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語匯學研究(三)
- 溫端政 吳建生 徐頌列
- 1521字
- 2019-05-07 17:43:13
二 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事實基礎
和字典、詞典相比,語典的出現要晚得多。較早出現的是成語類辭書。據稱,成語類辭書的出版,發端于清代前期滿漢文對照的《六部成語》。從1916年的《國文成語辭典》到1949年的《中華成語詞典》(吳廉銘編,中華書局),出版過15種成語類辭書。這些成語類辭書,所收條目比較雜,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成語典,如《六部成語》所收的只有15%是真正意義的成語;1937年出版的《實用國文成語詞典》收有不少“二字式”條目(如“三省”“矛盾”等)。嚴格意義上的成語典,影響較大的,是北京大學中文系55級語言班編寫的《漢語成語小詞典》。該書1958年由中華書局出版,1959年由商務印書館修訂出版,后來多次修訂,長期暢銷。此后,特別是1980年以后,成語類辭書大量出版,據統計,1980至1995年,共出版167種;1996至2010年共出版616種。
成語類辭書大量出版的同時,諺語類、歇后語類和慣用語類辭書,以及兼收諺語、歇后語、慣用語的綜合性俗語類辭書也不斷出版。據調查,1980至1989年,共出版19種;1990至1999年共出版66種;2000至2007年共出版148種。合計233種,其中諺語類辭書占29.18%,歇后語類辭書占35.19%,慣用語類辭書占7.73%,綜合性的俗語類辭書占29.90%。
在這里,我們不妨著重分析商務印書館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語類辭書的出版情況。試以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新華系列語文工具書和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版”漢語工具書大系為例。
商務印書館圍繞《新華字典》《新華詞典》出版的系列語文工具書,截至2008年已經出版的有《新華寫字字典》《新華拼寫詞典》《新華成語詞典》《新華新詞語詞典》《新華同義詞詞典》《新華反義詞詞典》《新華多功能字典》《新華正音詞典》《新華諺語詞典》《新華慣用語詞典》《新華歇后語詞典》等。其中語類辭書共4種(包括《新華成語詞典》《新華諺語詞典》《新華慣用語詞典》《新華歇后語詞典》),近1/3。
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版”漢語工具書大系,共出版14種,它們是:《中國成語大辭典》《中國典故大辭典》《中國俗語大辭典》《中國諺語大辭典》《中國慣用語大辭典》《中國歇后語大辭典》《中國格言大辭典》《中國名句大辭典》《古代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分類大詞典》《新詞語大詞典》《同義詞大詞典》《反義詞大詞典》。其中語類辭書共5種(包括《中國成語大辭典》《中國俗語大辭典》《中國諺語大辭典》《中國慣用語大辭典》《中國歇后語大辭典》),超過1/3。
再看圖書市場情況。《辭書研究》2008年第6期發表了柳長江等《關于目前語文辭書市場情況的調查報告》。他們采用網上抽樣調查和圖書市場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對國內較著名的兩家網上書店——“當當網”和“卓越網”所經銷的語文辭書情況進行了統計,同時,對太原市內的新華書店、得一圖書廣場、山西省外文書店、山西圖書大廈等4個大型的圖書市場進行了實地考察。結果顯示:漢語語文辭書已經出現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局面。只是“語典”還沒有獨立的名稱,被稱為“詞典”或“辭典”,小型的稱為“小詞(辭)典”,大型的稱為“大詞(辭)典”。
不過,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變。2000年,一部名為《語海》的大型辭書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此后,明確用“語典”命名的語類辭書有:
《漢語語典》,賈采珠、晁繼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現代漢語小語典》,溫端政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現代漢語語典》,許匡一、謝逢江主編,崇文書局,2008年8月第1版;
《中華語典》,余鴻主編,中國工人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還應該指出的是,語典編纂方興未艾。商務印書館即將出版《新華語典》,與《新華字典》《新華詞典》配套。上海辭書出版社也積極籌備編寫《語海》,與《辭海》配套。由此,語文辭書“字典”“詞典”“語典”三分的局面,將更加明顯地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