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節 新加坡經濟法

新加坡1965年獲得獨立前,只是英國殖民統治下的一個轉口貿易港口,幾乎不存在獨立的經濟體系,國民收入完全依靠轉口貿易。獨立之后,這個彈丸之地經過不到40年的時間,在經濟上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20世紀70年代末一躍成為僅次于日本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現如今新加坡更是世界上的大港口、石油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海運中心及國際空運中心之一,人均生活水平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標準。經濟的發展與法律的完善是密不可分的,當然,經濟的發展也要求法律的進一步完善,新加坡在經濟法方面頗具特色。

一、競爭法

新加坡經濟發展中政府主導,其國民受到儒家和合文化的浸濡較深,這都與舶來西方的競爭法存在一定的差距。2004年,新加坡頒布了競爭法。為了在公平競爭和本國固有經濟政治特征之間搭起一座聯結的橋梁,新加坡的競爭立法專門設計了過渡制度,給國內企業和民眾逐步接納、理解和認同競爭法的時期,也使競爭法對其國內傳統經濟秩序的負面沖擊盡量縮減到最小。

《競爭條例》(簡稱條例)由新加坡國會2004年10月19日通過。條例大體上是模仿了1998年英國的競爭條例。條例的目的是推進新加坡市場的有效運作,從而加強經濟競爭力。2005年1月1日,新加坡成立了競爭主管機構—新加坡競爭委員會(簡稱CCS),并頒布了兩項過渡時期的指引性規則,即《關于競爭法第34條的過渡時期規章》(簡稱過渡時期規章)和《競爭法過渡時期安排指引》(簡稱過渡時期指引)。在這兩個法規中,CCS設定了從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一年的過渡期。在此期間內,競爭法中有關排出競爭的協議禁令不生效,這段時間即為法定的過渡時期Competition(Transitional Provisions for Section 34 Prohibition)Regulations〉[EB/OL].http://www.ccs.gov.sg/NR/rdonlyres/980D3B06-7869-41AE-AC1B-860143D5AE9A/11636/CompetitionTransitional Provisions forSection 34 Proh. i pd, 2009. 11. 25.

根據兩項過渡時期指令,過渡期內,企業負有積極申報其涉嫌違背反壟斷法的行為的義務。CCS設定了一系列的申報程序規則,包括應當遞交的材料。CCS則對接到的申報行為進行審核,對于危害較小,不違背競爭法禁令的行為則允許其繼續存在;而對那些可能違背競爭法禁令的行為,CCS會給出要求其采取改正措施的命令。但值得注意的是,CCS并不要求這類企業立即改正其行為,而是給予一個寬限期,只要企業在此期限內對其行為進行修正,就可以依指引的規定再次申報,直至得到競爭委員會的許可。

條例分幾個部分。主要是第二部分,確立了一個管理和執行競爭法的法定機構:新加坡競爭委員會,即前述的CCS。第三部分規定了三種主要的被禁止行為:a反競爭的協議、決定和實踐;b支配地位的濫用;③造成競爭嚴重減弱的合并和收購。鑒于條例的意圖是規范市場參與者,第三部分不適用于政府或者法定機構以及任何代表政府或者法定機構的人的行為,它們參與的協議或者行動。條例也賦予了委員會調查和裁決的權力。第四部分包含了委員會上訴機構對上訴進行復審的內容。

條例正分階段實施。第一階段開始于2005年1月1日,成立競爭委員會。第二階段將于2006年1月1日開始實施,包括反競爭協議、支配地位的濫用以及執行和上訴程序等內容。跟合并與收購有關的條款2007年1月1日后才產生法律效力。

根據條例的第61條規定,競爭委員會以發布指南的方式,解釋和執行條例的有關條款。一些指南已經發布。針對條例第34條和第47條,禁止性市場定義條款的指南已經于2005年7月29日發布。委員會指南大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調查權;執行;指南或者決定的備案通知;對自愿披露卡特爾行為相關信息的案件寬大處理;處罰的適當程度;過渡期關于公共咨詢的安排。關于知識產權和跨行業競爭案件處理,委員會指南來回應公眾的咨詢。指南的起草將根據公共提議進行審查,以正當的程序定稿。

二、銀行與金融法

新加坡銀行法的法律淵源包括議會通過的相關法案(以及與之有關的附屬立法)、普通法和衡平法及其原則。英國普通法自1826年通過《第二司法憲章》第一次被納入新加坡法律體系之后,就成為新加坡普通法的主要淵源。《英國法適用條例》規定,除為適應新加坡特定環境而需做出更改之外,在1993年11月12日之前,作為新加坡法律一部分的英國普通法,在新加坡仍可得到繼續適用。

盡管新加坡自己建立了一套“土生土長”的判例法體系,但是法官仍然能夠而且實際上還在繼續援引英國法院的判例作為判案依據。此外,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的判例也日漸得到適用。雖然應用相對較少,加拿大、新西蘭、南非和其他普通法系國家的判決也漸漸成為審案的指引。這些富有說服性價值的判決和學者與法律專家的學術作品,與一些不斷更新的相關法案(主要包括《銀行法》、《新加坡金融局條例》以及《匯票法》)不但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新加坡銀行法能夠與金融界最新發展步調一致,并且在新加坡銀行產業發展的進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留置。在新加坡,留置可依據普通法、合同或者成文法創設。普通法留置是在特定的貿易過程中,由于習慣和慣例被廣為接受,從而使留置權成為普通法的一部分。例如,根據普通法,銀行可以留置客戶向其購買的債券來清償客戶所欠債務。根據合同條款,由合同產生的留置可以是一般留置也可以是特別留置。由合同產生的留置范例是,銀行經常與客戶簽訂有利于銀行的合同,從而在客戶財產之上設置留置權來擔保客戶對銀行所負擔的債務。依照成文法的不同規定,法定留置可以是一般留置,亦可為特別留置。法定留置的范例就是,當只有部分貨物得以交付時,賣方在未得支付情況下進行的留置即為法定留置。參見《貨物銷售法》第42節。

普通法留置權人有消極權,可扣留他人財產直至其請求權得以滿足;他不能處分此財產來清償其債務。然而留置權人可以由法律授權或依據合同約定得到售賣權。當法律或合同對此無規定時,留置權人可向法院申請售賣令,出售最為適宜即刻出售的財產。

在新加坡,銀行與客戶的關系主要由普通法規制。但在一些諸如銀行保密的特定領域中則適用銀行法。

銀行與其客戶關系的實質是債權人與債務人的關系。當客戶在銀行辦理了儲蓄業務之后,款項的所有權即從客戶轉移到銀行,銀行則可以如其所愿對此款項進行處置。銀行并不是基于信托關系而為客戶持有儲蓄存款。銀行對其客戶負有注意義務。銀行在執行客戶指示時應該付出合理注意。特別是在客戶沒有授權的情況下,銀行不能擅自動用客戶賬戶進行支付。此外,支付行必須盡到合理注意,從而保證收款人是有權獲得相關款項的人。同時,銀行也有義務做出合理嘗試聯系客戶以獲得指示,例如定期存款是否需要展期。Bank of America National Trust and Savings Association v. Herman Iskandar & Anor.

擔保。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新交所)掛牌上市證券之上均不可設置擔保。對于法定擔保的創設,為擔保債務和責任在記賬式證券上的擔保物權可通過轉讓的方式,讓與人在法定格式的轉讓文書上簽名蓋章,或者通過抵押的方式,抵押人在法定格式的抵押文書上簽名蓋章,為任何委托人而創設。

因此,為了設置法定擔保,銀行必須按照《公司法》130N(2)節的規定或者在存管處持有一賬戶或者自己就是托存代理人。除外,由于創設法定擔保的規定形式不具有靈活性,所以擔保的性質、作為擔保受益人銀行的權利以及擔保授予人的義務頗受限制。銀行持有此類法定擔保也因此有相當多的劣勢。因而,許多新加坡銀行選擇在記賬式證券之上設置普通法擔保。

保險。包括風險的分攤和轉嫁,保險是國家重要的金融部門。它將個人或組織由于特定活動而承擔的風險轉移到一個有償承擔風險的公司(即保險人)。通過申報風險,獲得保單,個人或組織(即被保險人)就能將不利事件發生的風險轉移。未來損失的風險表面上是由保險人承擔,但保險人通過收取一定的費用或者保險費來提供這項服務,同時有效地將損失分攤給所有希望轉移風險而交納保險費的被保險人,進而達到了保險的目的,即個人不再獨自承擔風險帶來的損失。

海上保險可能是人們所了解到的保險的最為古老的形式。其他類型的保險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發展起來,比如火險、人壽保險等。與此同時,指導保險的法律原則也逐漸發展起來。在新加坡,保險關系中,合同雙方(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都非常關心合同義務與合同責任。除了普通法以外,在這個領域還有多部單行法律加以調整,如《保險法》《保險法》第142章,2002年修訂版。、《機動車輛(第三方風險與賠償)法》。

對保險業實際行使監管職權的機構是新加坡金管局。《保險法》減少了眾多規范保險業經營的規定,轉而集中保護參加投保的社會大眾,避免他們因為保險公司的倒閉或者不誠信的商業行為而無法獲得保險賠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出国| 太和县| 平安县| 井陉县| 宣恩县| 娱乐| 青州市| 迭部县| 凌云县| 南郑县| 固安县| 政和县| 广元市| 炎陵县| 崇阳县| 汕尾市| 韩城市| 喀喇| 玛纳斯县| 鄢陵县| 呈贡县| 乌兰县| 宁津县| 临桂县| 曲松县| 开封县| 抚顺市| 三都| 大竹县| 嘉祥县| 华安县| 三江| 瑞安市| 乌苏市| 慈利县| 左权县| 丹江口市| 儋州市| 黄浦区| 新邵县|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