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 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重要意義

承認字典、詞典、語典三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有利于語文辭書編纂的分工,使字典、詞典、語典各司其職

過去在語是“詞的等價物”的思想指導下,詞典也把語匯作為收集對象,如《現代漢語詞典》“前言”(1978年8月)就說:“詞典中所收條目,包括字、詞、詞組、熟語、成語等,共約五萬六千余條。”這種詞典兼收語的做法,從當時來看,是合理的。但隨著字典、詞典、語典三分局面的出現,則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試以《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為例:

僅從立目的角度來看,至少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所收語類不夠平衡。成語、慣用語收得多,諺語、歇后語收得少,許多常用諺語、歇后語未收。

二是所收的“語”,標準不夠明確。漢語里,語的數量很多,相對來說,有常用和不大常用之分。就是常用的,也往往顧此失彼。筆者在《論語詞分立》一文中曾經以《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遠”字所收條目為例來說明。這里再以“近”字為例。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近”字下面共收36個條目,其中屬于“語”的有“近親繁殖”“近水樓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條。而以“近”字開頭的“語”,常用的還有成語“近火先焦”“近在眉睫”,諺語“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近人不說遠話”“近山識獸,傍水知魚”“近水樓臺先得月”等,次常用的有成語“近悅遠來”“近在咫尺”,諺語“近寺人家不重僧”“近處菩薩遠處靈”“近親結婚,禍延子孫”“近家無瘦地,遙田不富人”“近鄰不可斷,朋友不可疏”“近河不可枉用水,近山不可亂砍柴”,慣用語“近人說遠話”“近路不走走遠路”“近山無柴燒,近溪無水舀”,歇后語“近視眼鋤地——禾草不分”“近視眼過獨木橋——且顧眼前”等。

詞典收“語”之所以不能兼顧,根本的原因是“語”的數量相當多,如果盡收,并不比詞少,占了大量篇幅,甚至喧賓奪主,改變了詞典的性質。

2.有利于語典編纂的研究和語典學的建立

與字典、詞典編纂的理論研究相比較,語典編纂的理論研究要薄弱得多。字典、詞典編纂研究方面不僅發表了大量的論文,而且出版了許多專著。而語典編纂研究,不僅未見專著,論文也不多。語典理論研究的滯后,與“語典”未能從“詞典”分離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品種有關。實行“字典”“詞典”“語典”三分,建立與“字典學”“詞典學”并行的“語典學”便勢在必行。

事實表明,語典編纂有不同于字典、詞典編纂的規律,探討語典編纂的獨特規律是語典學的主要任務。

語典編纂的獨特規律不僅表現在總體設計上,而且著重地表現在立目和釋義方面。

在立目上,語典不收字,不收詞,只收語,這跟詞典也收字是不同的。語典立目有三條基本原則:一是劃清語與詞的界限;二是劃清語與自由詞組的界限;三是在語內部劃清成語、諺語、慣用語、歇后語之間的界限。而要劃清這些界限,必須進行理論研究。

語典的釋義,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是釋文的敘述性原則。語是敘述性的語言單位,因此,語的釋文必須具有敘述性。過去有的學者受語是“詞的等價物”的觀點的影響,誤把語也看成是概念性單位,認為:居心叵測=陰險、一帆風順=順利、千鈞一發=危險、虛懷若谷=虛心、風馬牛不相及=無關、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巧遇。按照這個說法,釋文變成概念性,顯然不可取的。

二是釋文內容與“語性”相統一的原則。語有表述語和描述語之分。表述語(包括諺語和表述性成語)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特點是具有知識性,既有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有在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經驗,因此,釋文必須具有知識性;描述語(包括慣用語和描述性成語)的特點,是描繪人或事物的形象、狀態,或描述動作行為的性狀,釋文不能具有知識性。如“挨著大樹不長苗”是諺語,“哀兵必勝”是表述性成語,釋文都應具有知識性;“挨板子”是慣用語,“愛不釋手”是描述性成語,釋文不應具有知識性,而應具有描繪性。

三是“從語料中來,到語料中去”的原則。語料是語典編纂的基礎。語典編纂要從收集和分析語言事實入手,在正確理解語義的前提下進行描寫,然后用語言事實來驗證。這是語典釋義的基本原則,也是基本做法。只有充分利用語料庫,在分析語料上下功夫,才能確保釋義的正確性。

四是釋文慎用“比喻”的原則。根據我們的經驗,下面三種情況不能用“比喻”:(1)體詞性成語,中心語素與釋文里的中心詞同質的,宜用“指”;(2)語目里含有“如、似、若”等比喻詞,表明是由比喻手法構成的,宜用“指”或“形容”;(3)釋文不是指事物,而是描繪性狀的,宜用“形容”。

我們在編纂《新華語典》的過程中,開展了語典編纂的初步研究。已經發表的有溫端政的《〈新華語典〉立目和釋義的思考》、吳建生的《〈新華語典〉慣用語立目問題研究》、巫建英《略談〈新華語典〉慣用語例句的編寫》、辛菊和杜雪芬的《〈新華語典〉成語的立目和釋義》、張光明的《〈新華語典〉歇后語的編寫實踐》、溫朔彬的《創新思維在〈新華語典〉編纂中的運用》等。溫端政,吳建生,馬貝加主編.漢語語匯學研究(二)[C].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當然,這只是個開始。隨著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實現,語典編纂的研究必然會出現新的局面,這將為語典學的建立打下基礎。

3.有利于漢語語匯研究和語匯學的建立與完善

語典編纂和語匯研究是互為作用的。

語典編纂為語匯研究提供了大量基礎資料。語典編纂有兩個基本環節,一是收集語料,篩選出語目;二是對語目逐個做具體研究,撰寫出釋文。這兩個環節為語匯研究提供了堅實基礎。語匯研究反過來又指導語典編纂。

近年來,語匯研究的蓬勃興起,是和語典編纂與出版的繁榮分不開的。2007年7月在山西太原召開了首屆漢語語匯學學術研討會,有9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交流了84篇論文。會議的論文集,選收了其中的38篇,由商務印書館于2009年出版。2009年7月在浙江溫州召開了第二屆漢語語匯學學術研討會,有5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交流了56篇論文。會議論文集選收了其中32篇,由商務印書館于2011年出版。2011年10月,在浙江杭州召開了第三屆漢語語匯學學術研討會,有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交流了57篇論文。會議論文集正在編纂中。僅此三次會議,就交流了197篇論文。這個成績不可謂不輝煌。

這些成績的取得,當然不能完全歸功于字典、詞典、語典三分,但是,語典的大量編纂和出版,無疑是為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做出貢獻的。

人們不會忘記,首屆漢語語匯學學術研討會召開的時候,中國語言學會會長侯精一先生代表中國語言學會在“賀詞”里所說的一段話:

近年來漢語語匯學作為一門新的分支學科,受到學界的普遍關注。溫端政教授的《漢語語匯學》等著作的出版標志漢語語匯學已經成為漢語語言學大家庭的新的一員。漢語語匯學有豐富的內容和發展前景。

語匯研究和語典編纂的繁榮,證明了這段話的正確性和前瞻性。可以期待,在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指引下,語典編纂將進一步推動語匯研究,促進漢語語匯學的發展和完善。

(作者單位:山西省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太原 0300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新蔡县| 得荣县| 青铜峡市| 商城县| 青神县| 新和县| 平潭县| 荥经县| 新源县| 萝北县| 淳化县| 车险| 上饶市| 平远县| 潮州市| 长岛县| 乐平市| 衡阳县| 台南县| 宣武区| 比如县| 西昌市| 东至县| 瑞昌市| 民丰县| 永定县| 建阳市| 罗源县| 翼城县| 巴青县| 青浦区| 金塔县| 雷波县| 浦县| 正镶白旗| 积石山| 府谷县| 忻州市| 高要市| 河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