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領導力及其提升

領導力(The Leadership Challenge)研究是近些年關于領導能力和領導成效研究的主要領域之一。對于領導者來說,領導力關注的基本問題,在于面對快速變化、錯綜復雜、競爭日趨激烈的客觀情勢,如何提升自己的判斷力和決斷力;對于組織來說,在于面對同樣的客觀情勢,如何選擇領導者。其共同的問題,則在于如何對“以變制變”, “好夢成真”。

一、領導力的涵義與構成

“領導力就是在實踐中有用的一系列人們能看到的技巧和能力。”〔美〕詹姆斯·庫澤斯、巴里·波斯納:前揭書,第311頁。領導力“討論的是領導者要創造一種氛圍,讓人們在此氛圍下抓住極富挑戰性的機會,取得非凡的成功”,即“如何激勵他人自愿地在組織中做出卓越的成就”。領導力討論的中心問題,“是領導者如何通過實際行動,把理念化為行動;把愿景化為現實;把障礙化為革新;把分裂化為團結;把風險化為獎賞”。同上書,第1頁。

為此,領導者必須注重構成領導力的五種行為和完成十種使命。這五種行為是:(1)以身作則;(2)共啟愿景;(3)挑戰現狀;(4)使眾人行;(5)激勵人心。這十種使命是:(1)明確自己的理念,找到自己的聲音;(2)使行動與共同理念的一致,為他人樹立榜樣;(3)展望未來,想象令人激動的各種可能;(4)訴諸共同愿景,感召他人為共同的愿景奮斗;(5)通過追求變化、成長發展、革新的道路來獵尋機會;(6)進行實驗和冒險,不斷取得小小的成功,從錯誤中學習;(7)通過強調共同目標和建立信任來促進合作;(8)通過分享權力和自主權來增強他人的實力;(9)通過表彰個人的卓越表現來認可他人的貢獻;(10)創造一種集體主義精神來慶祝價值的實現和勝利。〔美〕詹姆斯·庫澤斯、巴里·波斯納:前揭書,第19、26頁。

值得強調的是,在一定的意義上,領導力就是行動能力。“如果說經濟學家和其他思想家們擁有思想,把思想付諸實踐的卻是政治家;這場思想巨變的一個突出的教訓就是領袖和領導作用的重要性。”英國的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革命,美國的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革命,中國的鄧小平革命,都是以信念和理想為先導,在獻身精神的支撐下,堅定不移、頑強奮斗的經典。〔美〕丹尼爾·耶金、約瑟夫·斯坦尼斯羅:前揭書,第10頁。

二、領導力的層次

中國古來就有關于領導者的層次之分。優秀的領導人被明確分為英、俊、豪、杰四個層次:“故智過萬人者謂之英,千人者謂之俊,百人者謂之豪,十人者謂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眾,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知足以知變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隱義,仁足以得眾,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知足以決嫌疑,廉足以分財,信可使守約,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比,見難不茍免,見利不茍得者,人之杰也。”(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又道:“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德者人之所得,仁者人之所親,義者人之所宜,禮者人之所體,不可無一焉。”(西漢)黃公石:《三略·下略》。

如從不入流者算起,領導者可以分為庸人、士人、君子、賢者、圣者五個層次:“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托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暗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而不知其所執。此則庸人也。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處也。是故知不務多,務審其所知;言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信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君子也。所謂賢者,德不逾閑,行中規繩,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傷其身,道足化于百姓而不傷于本,富則天下無菀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所謂圣者,德合天地,變通無方,究萬事之終始,協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立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圣者也。”趙蕤:《反經·品目第三》。

也有人認為:領導力就是能不能、有沒有辦法影響他人。領導力可以分為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職位和權利,大家跟隨你是因為他們必須這樣做。第二層次是資源和個人關系。因此大家跟隨你,是因為他們自愿的選擇。第三層次是成績和貢獻。大家跟隨你是因為你為組織做出了成績和貢獻,因而建立了威信。第四層次是星火相傳。大家跟隨你是因為你對他們的培養和提拔,你因此受到尊敬,雖然說你不是管他們,甚至有些人比你的職位更高,但是他愿意接受你的意見。第五層次,也是最高的層次,是因為大家尊重你的品德、為人、能力和你所代表的目標和理想。這一點與機遇和天賦有關。領導力實際上到最后影響兩件事情:一是組織的風格或文化,二是組織的價值觀。宗英俊:《企業領袖成長的軌跡》, “周偉焜:與大象齊舞”,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頁;《周偉焜與“大象”齊舞的領導藝術》, 《新浪科技》2003年11月25日。

三、提升領導力的主要途徑

如同人的指紋、DNA不同一樣,人的精神世界,包括價值觀、思維方式以及相應的行為選擇也是不同的。歷史驚人地相似卻不會重復。在此意義上,提升領導力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本文主要討論兩種途徑:

1.悟道。悟道的意義在于領導者通過在自覺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修養,不斷理解客觀世界、理解自我,以及客觀世界與自我的關系。其價值基點在于尋求和確立主體的宇宙觀和人生觀。在這里,宇宙觀的意義在于確立客觀世界的涵義,即通過不斷的事實判斷,解析客觀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人生觀的意義在于確立主觀世界的涵義,即通過不斷的價值判斷,確立自我的價值標準和價值目標,并選擇相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

在實際的過程中,以上兩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無論確立宇宙觀還是人生觀的過程,都是主體的“心路歷程”,包括三個要點:其一,觀摩,即以客觀現象、客觀世界為研究對象,琢磨“物理”以及衍生的“事理”、“人理”,不斷認知客觀世界及其規律。所謂“師法自然”就是這個意思。其二,“自視其心”,即以自我為中心,不斷審視以及校正自己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中國古代所謂“內省”,就是這個意思。其三,悟道,即以自我與客觀世界的關系為中心,進而尋求自我與客觀世界的健康、強勁、持久、廣泛的交互作用的最佳途徑和方式。

“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賤而小者,口腹也;貴而大者,心志也。”《孟子·告子上》。一個奮斗不息、卓越的領導者的“悟道”總是獨特的。李嘉誠這樣詮釋他的成功之道:人生是一個很大、很復雜和常變的課題。我們用分析、運算、邏輯等的理性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IQ)解決諸多問題;用理解力和自我控制的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 EQ)去面對問題;用追求卓越、價值及激發自強的心靈智商(Spirital Quotient, SQ)去超越問題。理性智商、情緒智商、心靈智商及其提升皆重要:學術專業的知識,使我們有能力去馳騁于社會各行各業中;對自己及他人環境的了解,能發揮人與人之間的同情心,加強團隊精神;慎思明辨的心靈能力驅使我們對意義和價值的追求,促動創造精神,把經驗轉化成智慧,在順境和逆境之中從容前進。吳酩:《“3Q”造就“李超人”》, 《人民日報·華南新聞》2001年12月12日。

2.知行合一。在這里,“知”是知識、感知;“行”是行為、行動;“合一”是二者的統一。“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王陽明:《傳習錄·上》。換言之,“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傳習錄·下》。。對于領導者提升領導力而言,無知的行是盲動,無行的知則非真知。所以,唯有知行合一,才是不斷提升領導力的正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讷河市| 辽中县| 织金县| 盐津县| 云南省| 大冶市| 肥乡县| 无极县| 武陟县| 遂宁市| 白城市| 大方县| 大新县| 昭觉县| 体育| 长阳| 洛南县| 久治县| 丹寨县| 大兴区| 黔南| 邵东县| 武鸣县| 抚远县| 曲阳县| 两当县| 东兰县| 虹口区| 吉木乃县| 故城县| 南宁市| 五常市| 荥经县| 二手房| 乌苏市| 肥城市| 本溪| 濮阳市| 白河县| 突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