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微行為心理學
- 單婷婷
- 1245字
- 2019-02-21 11:31:35
TRUTH溝通法則
研究表明,孩子不誠實的行為多是由父母教育和溝通方式不當引起的。很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孩子的學習以及才藝等各方面提出了嚴格要求,要求孩子必須達到目標,否則就批評和責罰孩子。為避免受到父母的懲罰,很多孩子不得不通過說謊的方式來隱瞞事情的真相。另外,在不少家庭中,父母雙方對孩子的教育思路不統一,有的寬松,有的嚴格,也會造成孩子說謊的現象。那么,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謊后,該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有效地與他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呢?
父母可以參考一下TRUTH溝通法則。
1.T:trap,誘騙
意思是父母不要設圈套,以避免孩子說更多的謊言。比如,當看到孩子衣服上的糖渣時,父母便知道是他偷吃時不小心沾上的,那就不要再明知故問:“你又背著媽媽吃棒棒糖了吧?”如果父母這樣問,孩子會緊張地想:“不好,這下被發現了,我不能惹爸爸媽媽生氣。”在這種想法的推動下,孩子便會下意識地撒謊說自己沒有吃糖。因此,遇到這樣的情況時,父母不妨嘗試說:“我看到你衣服上有糖渣,你還記得我給你講過的吃糖太多牙齒壞了的故事嗎?”或者說:“你還記得我們關于吃糖的約定嗎?”
2.R:respect,尊重
意思是父母要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嘮叨,平等地與孩子交流。
說謊帶給孩子的感覺并不美好,可能會引發他內心的恐懼、羞恥等復雜感受。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謊后,應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然后在與孩子的交流中,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以后該如何改正。比如,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為了不被父母責罵,可能會自己修改分數。面對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父母只是簡單粗暴地打孩子一頓,那么孩子以后可能會變本加厲地說謊。因此,不妨嘗試著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流:“媽媽知道你昨天自己偷偷地改了分數,我知道你是怕我們傷心才這么做的,但是偽造分數是一種欺騙行為,是不受大家歡迎的,你知道自己的錯誤了嗎?”之后,可以與孩子共同商量一個合理的懲罰措施,比如,取消外出旅游計劃等。
3.U:understanding,理解
意思是父母應努力嘗試理解孩子說謊背后的動機。
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花時間弄清楚他們說謊行為背后的動機,從源頭上避免說謊行為的再次發生。比如,7歲的吉吉因為喜歡看電視而常常忘記寫作業,父母規定寫不完作業就不能看電視。吉吉害怕懲罰,就采取了說謊的方式來隱瞞自己的過錯。如果父母和吉吉商量一下看電視與做作業的時間,并在初期監督吉吉做作業,就可能終止吉吉的說謊行為。
4.T:time to cool off,冷卻時間
意思是,父母需要花時間來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多父母在發現孩子說謊后,往往會火冒三丈,失去理智,采取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這種行為并不正確。此時最佳的做法是先花幾分鐘的時間讓自己平靜下來,耐心平和地和孩子商量這個問題,給孩子帶來一種安全感,從而促使他打開心扉,對父母講出內心的想法。
5.H:honoring honesty,尊敬誠實
意思是父母努力為孩子創造相互尊重、彼此誠實的氛圍。比如,父母不小心弄丟了孩子的畫筆,那么就要誠實地告訴孩子,并真誠地向孩子道歉。這樣,孩子如果下次做錯了什么事,他也多半會采用父母對待他的方式對待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