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2章 生活中有時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

  • 逆襲
  • 呼志強
  • 1552字
  • 2013-11-27 10:02:32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可以明顯地看到一些“渴求平等”的行為。你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自己和別人身上存在許多這種行為的縮影。下面是一些較為常見的例子:

·抱怨別人與你干得一樣多,但工資卻拿得比你多。

·認為那些歌星影星收入太高,這實在不公平,并因此感到惱火。

·認為別人做了違法亂紀的事時總是可以逍遙法外,而你卻一次也溜不掉,因此感到十分不平。

……

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都習慣于時時處處去尋求一種公道與正義,一旦感到失去了公正,他們就會憤怒、憂慮或者失望。然而,現實的結果是,尋求公道就像尋求長生不老一樣。

我們來看一看目前社會上存在的幾種不公平現象:

教育上的不公平——無論是硬件還是師資,城市優于農村,東部優與西部,本地人優與外地人。

醫療上的不公平——同樣是人,公務員、職工、居民、農民之間都存在著一些不公平,換句話說,各人醫保卡里的錢不同,報銷額度不同,接受的醫療條件也不同。

住房上的不公平——“房姐”可以擁有幾十套住房;普通百姓購房傾囊而出,還要背上“房奴”的稱號;民工購房是個夢,工資還常拖欠,溫飽還是問題。

休假上的不公平——有的單位有節假日和雙休日,某些單位只有“雙周休一日”,節假日只能意思意思,平時工作是沒完沒了。什么加班工資等,有些地方則是畫餅充饑。

……

孩子們總是喜歡公平的游戲規則,成年人希望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然而現實世界存在著不公平,人世間永遠不可能有絕對的公平,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唯一的出路就是讓自己盡量變得強大。

生活不是一場辯論,在這里,沒有公平的法官出席。也許,它給別人的全是玫瑰花,而給你的則是刺人的荊棘。能夠理解并熱愛生活的人絕不會強求生活給自己玫瑰,而是把自己手中的荊棘變成玫瑰。在這個過程中,有掙扎卻沒有痛苦,有眼淚卻不會有呻吟。

生活有時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適應它。承認這個現實并接受這個事實,我們才能放平心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不要心理不平衡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內心世界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不平衡心理。某人賺了錢,某人升了官,某人買豪車,某人出了國,某人住別墅……我本來比他們強,可我卻不如他們風光體面!對比產生了心理不平衡,而這種心理不平衡又驅使著人們去追求一種新的平衡。

北京市交通局前副局長畢玉璽,常常“與同事比,覺得自己資歷老卻升得慢,心理不平衡;與上司比,覺得自己水平高卻屈居其后,心理不平衡;與大款富豪比,覺得自己辛苦半生貢獻不小,全部家財卻比不上人家一個零頭,心理更不平衡……”于是將黨紀國法置于腦后,大肆收賄達1300多萬元,終于鋃鐺入獄被判死緩!

一位老師原先在教學上精益求精、兢兢業業,對學生無私奉獻。但當眼見身邊的一些人通過各種手段富起來時,心理也不平衡起來。單位要集資建房,口袋里沒有錢,眼巴巴地望著別人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新居,自己卻仍然要住在低矮破舊的小平房里,對比之下倍感自己的寒酸清貧。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學生就吃學生。這樣,他先是暗示學生家長節假日送禮,接著便是公開的索要,再后就干脆勒令班級幾十名學生晚上到家里補課,每人每月收取幾百元補課費,收入既可觀又合“情”合“理”。白天課堂上盡量少講,學生有什么問題晚上到家里去補……一年下來,掙錢不少,住得好了,吃得好了,房子也買了,小汽車也買了……然而正當他干得起勁之時,他得到了學校的處理,被開除了。

不平衡使得一部分人心理自始至終處于一種極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憤之中,使他們牢騷滿腹,不思進取,工作中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人們總是在比較中發現了自己的失衡。但與誰比、比什么,這是感覺“失衡”與“平衡”的關鍵之點,別人騎馬我騎驢,回頭且看推車漢,比上不足下有余,心態放平,就一切都會順風順水了。

只有解決了同什么人比、比什么這兩個問題,我們才可以走出不平衡的心理誤區和不安分的人生敗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朔州市| 乌海市| 景德镇市| 蓬溪县| 日照市| 青铜峡市| 新蔡县| 南安市| 辰溪县| 宁河县| 蒙阴县| 宣城市| 伊金霍洛旗| 平阴县| 铅山县| 江山市| 道真| 旬阳县| 大竹县| 陆川县| 松江区| 民丰县| 扬州市| 扶风县| 大新县| 肥乡县| 兴海县| 呼玛县| 疏附县| 泊头市| 江北区| 南汇区| 那坡县| 锦屏县| 湛江市| 介休市| 磴口县| 沈丘县| 恩平市| 望谟县| 黄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