛,一雙能提供變化并能控制住目標和保證有力的手,能清楚地闡釋團體意愿并能把它塑造成積極結果的語音,以及在使其他人感到有權力,從而使他們能增加和利用自己的才干時,能通過人格的力量來激勵他人的能力。”〔美〕羅莎貝什·莫什·坎特:《世界級的領導者——合作的力量》,劉守英主編:前揭書,第15—16頁。本文主要討論優秀領導者的三種基本素質。

一、動機強旺、意在高遠

這主要指他們有明確的理想、志向和抱負,以及相應的追求卓越,建功立業的強烈而持久的欲念。韓非子說:“茍全性命于亂世,力求聞達于諸侯”《韓非子·難二》。。孟子說:“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又說:“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窮不失義,故士得己焉;達不離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澤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見于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養天下。”《孟子·盡心上》。左宗棠23歲入婚時在新房自提的對聯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范讀書時的文章中有“振斯民于水火之中”之說,成年后有“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深沉之問,后有“欲與天公試比高。……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氣概,終有“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的沖天豪情。其實,看看人類的人文歷史,凡出類拔萃之輩多有獨特的豪情壯志。

在現實生活中,“功業”構成了動機強旺、意在高遠的價值基點,具體又包括三個方面,即功名、功利、功德。在中國歷史上,這些被經典地概括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左傳·襄公二十四年》。;簡稱立德、立功、立言。后有唐代學者孔穎達對此作了精辟的闡述:“立德,謂創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孔穎達:《左傳正義》。簡而言之,“立德”的價值取向是做圣人,“立功”的價值取向是做英雄,“立言”的價值取向是做傳世之文章。不能不說,這“三立”的標準無一不是極高的,合集于一人更難,但也因此成為歷代仁人志士終生奮斗的人生理想。

二、意志堅強、堅韌不拔

意志是“決定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往往由語言和行動表現出來”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前揭書,第1618頁。。意志力表示這種心理狀態的特質和程度,即意志力愈強大,這種心理狀態愈是自覺、強烈、持久、穩定。強大的意志力具有果敢性、忍耐性、自控性、持續性等特性。強大的意志力通常以忍辱就屈、堅韌剛毅為外在的表現形式,而忍辱就屈、堅韌剛毅則與“圖謀”相聯系。“圖謀”遠大,則意志力強熾。所以,孔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蘇軾評價張良說:“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蘇軾:《留侯論》。再如勾踐的臥薪嘗膽,都是關于意志力的顯證。

從歷史經驗來看,大凡能夠成就一番大業的領袖人物,都是具備了強大而持久的意志力的人物。英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名將之花伯納德·蒙哥馬利(Bernard Montgomery)說:“如果沒有意志,即使有能力也無濟于事。”〔英〕蒙哥馬利:《領導藝術之路》(劉文濤等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第4頁。美國前總統理查德·尼克松(Richard Nixon)的名言是:“永遠不要放棄奮斗。”他寫道:“有建樹的領袖人物都具有堅強的意志,而且懂得如何調動別人的意志。本書論及的領袖人物,都是用意志影響了歷史進程的人,其中有些成就大些,有的成就小些。”他又說:“沒有堅強的意志……成不了偉大領袖。”〔美〕尼克松:《領導者》(尤勰等),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版,第370、379—380頁。梁啟超這樣評價曾國藩:“人不可無希望,然希望常與失望相倚。至于失望,而人心蓋死矣。養其希望勿使失者,厥惟毅力。故志不足恃,氣不足恃,才不足恃,惟毅力足恃”; “功成業定之后,論者以為乘時際會,天獨厚之;而豈知其停辛佇苦,銖積寸累,百折不回,而始有今日也?使曾文正毅力稍不足者,則其為失敗之人,無可疑也。”梁啟超:《新民說·論毅力》。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的無與倫比的意志力同樣足以為千古案例。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哈丁縣一個伐木工人的家庭,迫于生計,從小就必須艱苦地勞動,幼年總共只上過一年學。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的童年是“一部貧窮的簡明編年史”,5歲時已經開始幫助家里干活,9歲時生母去世。成年前后先后干過店員、村郵務員、測量員和劈柵欄木條等多種工作。1832年23歲時競選州議員,盡管失敗,但從此開始了他的充滿艱辛的政治生涯: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落選了,轉而想進法學院學法律,失敗;1833年,24歲,借錢經商,年底破產,接下來花了16年才還清這筆債;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當選;1835年,26歲,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未婚妻卻死了;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6個月;1838年,29歲,試圖出任州議員的發言人,失敗;1840年,31歲,試圖成為國會議員被選舉人,失敗;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落選;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當選;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1849年,40歲,試圖出任所在州政府的土地局局長,失敗;1854年,45歲,競選參議員,落選;1856年,47歲,在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總統提名,失敗;1858年,49歲,再度競選參議員,再度落選;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1864年,55歲,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1865年,56歲,遇刺身亡。

為此,馬克思高度評價了林肯的偉大和堅韌不拔:他是一個“不會被困難所嚇倒,不會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撓地邁向自己的偉大目標,而從不輕舉妄動,他穩步向前,而從不倒退;……總之,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謙虛,以致只有在他成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馬克思:《國際工人協會致約翰遜總統的公開信》,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08—109頁。。強大意志力的來源,則是艱難困苦的社會實踐。“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告子下》。

三、執中有權、通權達變

通達,即執中有權、通權達變,乃政治謀略的核心內容之一。在一般的意義上,執中有權、通權達變指酌客觀情勢的變化而因事制宜和因人制宜。在延伸的意義上,執中有權、通權達變與權謀相聯系。權謀亦稱權術、權機、權變、權略、權數、權宜。其原本涵義是中性的,即以靈活、機動、多變的方法、技術和手段看待和處理問題,但在目的不正當的條件下,具有貶義。成功的領導者都是權謀的高手。這是因為,要在錯綜復雜、波譎云詭的環境中縱橫捭闔,權謀乃不可或缺的制勝之道。

“通變以知常,執常以應變”。“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自古以來,智者審時度勢、通權達變,愚者拘泥固執、剛愎自用。“所謂圣人者,知通乎大道,應變而不窮,能測萬物之情性者也。”《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在這方面,中國諸子百家的基本理念大體上是一致的。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論語·子路》。孟子說得更為明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又說:“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孟子·離婁上》。。莊子說:“知道者必達于理,達理者必明于權,明于權者不以物害己。”《莊子·秋水》。老子說:“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道德經·三十六章》。荀子說:“所以知之在人者,謂之知;知有所合謂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謂之能;能有所合謂之能。”⑨ 《荀子·正名》。韓非子說:“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韓非子·五蠹》。孫子說:“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孫子兵法·計篇》。,又說:“善藏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動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孫子兵法·軍形》。;還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孫子兵法·勢篇》。,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孫子兵法·虛實篇》。甚至文學家劉勰說:“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其久,通則不乏。”《文心雕龍·通變》。

“自古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清)陳澹然:《寤言·二遷都建藩議》。審時度勢、通權達變的領導者是戰略目光深遠、洞察先機、未雨綢繆之人。“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孫子兵法·計篇》。“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 “故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于人,故能擇人而任勢。”《孫子兵法·勢篇》。所以說,審時度勢、通權達變之道,是任何現實領導者的制勝之道。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逊克县| 咸丰县| 息烽县| 秦安县| 双牌县| 县级市| 左贡县| 察雅县| 南江县| 兴仁县| 鸡西市| 岳池县| 灵璧县| 阿拉善左旗| 若羌县| 巴彦淖尔市| 阿图什市| 青川县| 行唐县| 盈江县| 阿克| 广宗县| 吴桥县| 肇源县| 同心县| 申扎县| 桓台县| 新沂市| 博野县| 大渡口区| 墨脱县| 武义县| 巴彦淖尔市| 盐池县| 平潭县| 龙山县| 合江县| 布尔津县| 水富县| 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