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普洛丁美學的影響

在整個希臘羅馬美學中,普洛丁是僅次于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第三位最重要的美學家。普洛丁作為希臘羅馬和中世紀之交的美學家,一方面對希臘羅馬美學作出總結,另一方面又對中世紀美學發生直接的、重大的影響。

中世紀前期美學的思想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新柏拉圖主義;二、基督教。中世紀第一位最重要的美學家是奧古斯丁,他奠定了長達千年的中世紀美學的基礎,整個中世紀沒有一位理論家能夠建立比他更完整的美學體系。在希臘羅馬哲學家中,奧古斯丁推崇柏拉圖,他把亞里士多德看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他特別喜愛普洛丁,并且更加喜愛普洛丁的弟子波菲利。

普洛丁美學對奧古斯丁產生了深刻影響,奧古斯丁的某些美學理論甚至是對普洛丁著作逐字逐句的復述。在普洛丁那里,美學是一種本體論,美是分等級的。和普洛丁一樣,奧古斯丁也把美學當作一種本體論,美是存在的主要標志之一。在審美知覺理論上,奧古斯丁也深受普洛丁的影響。奧古斯丁著迷于“人類意識的深海”,反對“把自身置于腦后”,奧古斯丁:《懺悔錄》,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94頁。屢次表達了“在我身內探索:我自身成為辛勤耕耘的田地”的強烈愿望。同上書,第200頁。他的審美知覺理論以感性知覺理論為基礎,在這方面,他基本上以普洛丁的觀點為依據。

普洛丁對中世紀美學和藝術產生影響的不僅有美的理論和審美知覺理論,而且還有藝術理論。普洛丁認為,藝術作品模仿理智,即模仿神。藝術作品成為認識理智的工具,雖然是極不完善的工具。藝術作品的全部價值就在于此。作為一個多神教徒,普洛丁完全沒有想到他的美學理論適合基督教藝術,基督教藝術家也沒有想到,最適合他們的藝術理論是由異教徒普洛丁制訂的。普洛丁關于藝術的論述并不多,然而這些論述對基督教藝術的影響卻很大。基督教藝術接受了普洛丁的藝術理論,把藝術作品看作為模仿上帝、表現上帝和認識上帝的工具。

關于普洛丁的藝術理論對中世紀藝術的影響,法國藝術史家A. 格拉巴(A. Grabar)曾作過具體的分析A. 格拉巴:《普洛丁和中世紀美學的起源》。參見洛謝夫:《希臘羅馬美學史》第6卷,第241—244頁。。按照普洛丁的藝術概念,造型藝術家追求的是所謂真正的、理智的形象,而不是物質世界的現實特點;他們感興趣的是對物的或深或淺的闡釋,而不是對物的直接觀照。藝術作品的作用不是供人自由地享受它的美,而是進行道德說教。這些正是中世紀藝術的特征。普洛丁的繪畫理論為早期基督教藝術家所信奉,成為中世紀藝術的理論基礎。如果我們從遠處看一個客體,那么,它的體積就顯得小,顏色會變淡,由于光線陰影的緣故,客體的外形會改變。普洛丁主張在繪畫中要避免這些不足,使客體像在近處看到的一樣,全都處在前景的位置上,讓光線同樣充分地照射它的各部分,一切細部都清晰可見。普洛丁所關注的是真實的體積、真實的距離和真實的顏色。這樣,繪畫中就不采用透視法來縮小遠處的客體,客體的各個部分并列在一個層面上,而沒有層次性。普洛丁認為,事物最重要的本質是理式在其中的反映,這種反映處在事物的表層。事物的深處是黑暗的質料,它同光線相敵對,不值得描繪。因此,繪畫必須避免深邃和陰影,只描繪事物光亮的表面。這條原則在流傳至今的始于羅馬晚期的大量藝術作品中得到體現。

羅馬晚期還出現了所謂“逆透視”和“光(全景)透視”的繪畫,在這些繪畫中,畫家仿佛從上方、從空中觀看所描繪的客體。畫家僅僅從所描繪的客體的屬性出發,而與他所處的視點完全無關。客體仿佛自身在畫面中展開,從而產生逆透視和全景描繪。畫家的視點仿佛移置到所描繪的客體上。這種藝術也和普洛丁的觀點有關。普洛丁指出,我們總是在一定的距離中看待客體,客體給我們留下的印象是在它所處的那個位置上產生的。這種印象和我們心目中存儲的客體的形象不一樣普洛丁:《九章集》,第4集6篇第1節。。因此,要獲得客體的真實形象,就必須把視覺移到客體上去。普洛丁的藝術理論對他同時代的藝術沒有產生直接影響,然而,基督教藝術家卻利用他的理論來論證藝術的宗教價值,從而使他的藝術理論在藝術史上獲得重要意義。

盡管普洛丁的理論被中世紀基督教美學和基督教藝術奉為皋圭,盡管普洛丁關于太一、理智和靈魂三位一體的邏輯,對基督教關于圣父、圣子和圣靈三位一體的教義發生了重要影響,我們仍然“不能把新柏拉圖主義基督教化”。洛謝夫:《希臘羅馬美學史》第6卷,第174頁。

普洛丁的著作經常提到神,然而,普洛丁的神不是基督教的一神,不是上帝,而是希臘諸神。新柏拉圖主義者是基督教的反對者,波菲利在他的15卷《反基督教》中痛斥了當時方興未艾的基督教。基督教的出發點是絕對的不可重復的個性(上帝),而新柏拉圖主義的個性是可以重復的,歸根到底是典型的自然現象。在新柏拉圖主義中沒有原罪的神秘,沒有墮落靈魂的懺悔,沒有贖罪的渴望。在普洛丁那里,每個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生命的。每個神是自然的某個領域的概括,而不是這種領域本身。因此,這些神是某種自然領域和它的概念的綜合。神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和其他神組成一個整體,這種整體性在每個神身上得到反映,同時每個神又有自己的特點。普洛丁的神話學具有泛神論的、宇宙學的意義,與基督教一神教相對立。對于普洛丁來說,神話學就是關于理智的學說,每個神就是宇宙某個領域中最一般的理式。所以普洛丁的美學不是一種神學,而是一種宇宙學。

從普洛丁對希臘羅馬哲學思想的吸收、利用和改造的情況看,他是一位真正的、典型的希臘羅馬思想家。雖然他也受到東方神秘主義的影響,然而他的美學和希臘羅馬美學沒有矛盾,沒有越出希臘羅馬美學的界限,沒有越出多神教的界限。他沿著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斯多亞派的方向前進,他的思想是這些最主要的希臘羅馬思想的某種集合。普洛丁美學深入到希臘羅馬美學的內在精神方面,在這種意義上,它是希臘羅馬美學的完成階段和終結階段。

普洛丁不僅對中世紀美學、而且對文藝復興美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文藝復興時期,在意大利佛羅倫薩創立的柏拉圖學園,甚至把柏拉圖當作神來供奉。而對于文藝復興時期的新柏拉圖主義者來說,普洛丁和柏拉圖是一回事。紅衣主教庫薩的尼古拉和堅定的反教會者布魯諾同樣成為新柏拉圖主義太一說的支持者。新柏拉圖主義作為關于太一、理智和靈魂的學說,成為文藝復興美學最重要的哲學基礎之一。

普洛丁對德國古典美學,比如對康德、謝林和黑格爾也產生過很大影響。新柏拉圖主義對西方哲學和美學影響的斷層發生在文藝復興和德國古典美學之間的一段時間內,這時流行的是以笛卡兒為代表的歐洲大陸理性主義,和以培根為代表的英國經驗主義。雖然新柏拉圖主義的余威猶在,比如17世紀下半葉英國出現了劍橋新柏拉圖主義學派,但是總的說來,新柏拉圖主義遭到啟蒙運動的激烈反對。啟蒙運動為什么反對新柏拉圖主義呢?近代西方哲學是以主體和客體的分裂為基礎的。理性主義重視主體輕視客體,經驗主義重視客體輕視主體。而希臘羅馬哲學和美學,包括新柏拉圖主義是以主體和客體的交融為基礎的,雖然主體或客體有時會占某種優勢,但是絕對不會達到相互對立的地步。只有站在主客交融的立場,才能理解希臘羅馬哲學和美學。對于普洛丁的哲學和美學來說也是這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沽源县| 吐鲁番市| 黔江区| 开阳县| 成武县| 三河市| 筠连县| 沙田区| 岱山县| 东兴市| 隆林| 大城县| 新邵县| 若羌县| 喀喇沁旗| 张家界市| 小金县| 泽库县| 灵石县| 四平市| 玛曲县| 揭西县| 肥城市| 平顶山市| 葫芦岛市| 手机| 肇东市| 鹤岗市| 天柱县| 洪洞县| 隆回县| 长海县| 疏勒县| 柳江县| 铁岭市| 南充市| 靖宇县| 米脂县| 湘阴县| 旬邑县| 石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