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小結】
(1)市場失靈是指因市場機制的缺陷而引起的資源配置的無效率。其特性主要有內因性、相對性和變異性。
(2)市場失靈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公共產品的提供、市場經濟的壟斷、市場經濟的外部性、市場波動與經濟的不穩定性、市場條件下收入的不平等等方面。
(3)政府角色的演變主要經歷了自由放任主義、國家干預主義、新古典主義等三個不同階段。
(4)市場經濟中政府的基本職能包括:提供經濟運行的基礎框架、提供各種公共商品和服務、協調和解決團體沖突、維護競爭、保護自然資源、為個人提供獲得商品和服務的最低條件、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等方面。
(5)政府角色轉換的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重新調整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構建政府與公民社會的新型關系、保障政府組織內部運行機制的有效性。
(6)政府角色轉換的目標是使政府活動具有效益性、效率性和公平性。
(7)轉換政府角色的途徑主要有:轉變政府職能;明確政府權能的邊界;鼓勵公民參與公共政策;借鑒新公共管理的理念;重塑政府形象等。
(8)政府失靈是指由于政府機制自身的缺失而導致資源配置的低效或無效的情形。其類型主要包括:政府運行的成本過高、公共政策的失效、政府的內部性問題、政府組織的低效率、尋租等。
(9)政府失靈理論對于轉軌時期政府角色的轉換的啟示有:必須高度重視政府角色在市場經濟中的有限性問題、必須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同時及時進行政府體制改革、必須在政府機構中引入競爭機制,用市場的力量來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必須加強政府管理的法制化建設以及必須從根本上消除尋租和腐敗滋生的土壤和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