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語海》可不收名句、格言

對于名句和格言是否屬于語匯,學界有不同看法。胡裕樹主編的高等學校文科教材中便將格言和諺語同等看待,看作語言建筑材料。李如龍先生提出:“這些名句雖說是‘作家個人言語作品’的性質,但是有許多已經常被引用而家喻戶曉了,應該是進入了社會上廣泛認同的語匯的。如果語匯的大家庭可以接受這個成員,也許可稱之為‘典雅語’。”(李如龍,2009)成語有雅和俗之分,如果將流傳于民間的諺語、歇后語、慣用語看作俗語,將名句、格言看作雅語,似乎能使語匯系統更豐富、完整。但目前這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望,它沒有經過科學的論證。我們必須對名句、格言在語言中的運用做周密的調查,考察它們是否符合語的定義。名句、格言是由詞和詞組成的,結構固定這個固定結構一般是不能拆開的,它們和諺語、慣用語不同。,也能被引用,我們需要考察的是,它們究竟是言語,還是語言單位。

被引用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被用來作為句子的某種成分,一種是作為單獨的句子用在某種語境中。成語、慣用語大多不成句,它們作為句子成分無疑。諺語、歇后語往往是獨立的句子,還有成句的慣用語,它們是如何被引用的呢?我做了一個小調查。在《中國歇后語大辭典》(新一版)A字母下,共有例句35條,被作為句子引用的4條,作為句子成分的31條,前者占總數的11.4%。在《中國諺語大辭典》A字母下有例句51條,被作為句子引用的10條,作為句子成分的41條,前者占總數的19.6%。我們再看《中國古代名句辭典》(陳光磊、胡奇光、李行杰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所立的條目都有出處,還原到出處的語境里,這些都是完整的獨立的句子,有單句,有復句,還有幾個句子組成的段落。《中國格言大辭典》(溫端政、范瑞婷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A字母下有例句112條,被作為句子引用的74條,作為句子成分的38條,前者占總數的66%,比《中國歇后語大辭典》(新一版)和《中國諺語大辭典》高得多。而且作為句子成分時,往往有“有~的記載”“有~之說”“此所謂”“真是”“故曰”“語云”“可以說是”“圣人所謂”“古人曰”等語,常常連用引號、冒號,真正很自然地作為句子成分的只有4句,占總數的0.3%。由此可見,就是被引用,名句、格言和諺語、歇后語也有很大的不同,它們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語言建筑材料。當然,這只是抽樣調查,有偶然性,這尚屬于一個應該進一步科學研究的問題。在目前的研究狀況下,我們可以根據名句、格言有明確作者,比較文雅,常常只作為句子被引用在語境中,以及大眾語感等因素,將它們排除在《語海》之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津县| 肥西县| 金门县| 通城县| 富蕴县| 和顺县| 余江县| 邯郸市| 巴楚县| 寿宁县| 灵寿县| 信丰县| 阳曲县| 乐至县| 泊头市| 武穴市| 龙胜| 本溪市| 弥渡县| 鄂托克前旗| 大连市| 高邮市| 盐山县| 潮安县| 古蔺县| 永和县| 无锡市| 藁城市| 怀来县| 绥芬河市| 广汉市| 恩平市| 建湖县| 东兰县| 玛纳斯县| 应城市| 乌海市| 孙吴县| 胶南市| 寿宁县| 仁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