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折射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閱讀是一種行為習慣,看似簡單,但在這種行為背后所反映出的實則是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不同的閱讀習慣反映出不同的個性。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夫曼博士經多年研究發現,讀書與人的性格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在聯系。心理學家們也認為,一個人的個性特點決定了他的閱讀習慣,反過來,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讀書習慣更多地了解他人。
從閱讀習慣觀察一個人的性情主要體現在選擇書籍種類與讀書的方法上。
1.喜歡閱讀設計、繪本類書刊的人
這類閱讀者通常內心充滿熱情,行動積極,十分自信,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善于觀察和思考。他們的頭腦靈活,富有想象力,經常會出現一些奇思妙想。有時候他們會過于專注自己大腦中想象出來的東西,看重事情的含義,不會輕易作出取舍。工作時,他們不喜歡受約束,這樣會妨礙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反倒是靈活性較強的氛圍更有利于他們的創作?,F實情況下,他們無法把精力放在一件事上,且很難遵守特定的工作環境,因而有時候會顯得工作散漫,組織紀律性不強,自我控制能力不強。
2.偏重于選擇抒情性隨筆與小品文的人
因為現實生活的原因,我們可能無法親身去體會那種生活,讀這樣的書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養。因此,選擇這種類型書的人,往往熱愛生活,享受生活,且喜歡追求自己的理想。這類人通常把人際關系看得很重,同時也很看重自身的價值。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們都會給人一種感情豐富的印象。他們很容易動感情,如果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們更容易感到失落與沮喪。
3.喜歡閱讀小說、詩歌類的人
這類人往往熱愛生活,喜歡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喜歡面對自然中那些充滿朝氣和溫馨感的事物,心胸開闊。這種人時常受文學作品的熏陶,懂得反思,因此他們的心靈會更加澄凈,富有感情。
4.喜歡閱讀歷史書籍的人
這類人一般屬于典型的學者,他們做任何事情都喜歡尊重事實,且喜歡研究學問。這種人往往性格木訥,不善交際。他們總是致力于自己的工作或是學問研究上,對于那些不學無術的人,他們會從內心深處感到厭煩。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閱讀習慣。在人際交往中,我們不僅能夠從閱讀書籍的選擇上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還可以從一個人的閱讀方式上看出人的性情與心理。具體分析如下:
1.拿到書籍后,迫切進入讀書狀態的人
生活中,有的人拿到自己喜歡的書后,會不分時間地點立即開始閱讀,盡管手頭上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也會暫時先緩一緩。這種人性格開朗,真誠坦率,有著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生活中他們總是充滿熱情與活力。做起事來風風火火,雖然勁頭十足,但是通常缺乏必要的沉穩。盡管頭腦比較靈活,但是不懂得掩飾自己,容易被人看透。雖然他們敢于冒險,喜歡嘗試新鮮的事物,但是由于太愛出風頭,有時候會被周圍的人所厭煩。
2.拿到書報時,先暫放一邊,做完事情后再看的人
這類人往往思想保守,自我約束能力強。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他們輕易不會冒險,因此,他們往往顯得沉穩與安靜。這類人一般個性比較強,做事認真負責,但通常性格內向,不善于與他人交際,因此這類人的人際關系一般。但生活中這類人往往見解獨特,考慮問題時總會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即便從他人那里得不到認可,他們也懂得自得其樂。
3.拿到書刊后,只是大概瀏覽一下就不再閱讀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一般性格開朗,善于交際,可能會有很多的興趣,但是缺乏毅力。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歡聲笑語與新奇的事情,雖然有時候他們會表現出超強的組織能力,但由于缺乏認真細致的精神,做事不拘小節,自我約束能力很差。
4.拿到書刊后,放在一邊閑來無事的時候再看的人
這種人只是把讀書看報當作一種消遣解悶的工具,純粹是用來打發時間。他們往往性格孤僻,但是思想比較單純,不喜歡與人交往,在為人處世方面缺乏果斷的勇氣和精神。與人交往時,他們則充滿同情心,為人誠實憨厚。生活中,他們通常會自命不凡,雖然頭腦中具備豐富的想象力,但又有些不切合實際。
讀書可以豐富人的知識,陶冶人的情操,不同的書可以給人帶來不同的感覺。人際交往中,如果掌握了這點,從一個人的讀書習慣入手,你也可以了解他的個性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