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部新劇,描述大齡未婚女的窘境,我有一點感慨,我的小家庭雖然占用了我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至少給了我一個相對體面的殼子,一個不易被詬病的身份,保護了我免受外界的打擾與惡意的揣測,以及無理的傷害。自由終究是相對的,如果我此刻,36歲還是單身,我不確定我能不能面對這個特殊的局面,會不會逐漸的向周圍此起彼伏的聲音投降,然后覺得自己是個loser,尤其當事業也非常一般的時候,似乎平均分就特別重要。
童謠在劇里還要倒追她的大學同學,還被拒絕,真的是太慘了。教授教給她的招數我好像都會呢,其實不同年齡段和異性的互動確實會變化,我的風格也變了不少,貌似更加大膽和游刃有余了。不過我會覺得術都是其次,重點還是博弈的雙方分數要對等,如果你的分數比人家低太多,用太多的招也沒用的。這些招最多幫你快速的傳遞信號,但人家如果對你都不感興趣,遞了也沒效果。
我也是這樣的,如果我設計的套路,沒有一個充實的頭腦做內核,不能跟Leon在同一個頻道交流,相信他也會很快閃人的,就像他中途下線zoom一樣。而腦子里的內容才真正決定了我的分數,我得感謝自己三月以來的努力,才能讓一個這樣優秀的人注意到我,愿意和我保持交流。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愿意,我其實不僅能提出更多有深度的建議,隨著了解的加深,應該也可以像經紀人一樣對他施加影響,幫助他更極致的發揮自己的風格。
同時劇里還有對同學會的描述,我蠻后悔上學的時候沒有和同學們足夠親密,我一次同學會都沒有參加過。因為我一直都是個不太合群的小孩,也不喜歡熱鬧,除了唱K,又比較晚熟不懂得珍惜友情,所以少了不少的朋友和人脈。現在我自我感覺人情味多了不少,和別人相處的溫度都變高了,和異性的交流水平跟以前比形容成蛻變都不夸張吧。可以講義氣,可以談心,懂得施恩,還會撩,尤其在拍馬屁這件事上進步最快,能把原本覺得肉麻的話比較自然的說出來,撒嬌也是本能之一。所以我這兩年在和異性的相處上,其實蠻有長進的,也因為這個進步,我獲得了一些指導和幫助,無論對于我的工作和個人成長都受益匪淺。
我其實特別好奇,在Leon的眼里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他從來沒有形容過我,也從沒有對我做過任何好的、壞的評價。這也可以歸納到我是一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中去,幫我完成王瀟的發問,她的問題對我來說好難,可能我真的如她所說,還是一團混沌,才總是覺得打開效率手冊很有壓力,因為我不知道要走到哪里去,向哪個方向努力,我的目標極其模糊和飄忽。但是我也別把定目標想的太難,做起來說不定就有思路了。比如Icey最近開發食品,軌道交通客戶,還開發海南,就按Lynna的指導一步步去聯系,其實也不是想象中那么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