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佛陀結(jié)婚了
- 一行禪師大合集:一套寫給普通人的佛學入門書
- 一行禪師
- 2318字
- 2019-01-28 09:26:10
悉達多和耶輸陀羅的婚禮在翌年的秋天舉行。那天是釋迦國普天同慶的日子。整個迦毗羅衛(wèi)國都布滿了旗幟、燈飾和鮮花,而音樂也是處處可聞。悉達多和耶輸陀羅的座駕馬車,所到之處都是歡聲載道。他們又到城外的村落和小市鎮(zhèn)去贈送食物和衣服給那些貧苦的家庭。
凈飯王親自策劃建筑三座適應(yīng)不同季節(jié)的王宮,送給這對新人。夏天的王宮興建在高原上倚山的幽美地區(qū)。為雨季和寒冬而建的,則坐落于都城的中心。每座王宮都設(shè)有蓮池,里面種著淺藍色、粉紅色或白色的蓮花。他倆的錦履華服和每天燃點的檀香,都是特別從西南面迦尸國的都城瓦拉納西專程訂購回來的。
凈飯王現(xiàn)在才覺安心,因為悉達多已走上了他夢寐以求的路。他親自挑選國內(nèi)最佳的樂師和舞蹈員,為悉達多和耶輸陀羅長期表演以供娛樂。
可是,對悉達多和耶輸陀羅來說,快樂并非是從安枕無憂的權(quán)貴生活中可以找到的。他們的快樂,是從坦誠相待、互訴心聲中獲得的。他們?nèi)珱]有為山珍海味或綾羅綢緞而心動。雖然他們都懂得欣賞歌舞的藝術(shù),但他們永不會沉迷于這些享樂之中。他們有他們的夢想——去尋找在追求精神升華和社會革新役旅上的一切答案。
第二年的夏天,悉達多自幼的忠仆車匿駕著馬車,載悉達多和耶輸陀羅前往夏宮。途中,悉達多便乘機介紹耶輸陀羅認識國內(nèi)她未曾到過的地方。他們在每處逗留幾天,有時更會在鄉(xiāng)村里的民居暫宿,與村民一起吃簡單的食物和睡在繩織的床上。從這些經(jīng)歷中,他們學到了很多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有時,他們會遇到很悲慘的情景。他們曾見過一些家庭有九個或十個小孩,而每一個小孩都染上了頑疾。無論那些父母怎樣日夜勞苦,他們永遠都賺不夠撫養(yǎng)孩子的錢。一般農(nóng)民的生活都是十分艱苦的。悉達多凝視著骨瘦如柴的小童,他們都因生蟲或營養(yǎng)不足而導(dǎo)致肚脹。他又看到一群傷殘者在街上行乞。這一切情景都使他非常不安。他看到這些人,全部都是被困在無法逃脫的環(huán)境里面。貧病交迫之余,他們更要遭受婆羅門的欺壓。而對這些欺壓,他們又都申訴無門。他們離都城太遠了。況且,真的到了都城,又有誰會幫助他們呢?悉達多知道,就是一國之君,也沒有力量去改變他們的悲慘景況。
悉達多很清楚宮廷里的一切運作。每一個官員都只顧著保護和鞏固自己的勢力,把民間的疾苦和需要都置之腦后。因為曾親眼看到他們的互相斗爭和殘害,悉達多對政治只感到極度的反感。他很明白就是自己父親的權(quán)力,也是十分脆弱和有限的——一個國君根本就是被囚于自己的地位之中,因而失去真正的自由。雖然他的父親也知道部屬貪婪腐敗,但無奈又要倚靠這些部屬來保衛(wèi)王朝。悉達多知道自己繼位后,也必然會這樣做。他明白只有當人們把心內(nèi)的貪婪和嫉妒都消除了之后,環(huán)境才會因之而改。就因為這樣,他尋找精神解放之道的欲望又重燃了。
耶輸陀羅聰明黠慧。她了解悉達多心底的冀盼,而且她很有信心,如果悉達多決心尋道,他是必定會成功的。但她也非常踏實,因她知道這并非是數(shù)月甚或數(shù)年可以做到的事。這段時間內(nèi),悲慘和痛苦仍是會不斷發(fā)生。所以她認為當務(wù)之急應(yīng)該是立即行動。她與悉達多商討不同的方法去幫助社會上最貧困的人。她已推行這種工作有好幾年了。除了替一些人解除痛苦之外,她的努力也為自己心里帶來了一點安詳和快慰。如果有悉達多的熱切支持,她相信這類工作一定可以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的。
各式各類的日用品以及不同崗位的侍從婢仆,從迦毗羅衛(wèi)城源源不絕地到來以供他們使用和差遣。悉達多和耶輸陀羅把大部分用人都遣送回去,只留下幾個來幫忙打掃花園、燒飯和管家。他們當然留下了車匿。耶輸陀羅盡量把生活安排得簡單。她會親自入廚指導(dǎo)傭仆做些清簡而又合悉達多心意的菜式。至于悉達多的衣裝,她會親力親為,自己打點一切。她不時請教悉達多有關(guān)她回城后將要重新投入的救援工作。悉達多非常明白她對這些工作的熱忱,并永遠都會給她無限的支持和鼓勵。耶輸陀羅也因此而對她的丈夫更加信任。
雖然悉達多從沒懷疑過耶輸陀羅這些工作的價值,但他卻覺得這條途徑并不能導(dǎo)致真正的祥和安穩(wěn)。人們不單是被困在社會的不公平和疾病的折磨之中,還被他們自己心智所產(chǎn)生的憂悲苦惱束縛著。如果有一天耶輸陀羅也陷入了恐懼、嗔怒、憤恨或失望之中,她又哪會再有精力去繼續(xù)她的工作呢?悉達多自己曾親身經(jīng)歷過因朝廷和社會的不健全而引起的懷疑、沮喪和痛苦。他知道心底的平靜才是社會工作的真正根基。但他并沒有讓耶輸陀羅知道他這種想法,因為他恐怕這樣做會令她更加憂慮。
回到冬宮后,他們就要款待不停到訪的賓客。雖然耶輸陀羅對親朋好友都熱情招待,但她最關(guān)注的,仍是悉達多與別人所談及的哲學宗教與政治社會關(guān)系的話題。就是四處出入忙著督導(dǎo)侍應(yīng)時,她也不會錯過這些言談的一字一句。她曾希望在眾多朋友中,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來加入她的工作,可惜沒有幾人表示興趣。他們大都只想著歡宴作樂。但悉達多和耶輸陀羅仍然耐心地接待他們。
除了悉達多以外,還有另一個同樣明白和支持耶輸陀羅的人,她就是喬答彌王后。王后非常關(guān)心兒媳的快樂,因為她知道如果耶輸陀羅快樂,悉達多也會快樂。不過,這并非她支持耶輸陀羅慈善工作的唯一原因。喬答彌王后本身就是一個很慈悲的人。她第一次跟耶輸陀羅去探訪窮鄉(xiāng)僻壤,便立刻體會到這種工作的真正價值。它不只是給予窮苦人家米飯、面粉、布匹和醫(yī)藥等物資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他們痛苦的時候,直接給予他們慈祥的目光、一雙援助的手和一顆愛心。
王后不像宮里其他的人。她經(jīng)常對耶輸陀羅說,女人也如男人一樣擁有智慧和力量,所以也應(yīng)該肩負社會上的一些責任。雖然女人特別擅長令家庭倍添溫馨,但這并不代表她們就只應(yīng)該留在廚房或王宮里。喬答彌發(fā)覺她可以和兒媳成為交心的朋友,因為耶輸陀羅就像她一般獨立和深思。王后不僅嘉許耶輸陀羅的工作,她還與耶輸陀羅肩并肩地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