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作者名: 王旭東本章字數: 1553字更新時間: 2019-02-19 17:52:28
5.對待孩子,放養還是圈養
八歲的皮特是一名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個頭不高,但是“壞”主意不少,才上二年級,就已經讓媽媽傷透了腦筋。皮特小時候比較聽話,不管媽媽說什么話,他都很相信,也不會隨意反駁。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前,媽媽經常向人炫耀說自己有個聽話懂事的好兒子。然而自從上了小學,皮特的主意就變得越來越大,再也不愿意對媽媽言聽計從了。
而媽媽早就習慣了皮特什么都聽她的,因而看到皮特不聽話的樣子,就很生氣,恨不得狠狠地揍他一頓。有一次,皮特和媽媽頂嘴,媽媽氣急了,狠狠地打了皮特的屁股,害得皮特一連幾天走路的時候都一瘸一拐的。然而,媽媽卻悲哀地發現,越是打罵,皮特越是故意與自己對著干。例如,放學之后寫作業,如果皮特獨立完成,還能寫得快一些,但是如果媽媽坐在一旁看著皮特,皮特就會故意搗亂,一會兒要去廁所,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又說自己餓了。媽媽當然知道皮特是故意的,但卻對皮特無計可施,因為吹胡子瞪眼睛地對著皮特發脾氣,已經沒什么用處了,也可以說皮特是在媽媽日久天長的管教中產生了抵抗力,已經對媽媽的管教方式不敏感了。
有一天,媽媽又因為皮特沒有按時完成作業而生氣,正在母子倆展開“世界大戰”的時候,爸爸下班回家了。爸爸沒有急于批評皮特,而是先問清楚原委,皮特看到爸爸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就和媽媽一個鼻孔出氣,因而也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爸爸:“爸爸,我已經長大了,不想讓媽媽看著我寫作業。而且她在旁邊總是不停地提醒我這個,提醒我那個,導致我作業要很久才能寫完。”爸爸當然對媽媽的嘮叨深有體會,因而很理解皮特。他對皮特說:“如果你想獨立完成作業,爸爸有件事情必須和你確定一下:你能保證按時按量完成作業嗎?”皮特重重地點點頭,爸爸當即說:“好吧,我宣布,以后你可以獨立完成作業,不過有一個星期的試用期,爸爸要看你的實際行動。”皮特如釋重負,頑皮地對著爸爸敬了個禮,說:“好的,長官!”當爸爸把和皮特的約定告訴媽媽之后,媽媽當即表示反對:“這怎么可以呢?萬一他作業完不成怎么辦?萬一他寫錯題目被老師批評怎么辦?”爸爸不置可否,反問媽媽:“那么,你現在有更好的方法嗎?”媽媽無奈地搖搖頭,爸爸說:“既然你沒有更好的方法,皮特又不愿意讓你看著他寫作業,為何不給他機會自我管理呢?他既然承諾了,我們就要相信他能做到。而且他也長大了,我們不可能一輩子跟著他,只有學會放手,讓他漸漸地習慣于獨自面對成長。”媽媽覺得爸爸說得很有道理,因而只能以沉默表示贊許。
上述事例中,爸爸的做法很對。孩子一天天長大,父母不可能永遠跟在孩子身邊,代替孩子成長。有人說,父母對孩子最殘忍的愛就是溺愛,因為溺愛會使孩子失去獨立生存的能力,也會讓孩子完全依賴父母生活。這樣一來,等到父母老去,不能繼續照顧孩子,孩子又該如何生存呢?他們在社會上的生存能力會變得很差,甚至連贍養父母和養育自己的孩子都做不到。因而明智的父母總是想方設法地抓住各種機會幫助孩子成長,也讓孩子在學會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時,變得更強大。
關于到底是圈養孩子還是放養孩子,每個家庭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和選擇,甚至有的家庭中,夫妻之間的觀點也并不完全一致。
實際上,孩子并不是父母雙方任何一方的私有物品,孩子是獨立的生命個體,隨著他們的不斷成長,必然漸漸形成自己的意識和各種價值觀念。因而不管以哪種方式管教孩子,父母都要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父母對于孩子最遠大的培養目標就是讓孩子自立,能夠獨自面對和承擔起人生,所以放養和圈養實際上是殊途同歸,最終都是讓孩子獨立自信。
相信明智的父母們一定知道該如何養育孩子了吧。記住,與其先嬌寵孩子,再突然對孩子放手,不如從孩子小時候就循序漸進地學會放手,讓他們漸漸變得獨立,不再畏懼和膽怯,走上社會之后能從容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