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語匯學研究(三)
- 溫端政 吳建生 徐頌列
- 618字
- 2019-05-07 17:43:15
七 兼類語的處理
詞有兼類的,語同樣也有兼類的情況,此就上舉《中國諺語大辭典》《中國慣用語大辭典》重復之兼類語例,略做剖析。“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中國諺語大辭典》作為“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的副條,《中國慣用語大辭典》反之。兩書都用解釋諺語的方法釋義,如果作為慣用語,當釋為“形容矛盾和問題得到化解”,兩書主副條有11個例句,在其中7個例句的語境中可視作諺語,在4個例句的語境中可視作慣用語,作為慣用語最典型之例是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一四:“王伯申出來相見,客氣的了不得,可是我們一提到這件事,他就連說多謝關心,早已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無事。”《中國諺語大辭典》有2個例句當劃歸《中國慣用語大辭典》;《中國慣用語大辭典》有5個例句和“大事化為小事,小事化為沒事”“大化小,小化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三變式都應劃歸《中國諺語大辭典》。“不見棺材不下淚”,我在與沈夷齊合撰的文章中曾做過討論,《中國諺語大辭典》主條之例皆屬諺語,但副條及其例句似乎基本上都應歸作慣用語,《中國慣用語大辭典》主條下,《金瓶梅》一例與《中國諺語大辭典》重復,當刪去。
兼類的語匯在整個語匯系統中只占很少數,而且主要是兼作描述語和表述語,這些語目可以同時被諺語語典和慣用語語典收入,但是,在具體的例句中,即在特定的語境中,每一條只能屬于一種語類,或是描述語,或是表述語,所以一個語目即使被兩本不同語類的語典收入,這兩本語典的釋義和用例也必然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