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杠,就是指兩個人或一大幫人在一起就某件事情爭論不休,各持己見,誰也不肯服輸。愛抬杠的人,一般表現為不給別人發言的機會,并經常對別人說的話發表不同意見,其實這是一種自戀和逆反心理的表現。有自戀心理的人特別在乎自己的感覺,不會換位思考,更不會替他人著想,自己往往喜歡扮演一種救世主的姿態,覺得什么事都應該自己說了算,別人都應該聽他的。和人抬杠的習慣會讓你做起事來處處受阻,時時遇難,何必把精力浪費在和人爭論上呢?這只會給你增加辦事的難度。記住,說服別人的秘訣,不是對他說“不”,而是對他說“是”。
某公司有一個難纏的客戶,這個客戶太仔細了,負責聯系這個客戶的業務員,簡直煩透了,兩人為了一個細節問題通了12次電話,每次都吵得不可開交。那個客戶揚言以后不想再用這個公司的產品,這種情況下,業務經理去拜會了這個客戶,兩個小時后,經理滿臉喜悅地回來了:客戶接受了產品,還表示將續約。那么這位經理做了什么呢?他只是靜靜地聽完了客戶的抱怨,輕聲地附和他的意見,也就是說,整個談話過程中,他沒有和客戶爭辯一句。
生活中,如果你聽到有人對你說:“你錯了!”那你會有什么感覺呢?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反駁,這樣一來雙方自然就不會有統一的意見,如果你有與人抬杠的習慣,那么做事不順利也就不奇怪了。事實上,天底下只有一種能在爭論中獲勝的方式,那就是避免爭論。
許多人在與人交談中,習慣將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終一人獨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銷自己,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故事。這樣非但不能表現自己的交談口才,反而令人生厭。有個名人說過:漫無邊際的喋喋不休無疑是在打自己付費的長途電話。要知道池蛙長鳴,不為人注意,而雄雞則一鳴驚人。這就說明過多地“說單口相聲”是不能交流思想的。此外,交談時應談論共同的話題,長話短說,讓每個人都充分發表意見,留心別人的反應,這樣才能融洽氣氛,兩情相悅。
美國著名口才大師亞歷山大·湯姆曾說過:“我們談話就像一次宴請,不能吃得很飽才離席。”的確,不管你有多少話題,口才多么好,如果不顧對方的想法,只管自己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獨白,勢必會引起反感。
所以,我們應該糾正“一言堂”式的說話習慣,多給別人一些說話機會,這樣做,說不定會獲得令你驚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