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周恩來傳(3)
  •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 11476字
  • 2019-03-27 11:07:43

三十九、最初階段對外格局的奠定

新中國成立時,面對的另一個極端重要而又陌生的課題,是如何創造性地開辟外交工作的新局面,正確處理對外關系中各種紛繁復雜的矛盾,使中華民族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大格局中站在恰當的位置。如果沒有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沒有高度的智慧和才能,是無法擔當起這份重任的。周恩來在擔任政務院總理的同時,兼任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任外交部長。

外交工作主要是處理國家同國家之間的關系,主要工作對象是各國政府和當權者。周恩來一向關注國際形勢的發展,曾同不少外國人士有過交往,積累了重要的經驗。但中國共產黨過去沒有在全國范圍內處于執政地位,在解放區也沒有外國政府設立的外交機構,因此,不能說已有完全意義上的外交工作。

新中國的外交工作,從一開始便有自己的鮮明特色,那就是獨立自主。這是中國人民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目標。它同人們深惡痛絕的半殖民地舊中國奉行的那種屈辱外交形成強烈的對照。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周恩來始終堅定不移地維護中華民族的主權和尊嚴,從不退讓一步。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八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正式成立。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會上,充滿民族自豪地對與會的全體工作人員說:“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凱,國民黨的蔣介石,哪一個不是跪倒在地上辦外交呢?中國一百年來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們不學他們。我們不要被動、怯懦,而要認清帝國主義的本質,要有獨立的精神,要爭取主動,沒有畏懼,要有信心?!彼謬烂C地提醒大家:“但也不要盲目沖動,否則就會產生盲目排外的情緒?!薄巴饨徊荒軄y搞,不能沖動。遇事要仔細想,分析研究,看是屬于哪一類性質,其后果如何,分析好的一方面,同時也要分析壞的一方面。要培養思考的能力?!彼磸偷囟诖蠹遥骸斑^去我們可以說是打游擊戰的,只接觸過一些外國記者和馬歇爾等,不是全面的戰斗?,F在我們是代表國家,一切都要正規化,堂堂正正地打正規戰。我們更應該加倍謹慎。”《周恩來外交文選》,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4—6頁。

這便是新中國外交工作的嶄新風格,使世人耳目為之一新。

為了割斷舊中國的外交傳統、觀念和聯系,毛澤東提出“另起爐灶”的主張。周恩來在建國前夕也反復地思考著這個問題。一九四九年一月,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著重地談了外交問題,說:“總的觀念,百年受壓迫,站起來了,民主聯合。這個承認,那個承認,是舊觀念。有些氣概,才能擺好。”對具體政策,他說:國民黨時期的“外交關系,不承認為好”。“外貿關系一件件做,不受束縛。”“總之,有利的解決,不成熟的過一下解決?!?img alt="周恩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的發言記錄,1949年1月8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同月十九日,中共中央發出周恩來起草的《中央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明確地指出:

“目前我們與任何外國尚無正式的國家的外交關系。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政府,尤其是美帝國主義政府,是幫助國民黨反動政府反對中國人民解放事業的。因此,我們不能承認這些國家現在派在中國的代表為正式的外交人員,實為理所當然。我們采取這種態度,可使我們在外交上立于主動地位,不受過去任何屈辱的外交傳統所束縛。在原則上,帝國主義在華的特權必須取消,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必須實現,這種立場是堅定不移的。但是在執行步驟上,則應按問題的性質及情況,分別處理?!?img alt="《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8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10月版,第4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他對身邊工作人員說:如果我們急于要求這些國家承認,就會陷于被動。他們若要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就要按平等原則進行談判。他又說:談判建交在國際上并無先例,這是根據我國具體情況的一項創舉。


新中國一成立,外交上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同其他國家建立外交關系,走向國際社會。

十月一日,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向全世界莊嚴宣布:“本政府為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p>

同一天,周恩來以外交部長的名義向各國政府發出公函,里面說:“毛澤東主席已在本日發表了公告。我現在將這個公告隨函送達閣下,希為轉交貴國政府。我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世界各國建立正常的外交關系是需要的?!?/p>

周恩來把公告和信件交給工作人員打印時,興奮地說:“這將是我們新中國的第一個外交文件,是通過使領館向外國政府發出的第一個照會?!?/p>

首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是社會主義的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二天,十月二日,蘇聯政府致電周恩來,決定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并互派大使。同一天,他們向在廣州的國民黨政府宣布斷絕外交關系,召回外交代表。三日,周恩來復電蘇聯,表示歡迎兩國建立外交關系并互派大使。

接著,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朝鮮、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人民民主國家在十月底前相繼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阿爾巴尼亞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同中國建交。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在一九五〇年一月十四日發表聲明,承認中國人民政府,要求建立外交關系并互換大使。十八日,周恩來復電越南外交部長黃明鑒:“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認為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是代表越南人民意志的合法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愿意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政府建立外交關系并互派大使,借以鞏固兩國邦交,加強兩國的友好和合作。”周恩來致越南外長黃明鑒電,1950年1月18日。當天,兩國正式建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并同它建交的國家。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五日已發表聲明,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且電告周恩來。由于照顧到歐洲各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關于南斯拉夫的決議,中國同南斯拉夫建交的問題暫時被擱置,到一九五五年一月才得到實現。

這樣,三個多月內,新中國已經同十一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它們當時都是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六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率領隨行人員,啟程離開北京,乘專列前往蘇聯。毛澤東為什么要在這時訪問蘇聯?周恩來在政務會議上作了說明:一是祝賀斯大林的七十壽辰,共同交換對世界形勢的意見;二是要和蘇聯訂立條約;三是向蘇聯借款。周恩來在第11次政務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49年12月16日。這三條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條,因為蘇聯在一九四五年八月根據蘇、美、英在雅爾塔的秘密協議,同國民黨政府簽訂了嚴重損害中國權益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在新中國成立后理應加以廢除而另訂新約。

毛澤東在十二月十六日到達莫斯科,當天就同斯大林會談。毛澤東在會談一開始時提出: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建立和平。中國需要和平的環境,把經濟恢復到戰前的水平,并從總體上使國家穩定。中國對重大問題的決定,取決于今后的和平前景。國際和平如何保持?能夠維持多久?斯大林表示:和平依靠我們的努力。那樣,和平不僅能保持五到十年,而且能保持二十到二十五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接著,毛澤東立刻提出《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問題。斯大林不愿簽訂新的中蘇條約。他表示:一九四五年那個條約是根據雅爾塔協定簽署的,可以說得到了美國和英國的同意,蘇聯的千島群島、南庫頁島等問題也是在雅爾塔達成協議的。因為雅爾塔協定的緣故,目前不宜改變原有中蘇條約的合法性,否則會給美國和英國關于要修改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問題帶來法律依據。在表面上要保持條約的原有條款,而尋找一種有效地改變原有條約的辦法,例如,在形式上不改變由蘇聯租借旅順口三十年這一點,但實際上可以在中國政府要求下從那里撤出蘇軍。如果中國同志對這樣的做法不滿意,中國方面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議。毛澤東說:照顧雅爾塔協定合法性是必要的,但中國社會輿論有一種想法,認為原條約是和國民黨訂的,國民黨既然倒了,原條約就失去了意義。斯大林說:原條約是要修改的,大約兩年以后,并且須作相當大的修改。毛澤東同斯大林會談記錄,1949年12月16日;毛澤東致劉少奇電,1949年12月18日。十二月二十四日,斯大林同毛澤東第二次會談,斯大林不再談到中蘇條約問題,使毛澤東很失望。

這以后,來莫斯科祝壽的其他國家領導人陸續回國,毛澤東仍滯留在那里。斯大林不再約毛澤東會談。英國一家通訊社傳出毛澤東被軟禁的謠言。局面不能再僵持下去了。事情終于發生了轉折。一九五〇年一月二日,毛澤東致電中共中央:“最近兩日這里的工作有一個重要發展。斯大林同志已同意周恩來同志來莫斯科,并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及貸款、通商、民航等項協定?!薄跋M鱽碣赏Q易部長及其他必要助手和必要文件材料,于一月九日從北京動身,坐火車(不是坐飛機)來莫斯科,由董必武同志代理政務院總理。對外不要發表,待周到莫后才發表?!?img alt="毛澤東致中共中央電,1950年1月2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一月十日,周恩來率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代表團乘火車離開北京,前往蘇聯。代表團成員有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對外貿易部部長葉季壯等。他們在二十日到達莫斯科。二十二日晚,毛澤東、周恩來等同斯大林、莫洛托夫、米高揚、維辛斯基等會談。斯大林先表示:經過仔細考慮,過去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已不適用,因為那個條約是在對日作戰時訂立的。由于對日作戰的結束,情況已經發生變化,那個條約已成為過時的東西,必須另訂新約。雙方商定了各項問題的處理原則和工作方法。從第二天起,具體商談由周恩來、李富春、王稼祥同米高揚、維辛斯基、羅申進行。談判的具體經過,在周恩來親自執筆的給劉少奇并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一個電報中,有十分清楚的概括和敘述。它的全文是:

“在此談判經過,簡報如下:

“(一)恩來到后,一月二十二日斯大林同志約集談話。毛主席說明在新情況下中蘇兩國的合作關系應在條約上固定下來。條約的內容應是密切兩國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外交的合作,以共同制止日帝之再起及日本或與日本相勾結的其他國家之重新侵略。斯大林同意這一意見,并說明現有兩類問題要解決:第一類為條約問題,即同盟條約問題、中長路旅大問題、貿易及貿易協定問題、借款問題、民航合作問題等;第二類為個別請求問題,如軍事問題、空運團問題等等。當談第一類問題時,斯大林對中蘇條約應該是一個新的條約的意見已經肯定下來,并對雅爾塔協定問題說可以不必管它。對旅順口問題,斯大林提出兩個辦法,一個是確定歸還,對日和約締結后撤兵,一個是現在撤兵,但過去的條約形式暫不變更。毛主席同意前一個辦法。提到大連,斯說可由中國自己處理。關于中長路,我們因原無變更中蘇共同經營之意,故當日只提出縮短年限,改變資本比例(五十一對四十九)及由中國同志任局長等三項意見,蘇聯同志同意縮短年限,但不同意改變資本比例,仍主張資本各半(五十對五十),并另提雙方代表人員改為按期輪換制,舉例如第一期局長為蘇人,副局長為華人,第二期則改為局長華人,副局長蘇人。關于貿易問題,毛主席說明我們所準備的出入口貨單,并不十分準確,因此,與貿易有關的問題只能作大概的規定。關于借款問題,因須從今年一月算起,我們問可否縮短成四年,斯答很困難。關于第一類問題大致談定后,即決定中蘇雙方由米高揚、維辛斯基與周恩來進行具體會談,后在會談時蘇方加入葛羅米柯、羅申,我方加入王稼祥、李富春。關于第二類問題,軍事及空運團,當商定先由劉亞樓與布爾加寧研究材料,其他各項則另訂商談程序。

“(二)從二十三日起,在毛主席指導下,便先談條約及各項協定。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我們起草的,第一次電告即為該草案。蘇方對該草案無原則修改,除文字修改外,較重要的是第二條改為從積極方面規定爭取盡速締結和約,第三條加上不參加反對對方的任何行動或措施,原第五、六兩條合為一條。故對此條約無任何爭論,即作成定案,已見第二次電告。

“(三)關于中長路及旅大協定,我們在第二次會談時提出三個新的重要意見:第一個是中長路已經過六次波折,照目前情況看,蘇聯可以不要了,這對中蘇兩國的團結會更加有利。斯大林同志對此意見,當在聯共政治局會議上表示中長路可以歸還中國,在締結對日和約后實行。第二個是如果對日和約三年尚不能締結,應規定屆時即將旅順口及中長路歸還中國,斯表示同意。第三個是大連現時為蘇聯代管或租用的產業由中國政府接收,斯亦表示同意。談后,即由我們擔任起草協定。

“毛主席在第一次談話時即已說定中長、旅、大三個問題寫在一個協定中,我們原提案乃在第一條將蘇聯表示放棄對于租用旅順口為海軍根據地的權利及對于大連和中長路的權益并交還中國寫成協定主文。后來蘇方修改文如二月五日電告者,將遠東形勢起了根本變化的事實及從新處理中長路旅大諸問題的可能性寫上,然后分條規定對三個問題的解決辦法。對中長路是說至遲三年無償移交一切權利財產,對旅順口是說至遲三年蘇軍自該地區撤退,并有償移交上述地區設備,對大連港則俟和約締結后處理,而大連產業今年即由中國政府接收。在協定外并有議定書,第一項原為無時間條件蘇軍得在綏滿間運兵及運軍需品,后改為如在遠東發生戰爭威脅時始得實行,其他兩項是有時間性的。我方對蘇聯修正案及其議定書已表示同意,國內在同意后亦應本條約原文解釋和宣傳。

“(四)關于貸款協定,草案為蘇方提出,我無原則修改,只在解釋年利百分之一的優惠條件時,蘇方堅持用二月五日電告的文句,使新民主國家認識蘇聯何以減少一倍的利息優待中國。貸款協定的議定書,蘇方原提出中國將戰略原料四種(鎢、錫、銻、鉛)的剩余,只賣給蘇聯,后我提除鉛外凡剩余均由蘇聯收買,蘇聯乃改為規定十四年中賣給蘇聯的數目,最后蘇聯同意我們的提案,將鉛去掉,并減少錫頭四年、銻全十四年的供給數字,生產如增加,當可增訂出口。因此,北京陳、薄來電修改的數字便未再提出。本年內貸款只能支付六千萬美元,已購之飛機(三四〇架)、汽車、降落傘、鋼軌(四三〇八九噸)、高射炮、炮彈、汽油及空軍各種器材共值四千萬元美金。

“(五)除上述條約協定及議定書外,更考慮到宣布一九四五年的條約協定失效的辦法,乃決定采用兩外長換文的辦法,亦為我方起草,蘇方無修改通過,已見二月五日電告。

“(六)關于貿易協定,我們原擬簽訂商約,后經毛主席考慮商約條件尚未成熟,乃改提貿易協定,由我方起草與目前中蘇貿易有關的十項條文并附兩附件及五個附表的出入口貨單,現方在商談中。我們力爭議好原則,只留審查出入口貨單的工作給后走的同志,并由葉季壯留此簽約。季壯來此即病痔,且將開刀,現由富春主持貿易談判。富春走后,將留沈鴻、張化東、呂東等在季壯領導下續談。我們所提出入口貨單均近二億美元,出口貨價,蘇方認為較高,特別大豆每噸相差二十六美元,入口貨單恐有許多工業設備今年很難交貨,尤其是農業種子工具今年有誤季可能。新疆貿易額出口一千萬,入口一千余萬,均列入總貿易單內,不單獨進行貿易談判。

“(七)關于民航協定,蘇方曾兩次起草,現將其草案電告,我們意見另附。如可能,當由劉亞樓在此簽字。

“(八)關于經濟合作,除民航外,尚擬由賽福鼎、鄧力群與蘇方先進行初步接觸,然后回迪化正式談判石油及礦產兩項合作,談定后送中央批準并在北京簽字。關于地方通商,斯大林同志極力主張由中央過問,故此次并無地方單獨協定。經濟合作原則大致定為資本各半,雙方代表所負職位按期輪換,時間長短視產業性質分別規定。蘇聯對經濟合作頗感興趣,大連產業歸還后,某些產業如航渡、港口工事仍將實行合作。

“(九)第二類個別問題另電續告?!?img alt="周恩來致劉少奇并中央政治局電,1950年2月8日,手稿。"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周恩來對關系全局的大事,總是深入到它的細節中去,由自己動手,而不輕易假手他人。許多重要的歷史性文獻,常常由他親自字斟句酌地起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共同綱領》是這樣,這次中蘇談判中的重要文件也是這樣?!吨刑K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都由周恩來經過仔細研究后執筆。《關于蘇聯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以長期經濟貸款作為償付自蘇聯購買工業與鐵路的機器設備的協定》,是蘇方起草的。在具體商談過程中,對這三個文件草案都沒有作原則性的修改,文字上的更動也不多。

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中蘇新約和有關協定的簽字儀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舉行,由周恩來和蘇聯外交部長維辛斯基代表各自政府在文件上簽字,斯大林和毛澤東出席了簽字儀式。當晚,中國駐蘇大使王稼祥在莫斯科大都會飯店舉行盛大招待會。斯大林也應邀來到飯店出席招待會,這在他是打破慣例的舉動。二月十七日,毛澤東、周恩來等乘專列離開莫斯科。三月四日,回到北京。中蘇談判中沒有結束的貿易、新疆經濟合作、民用航空、軍事合作、專家合同等問題,由李富春、王稼祥、劉亞樓、葉季壯、賽福鼎五人組成代表團,留在莫斯科,繼續談判。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有關協定的簽訂,是新中國外交工作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周恩來在政務會議上報告說:這就“以新的條約把中蘇兩國的友好與合作關系固定下來,在軍事上、經濟上、外交上實行密切的合作”。周恩來在第23次政務會議上的報告記錄,1950年3月10日。毛澤東在將條約和協定提交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批準時也說:“這次締結的中蘇條約和協定,使中蘇兩大國家的友誼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得我們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國。這樣就便利我們放手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和共同對付可能的帝國主義侵略,爭取世界的和平?!?img alt="毛澤東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6次會議上的講話記錄,1950年4月11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新約和有關協定使一九四五年八月的舊約和協定隨之失去效力,這也給新中國有更大的政治資本,在國際上去審查過去中國和各帝國主義國家所訂的條約。

條約和協定基本上解決了中蘇兩國之間遺留的懸案,那就是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問題。這是歷史遺留下來的相當復雜的問題。在四年多前國民黨政府同蘇聯簽訂的舊約和有關協定中規定:中東鐵路及南滿鐵路合并為中國長春鐵路,由中蘇共同所有,共同經營,由蘇聯境內到旅大往返的貨物免征關稅,期限為三十年;中蘇共同使用旅順口海軍根據地,兩國軍艦和商船可自由???,蘇聯在規定地區內有權駐扎陸、海、空軍,期限為三十年;宣布大連為自由港,中國以所有港口工事及設備之一半無償租與蘇方,港務主任由蘇聯人員擔任,期限為三十年。新的《協定》作出了重大改變,規定:蘇聯政府將共同管理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以及屬于該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給中國政府,此項移交一俟對日和約締結后立即實現,但不遲于一九五二年末;一俟對日和約締結后,但不遲于一九五二年末,蘇聯軍隊自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根據地撤退而由中國政府償付蘇聯自一九四五年起對上述設備的恢復和建設費用;在對日和約締結后,必須處理大連港問題,至于大連的行政則完全直屬中國政府管轄,現時大連所有財產凡為蘇聯方面臨時代管或蘇聯方面租用者應由中國政府接收。為什么旅順的撤兵和中長鐵路的歸還,要同對日和約的簽訂聯系在一起呢?周恩來歸國后這樣說明:

“中長路是運輸旅大駐兵的工具。由于美帝扶持日本和煽動戰爭,所以我們不能讓蘇聯即刻撤兵。在中國的海空軍沒有很強盛地建立起來以前,我們還需要蘇聯的武裝力量幫助我們駐守旅大,保護港口和沿岸,這在目前已使美帝飛機不敢到東北上空。假如美國一直不簽訂對日和約,到一九五二年就歸還旅順和中長鐵路。”“這一點大家要清楚,是我們要留著蘇聯駐兵,并不是蘇聯不肯退兵。事實上,旅大的行政已完全由我們管理?!?img alt="周恩來對紡織等10個專業會議代表的講話記錄,1950年3月14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正因為這樣,周恩來在歸國途中很興奮地說:“我們這次把歷史上的一些懸案作了一個總的解決,這只有我們人民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才能和蘇聯得到這樣的解決?!?img alt="周恩來在東北干部會上的報告記錄,1950年3月3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蘇聯政府向中國貸款的數字是中國方面提出來的。毛澤東從蘇聯致電中共中央說:“我們提出的要求是三萬萬美元,分幾年付支,我們所以不提較多的要求是因為在目前數年內多借不如少借為有利?!?img alt="毛澤東致中共中央電,1950年1月3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蘇聯政府表示:鑒于中國因其境內長期軍事行動而遭受的非常破壞,同意以年利百分之一的優惠條件給予貸款。這筆貸款在五年內分期交付,用來償付為恢復和發展中國人民經濟而由蘇聯交付的機器設備和器材,包括電力站、金屬與機器制造工場等設備,采煤、采礦等礦坑設備,鐵道及其他運輸設備,鋼軌及其他器材等。這對正準備全面展開經濟建設工作而資金和技術都深感缺乏的新中國來說,是十分需要的。當年,中國政府就用這筆貸款從蘇聯引進第一批大型工程項目五十個,來進行國民經濟最重要部門的恢復和改造。這就是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一百五十六項重點工程項目中的最早的一批。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特別是美國政府對新中國在政治上抱著敵視態度、在經濟上實行嚴密封鎖的情況下,中國堅決地同社會主義的蘇聯站在同一條戰線上,顯然是合理的。蘇聯在那時確實也給了新中國重要的幫助。

同時,周恩來對這個問題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建國前夕,他就告誡身邊的工作人員:“即使對于蘇聯及各人民民主國家,我們也不能有依賴之心”,不能“一切依賴外援”,“倒在外國人的懷里”。馬列、王凝:《周恩來同志所倡導和體現的新中國外交風格》,《懷念周恩來》,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版,第490頁。新中國外交部的成立會上,他又對全體工作人員說:“就聯合這方面說,同我們兄弟之邦并不是沒有差別。換言之,對兄弟國家戰略上雖是聯合,但戰術上不能沒有批評。”“所以,要是認為同這些國家之間毫無問題,那就是盲目的樂觀。”周恩來在外交部成立會上的講話記錄,1949年11月8日。很清楚,就在那個時候,新中國在同蘇聯的關系上,仍保持了自己獨立自主的根本立場。


毛澤東訪蘇期間,從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至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七日這一個月中,有十三個國家先后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它們是:緬甸、印度、巴基斯坦、英國、錫蘭(后改稱斯里蘭卡)、挪威、丹麥、以色列、印度尼西亞、阿富汗、芬蘭、瑞典、瑞士。其中印度等七個國家,經過談判,在一九五〇年十月底前同新中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這是第一批同新中國正式建交的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

按照一般國際慣例,只要兩國政府互致承認電文,就是建立外交關系的開始。新中國成立時面對著一個特殊情況,那就是國民黨集團在美國政府支持下,還盤踞著臺灣和霸占著聯合國內的中國席位。因此,確定同外國正式建交有三條原則:第一,凡愿和我國建交的國家,必須同盤踞在臺灣的國民黨集團斷絕外交關系;第二,對新中國采取友好態度,支持它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第三,通過談判證實它尊重中國主權的誠意。這幾點,對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不存在問題,對其他國家就需要通過談判來加以確定。因此,當周恩來從蘇聯回國途中,談到最近有十多個國家先后承認新中國時,就這樣指出:“我們說,要按照《共同綱領》的規定,首先和國民黨斷絕外交關系,然后才能談判到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的問題?!?img alt="周恩來在東北干部會上的報告記錄,1950年3月3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這些第一批同新中國建交的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大體上有兩類:一類是亞洲新獨立的民族主義國家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另一類是北歐的瑞典、丹麥、芬蘭。這兩類國家的情況又有所不同。

亞洲的新獨立國家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等是中國的近鄰。它們在歷史上和文化上都同中國有著悠久而密切的聯系,長期友好交往,和睦相處。在近代,又都遭受過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殘酷壓迫和奴役,進行著長期的不屈不撓的民族解放斗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才成為獨立國家。它們同中國經歷過共同的或相似的命運,比較容易取得相互的了解和接近。

它們中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是緬甸。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六日,緬甸聯邦政府外交部長伊·蒙致電周恩來表示:緬甸政府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期望建立外交關系和互換使節。十八日,周恩來復電:同意在緬甸政府同國民黨殘余力量斷絕關系的基礎上,建立中緬外交關系。兩國政府在經過談判后,在一九五〇年六月正式建交。

接著,印度共和國總理尼赫魯以外交部長的身分致電周恩來,表示印度政府決定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愿相互建立外交關系。同時,印度政府宣布撤銷對國民黨政府的承認。一九五〇年一月四日,周恩來復電尼赫魯:中國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和印度建立外交關系,并望印度政府派代表前來北京就建交問題進行談判。中印兩國的談判很順利,雙方在同年四月一日正式建交。印度成為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中第一個同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

一九五〇年一月十一日,印度尼西亞總理兼外交部長哈達寫信給周恩來,告訴他: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已經成立。這時,周恩來正在前往莫斯科的途中。由于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新獨立的國家,同國民黨集團沒有外交關系,三月二十八日,周恩來回北京后不久,就照會哈達:“我現在通知閣下,鑒于來函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表示愿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之間的正常外交關系。”周恩來致印尼總理兼外交部長哈達的照會,1950年3月28日。四月十三日,哈達電告周恩來,同意兩國建立外交關系。這樣,中國和印尼就在四月十三日建交。

此外,中國同巴基斯坦是在一九五一年五月建交的,同阿富汗、尼泊爾分別在一九五五年一月和八月建交。

歐洲的情況比亞洲更復雜些。那時,已經形成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同華沙條約組織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嚴重對峙,東西方已處于冷戰的局面下。但各國的情況又有所不同。西歐一些大國受美國反華政策的影響,對新中國抱著不同程度的懷疑或敵視的態度。而北歐的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和中歐的瑞士主張或傾向和平中立政策,不喜歡國際局勢緊張和戰爭,重視對東方的進出口貿易,認為同新中國建立和發展關系符合它們自身的利益。這五個國家在一九五〇年一月七日至十七日間先后承認新中國,表示接受中國提出的建交條件,談判建交問題。

周恩來根據歐洲國家的不同情況和它們的對華態度,區別對待,在建交問題上采取了不同的處理方式。他指出:我們跟西方國家改進關系,在政治上是“和平”,在經濟上是“貿易”,可以根據這兩條,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同西歐國家的關系。在這五個國家中,芬蘭同國民黨集團沒有外交關系,又沒有參加聯合國,不存在在聯合國對中國席位如何表態的問題,所以沒有經過談判程序,只是由雙方駐蘇使節共同商定在十月二十八日建交;瑞典、丹麥、瑞士三國,經過談判,分別在五月和九月同中國建交;中國和挪威之間,在談判過程中遇到一些周折,延擱到一九五四年十月建交。

英國是第一個承認新中國的西方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力量衰退,對美國依賴加深,但同美國又有分歧和矛盾。為了保持它在中國的巨大經濟利益,一九五〇年一月六日,英國外交大臣貝文來電,表示承認新中國。當天,周恩來致電在莫斯科的毛澤東:

“今日北京前英領事高來含攜貝文來電,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合法政府,準備與我政府建立外交關系,并派前大使館參事胡階生為代辦來北京接洽。同時,高來含口頭聲明:英國政府已于今日通知國民黨大使鄭天錫斷絕外交關系。我們擬本既定方針,只承認胡階生為英政府代表,讓其來京談判建立外交關系問題?!?img alt="周恩來致毛澤東電,1950年1月6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一月九日,周恩來復電貝文表示:中國愿意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同英國建交,并接受胡階生為英國代表談判建交事宜。三月間,兩國開始進行建交談判。由于英國政府不愿完全割斷同國民黨集團的關系,在臺灣繼續保持領事,不愿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地位,不愿把香港等地的一些國家財產由新中國處置,談判遲遲不能取得進展。朝鮮戰爭爆發后,英國參加戰爭并對中國實行禁運,中英建交談判陷于停頓。直到一九五四年周恩來出席日內瓦會議期間,雙方關系才取得進展。

荷蘭在一九五〇年三月二十七日承認新中國,并提出兩國建立外交關系。荷蘭在東南亞有傳統的經濟勢力,承認新中國主要是從貿易、航運等方面的利益來考慮的。四月下旬,兩國開始建交談判。由于荷蘭在聯合國機構中對恢復中國的合法席位投反對票,雙方未能達成協議。到日內瓦會議后,雙方關系才仿照英國的辦法取得進展。

還有些國家愿意同新中國來往,但迫于美國壓力和其他種種原因,不敢公開承認新中國并實行建交。周恩來要求對這些國家努力進行爭取,并先開展民間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

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理所當然地應當代表中國人民取得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周恩來致電聯合國秘書長賴伊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業于十月一日正式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毛澤東主席于政府成立之日,即鄭重向全世界宣言: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才是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全體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p>

“我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正式要求聯合國,根據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與精神,立即取消 ‘中國國民政府代表團’繼續代表中國人民參加聯合國的一切權利,以符合中國人民的愿望?!?img alt="周恩來致聯合國秘書長賴伊電,1949年11月15日。"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中國人民的正當要求,由于美國等的反對和阻撓,一時未能得到實現。這也是周恩來所預料到的。他在政務會議上所作的關于外交問題的報告中說:聯合國的問題,我們是掛了號,備了案,以后再說。周恩來在第11次政務會議上的報告記錄,1949年12月16日。


經過這一年的努力,對外關系中許多復雜的問題都得到了比較妥善的處理。新中國在頭一年內同十七個國家建立了正式外交關系。它們中有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有亞洲的新獨立國家,也有北歐和中歐的國家。中國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這是新中國對外簽訂的第一個條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初階段對外關系的基本格局大體上確定了下來。

所有這一切,有力地捍衛了國家的獨立、安全、主權和尊嚴,把舊中國的屈辱外交一掃而光,使新生的人民共和國一開始就以獨立自主、熱愛和平而又不畏強暴的嶄新風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正如錢其琛的評價那樣:“稱周恩來同志為新中國外交的創始人、奠基者,他是當之無愧的?!?img alt="錢其琛:《認真研究周恩來的外交思想與實踐》,《研究周恩來——外交思想與實踐》,世界知識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4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60D7D9/130528485032595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6449917-aWaO5aBFhll8ymi46lTdRxzUxsYypU90-0-f2dc321d18fa0ec2d319d3d21968ec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托里县| 刚察县| 乌苏市| 曲阳县| 体育| 根河市| 门源| 赤水市| 扎鲁特旗| 略阳县| 黎川县| 琼中| 许昌市| 麻江县| 武义县| 嘉义县| 香格里拉县| 永泰县| 禹州市| 陵水| 梨树县| 手游| 卢氏县| 贺州市| 武隆县| 吕梁市| 宾阳县| 徐闻县| 洛川县| 门头沟区| 巴林左旗| 锡林浩特市| 安义县| 上饶县| 天津市| 平塘县| 诸暨市| 金秀| 昌都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