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與練習
一、填空題
1.企業戰略是企業為實現長期經營目標,適應經營環境變化而制定的一種具有指導性的經營規劃。企業戰略可劃分為三個層次: 、 、 。
2.物流系統戰略有三個目標: 、 、 。
3.物流系統戰略主要解決四個方面的問題: 、 、 、 。
4.物流職能支持戰略包括 、 、 、 與開發、人力資源等戰略。
5.物流戰略根據所考慮時期長短不同可分為三個層面: 、 、。
二、判斷題
1.企業物流戰略是企業為實現其經營目標,通過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資源的分析,針對企業物流目標而制定的、短期的、全局性的重大物流發展決策,是企業指導物流活動更為具體、可操作性更強的行動指南。 ( )
2.企業物流戰略的目標與企業物流管理的目標可以不一致,即在保證物流服務水平的前提下,實現物流成本的最低化。 ( )
3.減少資本戰略一般認為企業收入取決于所提供的物流服務水平。 ( )
4.選址戰略是指存貨管理的方式,基本上可以分為將存貨分配(推動)到儲存點與通過補貨自發拉動庫存的兩種戰略。 ( )
5.物流管理戰略的第一層次是結構性戰略,其內容包括渠道設計和網絡分析。 ( )
6.現代物流是一項科學的系統管理方法,所以企業在發展物流的時候,必須從管理角度去發展物流。 ( )
7.制定企業物流戰略首先要分析企業的外部環境,因為它會限制物流戰略的靈活性。 ( )
8.企業現狀分析包括內部、競爭和技術的評估與分析。 ( )
9.供應商評價與分析是對物流各個環節的關鍵技術與能力的評價,需要考慮現行的技術與最先進的技術的差距,新技術應用的潛力。 ( )
10.機會分析就是通過前面的評估與分析,發現改進的機會和可能。 ( )
三、簡答題
1.物流系統戰略的含義、特征是什么?
2.企業物流戰略的內容有哪些?
3.物流系統戰略的設計框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4.企業物流戰略在企業總體戰略中的地位如何?
5.什么樣的物流系統戰略規劃才算是好的物流系統戰略規劃?
6.如何對企業物流戰略系統進行選擇?
7.企業物流戰略規劃原則有哪些?
四、論述題
1.簡述物流系統的外部分析。
2.簡述SWOT分析法。
3.簡述物流系統戰略控制方法。
五、案例分析
上海浦東、虹橋機場物流發展的戰略選擇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進程的加快,21世紀成為現代物流大發展的時期。現代化的機場已不再是簡單的貨物交換場所,而是全球動態物流鏈上的一個重要環節,日益成為促進和加強貿易發展的重要工具。對一個國家而言,機場將成為加強和拓展自身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深入分析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客觀趨勢,對上海機場發展物流業進行科學的戰略定位、超前規劃和建設,是上海機場邁向21世紀的重要課題。
1.需求預測
上海作為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口岸和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城市,近年來吸引了眾多跨國公司紛至沓來。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世界500強中的23家企業在上海設立了投資性公司,注冊資本達7.2億元人民幣,世界500強中的254家企業在上海落戶,其中84家建立了辦事處。全球最大59家工業跨國公司在上海有156個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達95.7億美元。這些大型跨國公司及外資企業迫切需要綜合性全方位的現代化服務,提供物流方案策劃以及運輸、倉儲、配載、包裝、分揀、配送、報關、訂艙、保險等多種形式的物流服務。
此外,跨國公司為滿足多變的市場需求和生產計劃,降低生產和營運成本,基于上海獨特的地理和經濟優勢,紛紛尋求在上海建立面向中國或東北亞的物流分撥中心。這種新興市場需求的增長,為上海機場發展國際物流服務,推動國際航空貨運和中轉貨運的增長,為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早日建成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
上海機場發展現代物流的另一個重要需求是航空快件運輸。隨著經濟的發展,由于商品生產的多樣化、小批量化,產品生產周期的縮短,貨主對運輸速度、時間的要求越來越高,國際航空快遞業務的快速增長,已成為推動上海機場物流高速增長的重要因素。
2.面臨的形勢
隨著全球機場“中樞輻射”結構調整的深入,樞紐機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特別是在亞太地區樞紐機場分工尚未完全定局的情況下,爭奪樞紐機場的競爭就顯得更加激烈。上海機場建設國際航空物流基地面臨周邊機場巨大的競爭壓力。首先,從貨運量分析,上海機場不但遠遠落后于中國香港、東京等機場,與首爾、新加坡、臺北等機場也有明顯差距,這表明上海在亞太地區的市場地位相對落后。其次,從通航點和航班密度分析,由于我國航線分配比較分散,導致上海機場雖已成為我國三大門戶機場之一,但兩項指標稍遜于東京、中國香港、首爾等周邊機場。雖然亞太地區航空物流量增長潛力巨大,但由于亞太樞紐機場集中在太平洋西岸的狹小地域,市場重疊嚴重,未來競爭極為激烈。
亞太地區機場競爭的嚴峻形勢還表現在上海可以利用的空間十分有限。亞太地區許多初具國際機場物流基地雛形的城市,為了保持已有的競爭優勢,紛紛發展物流設施,擴建甚至新建二期跑道即將完工;首爾正在建設新的仁川機場;曼谷新機場即將投劃擴建。今后幾年,亞太地區機場容量的擴充將大大超過市場需求的內生動力過剩的現象,航空物流量分流現象日趨加劇。
縮短了上海與亞太地區主要機場在硬件設施上的差距,為上海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可能。但目前浦東機場僅完成一期工程,加上航線結構、航班密,上海在機場競爭中已處于不利的位臵。在未來幾年內,亞太各大樞運業務的爭奪,上海機場要確立亞洲樞紐港的地位,建設融運輸、包工等物資流通活動和信息流通活動為一體的現代化國際物流基地已迫在眉睫根據上海機場發展的戰略目標和“一市兩場”獨特格局的實際情況,結合虹橋和浦東機場貨運倉儲業的發展狀況,上海機場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本戰略定為“發展浦東、完善虹橋”。
虹橋機場受到現有設施、周邊環境的限制,近幾年一直處于超負荷運轉的狀態。同時,虹橋機場存在貨運區規劃無序、倉庫設臵不合理、貨運站管理和運作不完善及貨運代理業務混亂等問題,影響了航空運力的合理使用,不能達到現代物流高效、準確、及時的要求,無法滿足日益發展的需要。根據分工和定位的要求,虹橋機場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物流倉儲設施,并努力拓展貨運代理功能,積極實現向現代物流業的轉變。“十五”期間,虹橋機場的工作重點是對機場及周邊環境的貨運倉儲業進行綜合治理,改變貨運管理和運作的混亂局面,并制定虹橋機場貨運倉儲發展的總體規劃,適時啟動物流配套設施的建設,為現代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浦東機場是上海機場發展現代物流業的戰略重點,應積極借鑒國際主要樞紐機場和物流中心的建設與運營經驗,面向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最新方面,高起點、高標準地規劃發展航空物流業。目前,浦東機場已建成集物流、信息流、商流于一身的現代化航空物流中心。再經過5年左右的發展,浦東機場將建成與亞太地區國際樞紐機場地位相匹配的具有綜合物流服務功能的國際航空物流樞紐,成為支撐上海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浦東機場航空物流業的發展不僅要具備機場作為“貨運中心”的主要功能,如貨物堆放、運輸和儲存的功能,而且要按照形成亞太地區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目標進行規劃和建設,在功能上積極拓展航空貨物的交易功能、信息的處理功能等,形成航空物資流、信息流集散和交易的中心。浦東機場國際航空物流樞紐的建設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加快建設以綜合物流服務為主要功能的航空物流中心;第二階段是在航空物流中心的基礎上努力拓展網上空運交易、網上貨運代理、網上報關、網上信息服務等電子商務功能,實現對上海空港及周邊地區已有資源的虛擬整合和高效利用,把浦東機場建成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資料來源:http://www.examda.com/wuliu/anll/200608 08/1051 03 952.html.
討論
1.上海浦東、虹橋機場是如何進行戰略決策的環境分析的?有利和不利的戰略環境因素都有哪些?
2.上海機場現代物流業該如何實現“發展浦東、完善虹橋”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