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伍、〈形勢〉諸篇與老學思想的淵源

稷下道家在學術淵源上屬于戰國道家的黃老一系,這一系人物以老子哲學為基礎,發展出一套富有時代精神的治世思想。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所推崇的道家,主要指黃老這一系。論其宗旨,以治身為本而以治世為目的,其治世之方,一是“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二是“與時遷移,應物變化”,三是君道要在君臣分工——主上無為而臣下有為,四是采各家之長。〈心術〉等四篇內容正反映了〈論六家要指〉所論述的道家旨意,而〈形勢〉、〈宙合〉諸篇也有著個別部分不同程度的體現。

〈形勢〉諸篇的黃老思想,已分篇闡述如上。這里再從道家內部流派上作兩個方面的思想聯系:一是從〈形勢〉諸篇與老學的淵源上,看老學發展到黃老之學的思想線索;二是從〈心術〉等篇為參照點,對比其共通性。先說前者。

一、論道

老子首創萬物本原的道,為戰國道家各派所共同推崇,〈形勢〉諸篇也不例外。

〈形勢〉云:“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異”,道體為一而所用不同——聞道有用之于家,有用之于鄉,有用之于國,有用之于為天下。〈形勢〉并從無為、自然、無形之觀點以言用道,謂:“其道既得,莫知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澤之;藏之無形,天之道也?!贝苏摰乐?,均與老義相和。

〈宙合〉謂:“道也者,通乎無上,詳乎無窮,運乎諸生?!彼^道上通無限,廣及無窮,即是《老子》“道大”的表述《老子》第二十五章:“大曰逝,逝曰遠,……故道大……”;老子言道意在施用見《老子》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第六章“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宙合〉所謂“運乎諸生”,以及〈樞言〉所謂:“愛之、利之、益之、安之,四者道之所出”,〈水地〉所謂:“卑也者,道之室”,無不著眼于道之用。

二、戒矜伐

老子以“謙下”、“取后”之風傳世,其著書屢在告誡人君勿自矜自伐《老子》第二十四章:“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畏。”,黃老學者做了廣泛的發揮。如〈形勢〉謂:“伐矜好專,舉世之禍也。”〈宙合〉謂:“以瑯湯〔浪蕩〕凌轢人,人之敗也常自此?!薄肮适⒈厥Ф郾財??!薄此亍抵^:“人皆赴高,己獨處下,卑也。”〈樞言〉謂:“帝王者,審先所后,先民與地,則得矣,先貴與驕,則失矣。”這正合《老子》“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警惕,凡此皆可見黃老繼承老子之遺教而諄諄告誡人主驕矜必失的道理。

三、“無事”、“不言”之引申

〈形勢〉諸篇,除共同發揚老子之道及戒驕矜之說外,還對老義有不同的引述。如〈形勢〉援老子“不言”、“無事”之旨意,以引申其君上無為而臣下有為的主張。《老子》的警句:“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保ǖ谑拢粗婧稀涤靡跃杈魑鹭澣〉?,其言曰:“上之亡其國也,常邇其樂,立優美,而外淫于馳騁畋獵,內縱于美好音聲?!薄礃醒浴刀嗵庩U釋老義,如謂:“為善者,非善也。善無以為也。”這是援用老子無心而為之意《老子》第三十八章:“上德無為而無以為?!? class=。又如:“貴之所以能成其貴者,以其貴而事賤也?!边@是《老子》“貴以賤為本”(第三十九章)之義。再如〈樞言〉有句著名的哲學命題:“凡萬物陰陽兩生而參視”,這是對《老子》萬物生成論的總結《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class=。〈水地〉則全篇在贊揚水性,與老子思想尤有密切關系。篇中“廉而不劌”之語正引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略言之,稷下黃老在道論方面,較少關注生成論問題,而著意于道用之闡發(如道之無為、謙下的作用),這可說是從老學到黃老越發向社會傾斜的一個總趨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县| 白城市| 三台县| 上林县| 瑞丽市| 大港区| 新巴尔虎右旗| 隆林| 东乌珠穆沁旗| 双辽市| 大田县| 长泰县| 邹城市| 大竹县| 秦安县| 山丹县| 娄底市| 阳春市| 大渡口区| 罗定市| 阳春市| 克什克腾旗| 含山县| 二连浩特市| 西林县| 随州市| 瓦房店市| 天长市| 平谷区| 秭归县| 长治县| 阜新市| 库尔勒市| 新源县| 仪陇县| 石景山区| 尉犁县| 抚松县| 阳城县| 皋兰县| 赤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