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北部邊防

游騎不聽能漢語,

將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東南卑濕地,

定無存恤空防備。

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

涼原鄉井不得見,

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

歸漢被劫為蕃虜。

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寧如一處苦。

縛戎人,

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

漢心漢語吐蕃身。

白居易:《縛戎人》(節選)


1368年明朝的建立,與將蒙古人趕出中原及在長城以北實行軍屯是密不可分的,薛虹:《明代初期建州女真的遷徙》,第52—54、56頁;楊旸:《試論明代遼東都司衛軍屯田制》,第13頁;曲瑞瑜等:《清入關前對東北的統一》,第112頁;田村實造:《明代滿蒙史研究》,第74—75頁;D.波克蒂羅夫:《明代東蒙史》,第11—14頁。查爾斯·O·賀凱認為,“明王朝的創業者完全沒有意識到中國人征服北方游牧民族的決定性意義。”由于滿族不是游牧民族,所以賀凱聲稱,1368年以后,“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沖突不再是中國歷史的主要問題了”。查爾斯·O·賀凱:《明朝的興起及其制度變遷》,第2頁;又見蘭德彰:《蒙古統治下的中國》一書《前言》,第18—19頁。16世紀20年代,士大夫祝允明曾說:“沿海之民及以皮毛為衣者,雖人立而行,非我同類。其人皆自相聯結,撫之則如‘蜂蟻’,棄之則如‘獍梟’(成年后便忘恩負義,吃掉自己的父母)。”克里斯琴·默克:《祝允明與蘇州的文化貢獻》,第441—442頁。許多漢族人對蒙古人或定居中國的中亞人總是懷有戒心,唯恐其危害中國。亨利·塞路易斯:《明朝反對定居在中國北方的蒙古人嗎?》,第136頁。明朝從建立之初,直到17世紀滅亡,始終高度重視北部邊防。1369年明太祖分封宗王時,將封地設于北方,使為藩王,從而沿明朝邊境構成一道屏障。這是明朝防御北邊的最初措施。愛德華·L·法默:《明初兩京制度》,第74—75頁。1371年,明太祖曾說,日本、朝鮮和安南只是蚊蟲而已,北方夷狄才是最危險的心腹之患。羅榮邦:《和平與戰爭的政策和決策問題》,第52—53頁;又見弗雷德里克·W·莫特:《1449年的土木之變》,第272頁;法默:《明初兩京制度》,第12頁;吉斯《明代的北京》,第12頁;亨利·塞劉易斯:《明代甘肅地區的蒙古人》,第330頁;蘭德彰:《前言》,第14—15、17頁。明太祖的民族優越感是人所共知的。雖然他從前也承認元朝為正統,但1367年11月北上時,他檄諭北方人民曰:“自古帝王臨御天下,中國居內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國。未聞以夷狄居中國治天下者也。自宋祚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國……蓋我中國之民,天必命中國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淤膻腥,生民擾擾,故率群雄奮力廓清,志在逐胡虜,除暴亂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國之恥。”《明實錄》洪武朝第二十六卷,第10—11頁。為此,明太祖建立了一支300萬人的龐大軍隊。他們分為三個部分:京衛、上十二衛親軍和地方衛所。衛是遍布全國的地方軍事單位,每衛5600人,下屬五個千戶所,各1120人。每千戶所又下屬十個百戶所,各112人。守御千戶所設于沖要之地,每所1128人。應當指出的是,衛所制度使明朝能在戰爭頻仍的14世紀將龐大的軍隊分散于全國。羅梅因·戴樂:《明王朝的社會來源》,第1—3頁;艾爾伯特·詹:《明朝衰亡》第四章;羅伯特·B·克勞福德:《張居正的生平與思想》,第45頁;埃爾文:《古代中國的模式》,第91—100頁;黃仁宇:《明代的稅收與財政》,第64—66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黑河市| 吉安市| 嘉兴市| 平遥县| 称多县| 台北市| 湘潭县| 东至县| 泽州县| 师宗县| 阜康市| 新郑市| 宜川县| 尼勒克县| 鹤峰县| 普定县| 台东县| 三门县| 上杭县| 黄梅县| 迁安市| 井陉县| 安阳县| 宜宾县| 壤塘县| 晋宁县| 萨迦县| 康定县| 正定县| 葵青区| 棋牌| 瓮安县| 莒南县| 凤凰县| 吉林市| 娱乐| 冷水江市| 芦山县| 微山县| 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