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 祁群
- 4045字
- 2019-12-27 13:47:08
第二節 金融同業體系和結構
一、金融體系及其特征
金融體系是指一國有關金融機構的組織及其管理組織體系。它包括金融機構的組織及其體系、業務監管及市場監管的行政系統和劃分。英國曾經是金融業最發達的國家,也是世界上最早形成完整金融體系的國家。
盡管在1844年以前英國的商業銀行數量已達鼎盛期,再加上幾百家其他金融機構,全國金融組織體系已基本形成,而且政府還專門設立了行政部門來管理。但當時的金融管理體系還欠健全和完善,其特點主要是:1.貨幣發行權過于分散,如當時的英國竟然有279家商業銀行享有英鎊紙鈔發行權;2.大量中小銀行過度經營,對外償債能力差,經常發生破產倒閉現象,據統計1826年英國有中小銀行554家,到1842年時只剩310家。
1844年英國國會通過《皮爾法案》結束了分散發行貨幣的局面,英格蘭銀行正式成為英國惟一的貨幣發行銀行。1933年7月英格蘭銀行設立“外匯平衡賬戶”,代理國庫業務,1946年英格蘭銀行國有化,其主要職責擴大到協助政府制定貨幣政策和實施,并以最后貸款人的身份,對其他銀行進行監督。
從英格蘭銀行開始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到現在,世界上發達國家和發展中的國家都紛紛仿效,逐步形成以一國中央銀行為核心的金融體系。
二、金融體系的內部結構
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都非常龐大,其內部金融機構種類繁多,劃分標準也多種多樣。它們的共同點是把金融機構分為兩類,即銀行類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類金融機構。
銀行類金融機構,通常是指以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如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儲蓄銀行、貿易清算銀行和其他專業銀行。有的國家把可經營銀行業務的信用社、財務公司、貼現所等也列入本國的銀行類金融機構。
非銀行類金融機構,通常是指那些法律不準許經營存款類業務,專業經營一項或多項其他金融業務的金融中介機構。如證券公司、保險公司、投資信托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信用卡公司、保理行等。這些金融機構的經營資金來源與銀行性金融機構不同,主要依靠投資人的資本金、同業拆借、發行債券等,其資金運用除專項金融資產外其余多投資于公債、基金、股票等。
但是,在實行綜合性銀行制度的德國、瑞士等國家,對以上金融機構的業務法律幾乎沒有限制,因而分類已無必要。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各國金融業出現的混業經營發展趨勢來看,各種金融機構專業經營的模式已逐步被沖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金融業務的融合交叉使得原先各種金融機構的差異日趨縮小,相互間的界限日益模糊,已形成從專業化轉變到多元化經營的發展趨勢。
(一)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是國家銀行,法律賦予它代表國家發行貨幣、制定和執行貨幣金融政策、代表國家管理金融的權力。中央銀行是此類國家銀行的法律性質,其實際名稱在各國有不同的稱呼,有的直接以國名命名,如日本銀行、法蘭西銀行、荷蘭銀行、加拿大銀行等;有的稱為國家銀行,如希臘國家銀行、比利時國家銀行、丹麥國家銀行等;有的稱為儲備銀行,如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印度儲備銀行、秘魯儲備銀行等;還有的直接稱為中央銀行,如土耳其中央銀行、阿根廷中央銀行、巴基斯坦中央銀行等;中國則稱為中國人民銀行。
各國的中央銀行都是在商品、貨幣和信用發展的基礎上由商業銀行轉型形成或新設立的,在一國的金融體系中處于核心的領導和管理地位。
(二)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各國金融體系中的骨干金融機構,居于重要地位。因其他章節對商業銀行已作大量的論述,這里不再贅述。
(三)專業銀行
專業銀行不是為某一行業服務的銀行,而是指那些由法律規定或限制在專項經營范圍內向客戶提供專門金融服務的銀行。它們的業務經營方式與商業銀行一樣,但它們的業務活動方式和內容則有別于普通商業銀行。各種專業銀行的存在是社會分工不斷細化在金融業的體現,是社會進步的顯著標志。在多數國家,商業銀行是所有以盈利為經營目標的銀行總稱,而專業銀行是商業銀行的特殊形態。
1.儲蓄銀行,它是主要吸收居民貨幣儲蓄和社會閑散貨幣資金的銀行,有的國家把它稱為互助儲蓄銀行、儲金局。這種銀行設立門檻低,業務相對簡單,資金運用主要是購買國債或抵押債券等流動性較強的資產。當然,也有儲蓄銀行將較長期、穩定的儲蓄資金轉化為借貸資本,經營短期放貸業務。我國的郵政儲蓄是經中國人民銀行特別批準的由郵局兼營的儲蓄代辦業務,而非獨立的郵政儲蓄銀行。
2.開發銀行,也稱為“興業銀行”,它是為滿足經濟建設對長期投資的借貸需求和國家大型建設項目的建設需要而專門設置的銀行。因為投資涉及的項目資金量很大,且時間長、風險大,一般商業銀行無力或不愿承擔,所以這類投資項目多由政府或國際金融組織組建的開發銀行來承擔。如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中國的國家開發銀行等。開發銀行的資金來源除投資人的資本金外,主要通過發行長期債券吸收定期存款籌集,一般不接受儲蓄和活期存款。其資金運用主要是發放中長期項目的開發貸款,
3.投資銀行,在英國稱為“商人銀行”,在日本則與證券公司同義,在中國目前是證券公司的一個部門。投資銀行與開發銀行不同,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是作為金融中介為工商企業的長期投、融資服務,如代辦或包銷證券發行,為項目投、融資提供財務、法律、證券實務方面的咨詢服務。但投資銀行一般不直接經營信用業務,除委托貸款和特種定期存款外,多數國家的法律限制投資銀行吸收儲蓄存款和活期存款。
4.不動產抵押銀行,簡稱“抵押銀行”,它是專門以收受土地、房產等不動產為抵押品,經營長期放款的專業銀行,其資金來源也是通過發行不動產證券來籌集。不動產抵押銀行的主要客戶是房屋購買人和開發商。此類銀行主要在美國,如美國的聯邦土地銀行和住宅放款銀行,我國的煙臺、蚌埠住宅銀行也屬于此類專業銀行。
除上述四種專業銀行以外,很多國家還設有專門為某一產業的企業、經濟組織提供各類金融服務的專業銀行,如外貿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銀行、工商業銀行等,這些銀行都是以促進某一兩個經濟部門的發展為其經營宗旨的。隨著國際銀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日趨激烈,為保護金融業生存和發展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多的國家修改了以往對商業銀行混業經營的法律限制,商業銀行的綜合經營已成為當今世界金融發展的大趨勢。各專業銀行之間,以及專業銀行與傳統商業銀行之間的差別日趨縮小,商業銀行和原各專業銀行都在朝全能銀行方向發展。
(四)非銀行金融機構
除各類銀行之外,凡是經營投融資貨幣信用的企業和經濟組織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經營業務與銀行相似的又稱為銀行業金融機構,它們主要是:
1.信用合作社。它是專營貨幣信用業務的小型銀行,企業組織形式是合作制,1840年始創于德國,如今在世界各國金融體系中已占有重要一席。其資金來源主要是合作社社員的股金和存款,資金運用主要是為社員貸款,同時也投資于政府公債和收益較高的不動產信貸項目。一些國家為了搞活農村及邊遠落后地區的金融,往往采取積極的經濟政策和立法手段扶持信用合作社,就是經濟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如日本的農村信用社成為農村中重要的信用機構,參加的社員占全國農戶的90%左右,在我國,農村信用社是鄉村的惟一金融機構,農村信用聯社在全國也是較大金融機構之一。
2.財務公司。在國外,財務公司是專營耐用消費品分期付款或租賃業務的信用機構。有些國家的財務公司附屬于銀行,經營和兼營范圍較廣,既接受定期存款、發放專項貸款,還兼營包銷證券、財產抵押、財務咨詢服務等投資銀行業務。
中國的財務公司是產業與金融相結合,專門辦理集團企業內部金融業務的新型非銀行金融機構。盡管其資金來源和服務對象限于內部,但其金融功能卻具有綜合性,既可以向集團內企業提供存款結算業務,還能提供租賃、信托、證券投資等多種形式的綜合服務。
3.信托投資公司。它是指專業以受托人身份,按照委托人的意思,收受及運用信托資金或財產并將投資收益(扣除手續費后)按期支付給指定受益人的金融機構。信托起源于英國,起初信托僅是一項民事不動產代為管理收益的制度。后來在美國才將資金信托從普通的民事信托中獨立出來,發展成為產業資本家籌集資金的金融工具。目前在信托業發達的美國和日本,信托業和銀行業是獨立的兩大行業。同時也有各自相關的立法,但兩者經營上沒有嚴格的界限,即銀行可以經營信托業務,信托公司也可以經營部分銀行業務,而且兩項業務在很多環節上也是融合一致的。
中國的信托業在上世紀的上海曾經有過其輝煌時期,解放后則經歷了取締、恢復、整頓等多次磨難。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托法》頒布,新一輪的信托業振興又開始了。為防范金融風險,避免重蹈覆轍,我國信托業主管機關——中國人民銀行已核準的資金信托經營范圍是:(1)資金信托業務;(2)動產、不動產及其他財產的信托業務;(3)受托從事投資基金業務;(4)代理財產管理、運用與處分;(5)其他法律法規許可的本外幣資金信托中介代理業務。
4.金融租賃公司,金融租賃亦稱融資租賃。它是由出租人(金融租賃公司)根據承租人對租賃物的特定要求及其對供貨人的指定,出資向供貨人購貨后租與承租人使用,然后由承租人按約定,分期支付租金直至期滿的融物與融資相結合的信用活動。其特點是:(1)金融租賃表面看是融物,實為融資。租賃物的保管、修理等義務和供貨合同的附隨權利都由承租人承受;(2)金融租賃為全額回收租賃,故租金總額包括租賃物的價格、利息、及相關費用;(3)金融租賃通常為中長期租賃,租期一般與租賃物使用壽命接近;(4)因租賃物為承租人指定的,故承租人一般中途不得解約。
根據我國現行的金融規章規定,除金融租賃公司外,信托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也可從事相關的金融租賃業務。我國首家金融租賃公司成立于1981年,目前外資、中外合資及內資設立的金融租賃公司已達幾十家。經營業務主要有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的融資租賃和大型挖掘機、打樁機等施工設備的融資租賃業務。
除以上這些銀行業金融機構外,近年來依法成立的還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汽車消費金融公司。此外傳統上我們把現由中國證監會和保監會分別監管的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及投資中介、保險代理、經紀公司等機構統稱為非銀行金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