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戊在家里休息了一個月的時間,身體看起來已經沒有任何問題。到了陰歷二月初二這一天,丁力對丁戊說:
“今天是個好日子,應該去上班了。時間太長了,人家廠里肯定不愿意,可別再不要你,把你給開除了,那可就糟糕了。”
“龍抬頭了嘛,先去理個發,再去上班。理個發,也去去晦氣。”孔小翠說。
按照孔小翠的指示,丁戊去了開發區價格最便宜的一家理發店,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才理完發。理完發出來,丁戊覺得自己似乎輕松了很多,他的頭又抬起來了。
到工廠之后,丁戊還是回到了原來的生產車間。工友們半開玩笑地說:
“你這頭牛又回來上班了?”
“嗯,回來了。”丁戊說。
車間主任看丁戊回來了,就說:
“你不在的這段時間,大家的生產又變慢了。你是模范工人,要做好表率,但也不要太累了,別像上次一樣再倒在這里。”
“保證完成任務。”丁戊說。
看著車間里熟悉的工友、熟悉的機器、熟悉的產品,丁戊對自己說:“丁戊,你回來了,你現在又是一頭牛了。”
幾天后,丁戊發現,重新回到生產車間的是一個人,而不是一頭牛。以往,他感到勞累的時候,只要跟自己說“你是一頭牛”,他就能恢復生機。然而,現在這句話不靈驗了。他想起自己剛在工地干小工的時候,身體就是這樣累。不僅如此,丁戊原本已經鍛煉得非常靈便、能夠以一當二的左手也恢復了原樣,重新變得笨重起來,他的兩只手加起來,只相當于別人的一只手。看起來,丁戊的工作就像是回到了剛進入食品廠的時候,工作比其他工人要慢很多。工友們又開起丁戊的玩笑:
“牛也有累的時候啊。”
“當牛有什么好的,還是當人更好吧?”
“誰說的,丁戊現在是慢牛。”
車間主任找丁戊談了幾次話,了解情況。丁戊保證要變回原來的自己,繼續當模范工人。丁戊每天上班,還是早去晚回,可是干活的勁頭卻始終無法回到從前,動作不僅沒有變快,反而還有所下降。幾個月后,丁戊的工資又變成了正常工人的3/4,再后來,又下降到了1/2,丁戊由1個人變成了1/2個人。盡管如此,丁戊與同車間工友的關系卻變得更融洽了。
丁戊重新回到車間一年以后,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食品廠產品出口萎縮,國內銷售也不暢,訂單大幅下降,經營陷入了危機。工人開始輪流上班,一個月只發半個月工資。幾個月后,情況依然沒有好轉,食品廠開始逐漸裁減工人。丁戊是第三批被裁減下去的。車間主任對丁戊說:
“廠里看在你當初像牛一樣干了那么多活,這才留你多干了一年多。要是光看你后面的工作,第一批就該把你裁下去。”
丁戊再次失業回家。
此時,南蠻莊早已不是以前的那個村莊。在村干部的主導下,南蠻莊的土地一部分以每畝三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了企業或個人,剩余大部分以三十年為期出租出去,每年租金一千元。有的人在獲得土地之后,并未建廠或者建成不久就將土地價格翻倍轉包給了別的企業,因而大賺了一筆,丁豹就是其中之一。人們慨嘆自己沒有丁豹的眼光,如果知道土地價格能翻倍,就是砸鍋賣鐵、到處借錢也得承包一塊地!村委會將出售土地的幾十萬借給了私人做投資,后來不知所終。村里剩余的耕地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不足三分。村民們雖然在外界看來還是農民,但實際上已沒有多少農活可干。此時,地里的活無需再用牛來干了,一方面是因為土地太少,另一方面是因為農業機械早已取代了牛,即使是視錢如命的丁力,也不好意思再用牛耕地了,那樣會被鄰居嘲笑。盡管如此,丁力、孔小翠還是要在家里養一頭母牛,每年生一頭小牛,家里有牛,遇到急用錢的時候,可以把牛賣掉,看到牛棚里有牛,他們心里就踏實。再說,不養牛,地里的玉米稈、麥穗殼不就浪費了嗎?
丁力、孔小翠希望兒子在開發區里再找個廠子去上班,但丁戊不想再待在這里了。丁戊覺得,如果自己換個環境,也許還能重新變成一頭牛。恰好,此時丁明考上了省城的師范大學。
從丁戊去建筑工地上班開始,丁明幾乎就從他的視野里消失了,一年見不了幾次面。丁戊初中畢業的那一年,丁明到了一中上初一,后來他又考入了縣里的重點高中,并最終考上大學,成為丁家第一個大學生,也是南蠻莊第三個本科生。丁力原本指望丁戊能夠考上大學,光宗耀祖,沒想到他的侄子丁明完成了這個任務,丁家終于有了一個可以向村里人炫耀的人物!當村里人再說自己家誰誰誰在哪里讀大專、誰誰誰在哪里賺了大錢的時候,丁力可以說他親侄子在省城里讀大學本科,南蠻莊建國年來就出過三個本科生!
丁明考上師范大學的消息在南蠻莊傳開后,他自然成為了南蠻莊人議論的焦點,丁戊也被牽扯了進來:
“誰說小學一年級沒用的?你看,丁戊和丁明兄弟倆,一個沒留級,一個留了三級,前一個高中都沒考上,后一個考上了師范大學,所以說,一年級還是要多念幾年,打好基礎,才能升二年級。”
“你這是胡說八道!照你這么說,讀了十幾年一年級的傻妮應該讀博士,她現在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傻妮傻,你也傻啊?”
“連留六級的大寶怎么算?別說大學了,他小學都沒念完,就去工地上干小工,現在還是個小工。別說他,你一年級的時候,不也留級了嗎,怎么也沒考上高中?要我說,還是一中比河城鎮初中好。丁戊這個傻子,當初要是上一中,現在也考上大學了。”
“丁戊上什么一中?說考上了一中,那是丁家人在吹牛!考上了一中,還不去,那不真成傻子了!”
……
丁戊原本并不知道他要到哪里去,從小到大,他從未離開過齊城,去過的最遠的地方就是縣城。外面的世界,對他而言,是無限精彩的,是充滿希望的,然而又是沒有方向的。知道丁明考上了省城的師范大學,丁戊豁然開朗,他忽然覺得,他要去的地方也許就是省城,這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小學升初中時,他循著方曉蕊的足跡進入了河城鎮初中,初中畢業后,他遵循丁力的意愿去了建筑公司,后來又去了開發區的工廠,現在丁明就是他的指路明燈。丁戊告訴丁力、孔小翠:
“我要和丁明一起去省城,丁明去那里讀大學,我去那里找工作。我要去外面的世界闖一闖,到省城去看一看。”
“和丁明一起去省城也好,兄弟兩個可以相互有個照應。大城市里掙錢也容易,說不定真能混出個名堂。”丁力說。
“也別光想著掙錢,回來的時候,別忘了帶個媳婦回來。”丁衛笑著說。
孔小翠雖然舍不得丁戊離開,但家里的大事向來都是丁力一人做主,他看丁力如此說,也只好點頭,并開始準備丁戊去省城時要帶的東西。
幾天后,孔小翠將兩個印有“BJ”字樣的大手提包裝得滿滿的,交給了丁戊,里面有衣服、洗衣粉、毛巾等等。這兩個手提包是丁丁當年從外地回來時隨身攜帶的,他去世后,孔小翠就把它們拿了過來。丁戊和丁明早已打聽了,從齊城到省城,坐汽車三個小時就到了,坐火車慢一點,但也只需四個小時,不用帶飯,可以到省城下了車再吃,如果坐火車的話,可以在車上買著吃。可是孔小翠還是給丁戊裝了一大袋吃的東西,有水果、雞蛋、包子、餅干等等,讓他們兄弟兩個路上一塊吃。丁力說:
“現在不興帶饅頭和咸菜了,就不給你們帶了。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路上能省就省。”
丁戊上河城鎮初中、丁明上一中和高中的時候,由于學校離家太遠,他們都住校,在學校食堂,可以用錢買東西,也可以自帶糧食換飯票來買,但丁力和丁衛都覺得用錢買飯太貴了,留著錢還得交學費,用糧食換飯票,一百斤糧食才能換七十斤飯票,太不值了,于是在每周開學的時候,他們都會讓丁戊和丁明帶上一些饅頭去,學校食堂可以免費加熱。天氣冷的時候,饅頭不容易壞,丁戊和丁明就帶上夠吃一個星期的饅頭;天氣熱的時候,饅頭容易發霉,他們就只帶三天吃的。除饅頭外,丁戊和丁明還會再帶上一罐頭瓶孔小翠自己腌的咸菜。自己帶饅頭和咸菜,早上和晚上吃飯就不用再買了,饅頭吃完,再用糧票買,只在每天中午花錢買一份菜就行了,這樣算下來,一天最多也花不了一塊錢,如果省著花,中午少買點菜,一天只花五毛錢就夠了。
丁衛是一個天生的樂觀派,生活總是順其自然,不管有錢還是沒錢,在外人看來,他都是無憂無慮地活著。可是丁明上大學這件事,卻著實讓丁衛煩惱了很多日子。
丁明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是由郵遞員送到村委會,之后村委會通知丁衛去拿的。當時,丁衛正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村委會打電話到了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又打電話到了工地,工地負責人又告訴了丁衛。在電話轉接過程中,丁明被大學錄取的消息也迅速傳開了,丁衛一時間成了建筑工地上的大紅人。丁衛到村委會后,里面所有的人都對他羨慕不已,夸他生了一個好兒子,為南蠻莊爭了光。丁衛欣喜若狂,他拆開信封,用顫抖的雙手拿出里面的通知書,反復摸著封面上的幾個字,幾乎留下了眼淚。回家的路上,他逢人便打招呼,告訴他們自己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回到家后,他把通知書和裝通知書的信封交給丁明。丁明發現,除了紅色的通知書之外,信封里還有兩張紙,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丁衛讓丁明念一遍上面寫的內容,讀前面幾段的時候,丁衛一臉笑容,那些文字是介紹師范大學的歷史和各種特色,丁衛對這所學校很滿意。讀到后面的時候,丁衛的笑容不見了,甚至變成了愁容,因為那些文字提醒了他,原來上大學要花的錢是如此之多!他比較了一下高中和大學的花費,高中一年的學費、書費、住宿費和各種雜費加起來不到三千,大學一年學費、書費和住宿費加起來五千多,后者幾乎是前者翻了一番,更要命的是,高中的各種費用一年分兩次交,大學卻是一年交一次!不僅如此,在省城上大學,不能自己帶糧食換飯票,什么東西都要花錢買,每天的花銷比齊城要多得多!這些錢從哪里來呢?
知道丁明考上大學之后,丁力打算給丁明再做一套上課用的桌凳,孔小翠也計劃做一套新的被褥給丁明帶著,這樣可以省點錢。丁明向村里幾個大學生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大學上課用的是公共課桌,不用交錢,被褥要花錢買,不能自己帶。現在桌凳是不用做了,可是被褥的錢卻省不下了。開學的時候,除了要交被褥的錢,還有洗臉盆、毛巾等生活用品,也都要交錢買。丁衛更加愁容不展。他找出自己的存折,看了看,上面只有三千塊錢。他翻箱倒柜,希望能找出幾張遺忘在角落里的大票,最終只找到了幾枚一毛的硬幣。丁衛忽然想到,如果他像丁力、孔小翠一樣,也在家里養了一頭牛,現在就可以把牛賣掉換成錢了,可惜,自己的家里沒有牛。
丁衛沒有想到的是,幾天之后,丁力、孔小翠真的賣掉了一頭小牛,湊了一千塊錢給他。蘇春花的娘家人在得知丁明考上大學的消息后,也包了一千塊錢紅包給他。丁明的的學費和住宿費算是有了著落。上了大學之后,丁明才知道,大學學費是可以貸款的,之后三年的學費,他都是貸款交的。
在南蠻莊,考上大學是一件大事,其重要程度僅次于結婚、生子和出殯,大學開學之前,南蠻莊丁家五服以內的長輩都把丁明叫去家里吃了一頓飯,有的還給了幾十塊錢,合計一百二十塊錢。丁衛對丁明說:
“這一百二十塊錢,省著點花,夠你在大學里一個月的花銷了。”
三位家長最終一致決定,讓丁戊和丁明坐火車去省城。雖然從齊城縣城到省城的汽車會路過南蠻莊,行駛時間短,可以自己選擇出發的時間,但火車價格更低,況且丁明有大學錄取通知書,買火車票可以半價,汽車票一分錢都不減,沒有不坐火車的道理。丁戊和丁明也想坐火車,因為他們長這么大,一次火車都沒坐過。
“坐火車能省下幾十塊錢,省下的錢可以干點有用的。”丁力說。
“丁戊和丁明兄弟倆一起去省城,路上不會有什么危險,大人也就不用再去送了。”丁衛說。
“去一趟也不少錢呢,讓他們兄弟倆去就行了。丁戊上了幾年班,也應該有點見識了,路上照顧好丁明。”丁力說。
“知道了。我們兄弟倆都這么大了,路上不會有事的。”丁戊說。
“我都是大學生了,不是小孩了。”丁明說。
“到了省城以后要多加小心,城里邊壞人多,要處處留神,多長個心眼,不要上當受騙。如果找不著好工作,混得不好,就早點回來。”孔小翠說。
“不會有事的,我一定能在省城混出個樣子的。”丁戊說。
到了出發的這一天,孔小翠、丁衛一早就把丁戊和丁明送到了火車站。在車站外面,孔小翠一邊走,一邊重復說著在家已經說過無數次的話,讓丁戊路上小心,到了省城多給家里寫信……丁戊心不在焉地聽著,他的心早已飛向了省城,雖然他從未到過那里,但他覺得那是一個非常廣闊而美好的地方。即將進入車站入口大門的時候,丁戊才想起要向孔小翠揮手再見,他轉身才發現,剛才還在喋喋不休的母親,臉上已淌滿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