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2章 天道自然無為

  • 鴟夷子皮傳
  • 鴟夷玖玖
  • 4310字
  • 2019-03-13 21:14:06

時間過得好快,不知不覺的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這段時間,李聃并沒有教授范蠡和綺羅,只是給他們留了幾卷書,讓他們自己先看著,然后就走了。因為李聃任周王室藏室史,曾經好幾次歸家省親,想要勸說老母親隨著他去絡邑。但是他的母在陳國的相邑住的久了,人熟地熟,不愿意去絡邑。

日月如梭,光陰荏苒,轉眼間已過二十余年。這一天,李聃在范蠡家忽然得道家訊,說他的母親病危了,于是他就告別了老范夫婦,歸家省視。等到回到家時,母已辭世。面對茫茫大地上一堆黃土,李聃極其思念九泉之下母親,他回憶起母親慈祥容貌、養育之恩,李聃本應該是悲痛欲絕,寢食俱廢,席地而坐,沉思冥想,但是如果那樣,自己就太愚鈍了;因為現在的他早已看破生死。于是飽餐一頓,倒頭大睡。

李聃家的家將、侍女都感到很是奇怪,等李聃醒來,問李聃為什么要。李聃就回答道:“人生于世,有情有智。有情,故人倫諧和而相溫相暖;有智,故明理通達而理事不亂。情者,智之附也;智者,情之主也。以情通智,則人昏庸而事顛倒;以智統情,則人聰慧而事合度。母親生聃,恩重如山。今母辭聃而去,聃之情難斷。情難斷,人之常情也。難斷而不以智統,則亂矣,故悲而不欲生。今聃端坐而沉思,忽然智來,以智統情,故情可節制而事可調理也。情得以制,事得以理,于是腹中饑而欲食,體滋倦而欲睡。”

下人們又問道:“智何以統情?”李聃又回答道:“人生在世,都是從無而到有,由無至有,必由有而返無也。無聃之母及聃之時,無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無情而子獨有情也;母聃皆無之時,則于情亦無也。人情未有之時與人情返無之后不亦無別乎?無別而沉溺于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肉之情難斷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難斷而不制,則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則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損而睡可眠矣。”眾人聞之,心皆豁然曠達。

這不,處理完母親的后事,前幾天剛剛回來。今天李聃和老范早早的就起來了,因為從今天開始李聃就要為范蠡和綺羅講授知識了。他們早早的起來布置廂房,因為老范說要把這里當成范蠡和綺羅學習的地方。范母也早早的起來,為他們準備了早餐。范蠡和綺羅也早早的起來了,因為今天是第一天上課,他們很是激動。早飯過后,過來一個時辰,上課的地方已經布置好了。桌子、墊子、等等,應有盡有,于是這第一堂課就開始了。

首先李聃說道:“我走時曾給你們留下了幾卷書,不知你們理解了多少?今天我們就開始我們的第一堂課了,當年我跟隨商老先生學習時,第一天上課他給我講了我一些問題,現在我給你們講一講吧!加上之前的書中的知識,如果你們有什么疑問可以問出來,我來為你們講解。”

“好,師尊,您講吧!”范蠡和綺羅同時回答道。

然后李聃開始講了起來,李聃說道:“當年商老先生給我講的第一個知識就是,我們頭頂的天,腳底的地,在這天地之間以人為貴,而在這眾人之中卻是以王為根本。……”

這時范蠡打斷李聃的話開口說道:“師尊,我有一個問題,不知……。”

“有問題就說,不必詢問我的意見。”李聃說道。

于是范蠡問道:“師尊,書中說云里霧里眾人不知天為何物,而您又說在這天地之間以人為貴,而在這眾人之中卻是以王為根本,那么這天究竟為何物,地究竟為何物呢?”

李聃說道:“當年我也只是問了商容老先生這天為何物,商老先生為我解釋的是,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現在你又問了我這地為何物。天地起初是一片混沌,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清清為陽氣,陽氣輕而上升為天;氣之重濁為陰,陰氣重則下降為地;清清者,太空是也。重濁者,萬物也。此為天地宇宙也。”

李聃為范蠡講解的天地,多年后范蠡也為自己的徒弟做了講解,他徒弟又為自己的徒弟講了下去,然后范蠡的徒孫就將這天地寫了下來,在《莊子.外篇.天地》中做了綜合的記載,記載為:“天地雖大,其化均也;萬物雖多,其治一也;人卒雖眾,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以道觀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觀分而君臣之義明;以道觀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觀而萬物之應備。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萬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藝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義,義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故曰:古之畜天下者,無欲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通于一而萬事畢,無心得而鬼神服。”當然了,這是后話。

范蠡又問道:“師尊,那么太空之上,又是何物?”

李聃回答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

范蠡接著又問“之上又是何物?”

李聃又解釋道:“清之清者之上,更為清清之清者也。”

許久未曾說話,有些瞌睡的綺羅這時問道:“那么清者窮盡了,然后是何物呢?”

李聃聽后高興的說道:“這個問題很好,我甚是喜歡,因為當年我也問了商容老先生,可是商老先生則說道:‘先賢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所以在晚上,我還以其疑惑問了我母親,但是我母親也不知;問了我家家將,我家家將也不知道。于是我只能仰頭觀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為何物,徹夜不能寐。終于多年后,我與你們師傅我徒弟辛文子探討出來了。

李聃說道:“清者窮盡我認為就是‘道法自然’,何為道,道就是一種混沌未分的初始態,無為自化,清靜自正,是天地之始,萬物之母,為化生萬物的根源;道常無名,無為而無而不為,它像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與萬物爭,以柔弱勝剛強,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說的,人的感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持之不得。道既是宇宙的本體,又是萬物的規,還是人生的準則。”

范蠡此時聽到李聃提起了自己的師傅,自己那個只在出生時見過一面的師傅,在這之后的幾年里一直未曾出現的師傅,雖不曾記得,但似乎很是熟悉。于是對李聃說道:“師尊,我師傅長什么樣子啊!他干什么去了,都不來看看我,是不是把我忘了。您能給我講一講我師傅嗎?”

其實如果范蠡有前世范紹伯的記憶的話,他就不會那么想見他師傅辛文子計老頭了。當然了,如果他還記得的話,對于剛才李聃說的東西他就知道了。因為他的高中歷史老師曾經講過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是以天、地、人為“三才”,而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家則以道、天、地、人為“四大”。“四大”在“三才”的上面又增加了道,這就給中國文化思想的架構,打開了一個極其高遠、極富想像力的思想空間。

道是出自形而上,而貫穿形而下的。而且在貫穿中,不給天與地這類有意志、有目的的造物主,留下任何插足的余地。“天道自然無為”是李聃思想的主旨。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之道是在從根本上改造原始道論的基礎上的一個偉大的發明。但是現在范紹伯來到二千五百年前后,卻只能懵懵懂懂的理解這深奧的哲學了。

……

此時的某個時空空間內,光芒萬丈,光里有個“東西”在不停地穿梭。仔細地去看,是名女子,漂亮的女子。沒錯,她還是范紹伯心心念念的那個計曉施,可是現在的范蠡卻早已經不記得她了。只是這個計曉施現在還在處在休眠的狀態,還是不知她將去往何處。

……

李聃聽到范蠡想要理解一下自己的師傅,而且對自己今天所講的知識,似乎沒有完全消化,畢竟只是個孩子。而綺羅一個女孩子,對這些也不感興趣,早就進夢鄉了。于是說道:“今天就講到這兒吧!你們自己研究理解一下,不懂的來問我。嗯!至于你師傅的故事,為師(尊)有時間在給你講。現在我要和你爹去喝酒了,哈哈哈!”

午飯過后,李聃和老范還在喝酒。范蠡和綺羅沒事干,就去看望外祖父張老頭。恰巧張舅母也在,于是范蠡就纏著張舅母,讓張舅母為他講師傅的故事,可是張舅母確實不認識范蠡師傅。但始終拗不過范蠡,而且聽綺羅說今天李先生為她們講課了,于是只好又為他們講了一些李聃的聰穎少年之事。

張舅母將自己關于李聃事的所見所聞講給了范蠡和綺羅,大體就是。有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的道理,地有地的道理,人有人倫的道理,萬物有萬物的性質。有天道,所以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所以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倫,所以尊卑長幼可分也。有物性,所以長短堅脆可別也。”

而此時李聃卻問道:“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長幼,何人定而分之?長短堅脆,何人劃而別之?”

商老先生告訴他這些都是神所做的。這可犯了李聃的大忌,因為李聃以前是從不信神的。于是接著問道。“神何以可為也?”商老先生回答說是因為神有變化的能力、造物的功力,所以可以做這些事。但是李聃接著又問道:“神之能何由而來?神之功何時而備?”商老先生打不上來,于是說道:“先師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于是李聃又問了同樣信神的母親和家將,母親答不出來,家將更答不出來。于是李聃就看著事物思考起來,最后得出神是不存在的。

范蠡聽后說道:“舅母姑姑,師尊為什么總是問一些老先生答不上來的問題呀!這讓老先生多尷尬呀!”

張舅母回答道:“如果你們也能問出一些你們師尊答不上來的問題,那你們就出師了。”

接著又講道:“又有一天,商老先生教授說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則廢,民不順君牧則罪,此乃治國之道也。而你們師尊則問道,民生非為君也,不順君牧則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于是商老先生回答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則如將在外也;將在外則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則天意有所不領。你們師尊又問道,神有變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聽命之君乎?然后你們猜商老先生怎么回答的。

“商老先生回答道,先圣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哈哈哈。”范蠡和綺羅同時笑著回答道。接著范蠡又說道:“我猜我師尊肯定又去問了他母親和家將。哈哈哈。哎?對了,舅母姑姑,你是聽誰說的我師尊的事呀?”

“你這孩子,真頑皮,居然開你師尊的玩笑。我是聽你大姑姑講的,他們當時不是在一起了嗎,你大姑姑就向你師尊的師傅打聽了一些你師尊的趣事。當然了這還沒完呢!”

“還有呢娘,我都不想聽了,我去找爺爺了,你去嗎?蠡兒。”綺羅說完就要走。但是范蠡卻還想聽,就說:“小綺羅你去吧!我還要聽,舅母姑姑,您快講吧,我師尊還有什么趣事?”綺羅走了,范蠡接著聽張舅母講李聃的學習趣事。

張舅母講道:“又有一天,商老先生說道,天下之事,和為貴。失和則交兵,交兵則相殘,相殘則兩傷,兩傷則有害而無益。故與人利則利己,與人禍則禍己。”

“我師尊問啥了?”

“你師尊問,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商老說先生道,民爭,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則得小禍,然而君可以治也。國爭,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則得大禍,大禍者,君之過也,何以自治?然后你師尊又問道,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你師尊的老問題一出,商老先生無語了,只好說道,先哲未傳,古籍未載,愚師不敢妄言。”

“哈哈哈,哈哈哈,……”范蠡和張舅母同時笑出了聲。范蠡問道:“還有沒,還有沒?”張舅母回答道:“沒了,接下來,你師尊就去絡邑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逊克县| 株洲县| 遂宁市| 汝阳县| 凤凰县| 神池县| 田东县| 新巴尔虎左旗| 青海省| 博乐市| 蛟河市| 建宁县| 确山县| 扎赉特旗| 上虞市| 稻城县| 会东县| 广东省| 克什克腾旗| 石楼县| 门源| 思南县| 东辽县| 云林县| 邻水| 上栗县| 永和县| 炉霍县| 东莞市| 沈阳市| 苍溪县| 米泉市| 万荣县| 长宁区| 冕宁县| 保亭| 舞钢市| 拜泉县| 神农架林区| 唐海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