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程序化交易的劣勢
前面講解了程序化交易的優勢,下面來看一下程序化交易的劣勢。
程序化交易的劣勢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分別是程序化交易的不穩定性、程序化交易技術門檻高、程序化交易的大幅資金回撤和程序化交易可能加劇金融風險,如圖1.2所示。

圖1.2 程序化交易的劣勢
(1)程序化交易的不穩定性
程序化交易系統總會在特定的時候出現一定的問題。有的人高估程序化交易的效果,把程序化吹得很神奇,也有人很排斥程序化交易,質疑程序化交易的作用,其實這都是不妥的。我們要正確看待程序化交易,把它作為一種工具來看待。程序化交易是人設計出來的,交易系統賺錢的能力會直接反映設計者的交易水平。設計思想實質上是集成了交易理念、交易思路、交易方法甚至包括交易經驗在內的一種積累與沉淀,設計者不能保證一種方法能永遠適用于市場。程序化交易系統背后的設計者是不能一勞永逸的,而是要面對這個市場,不斷學習、不斷進取、不斷掌握先機。
(2)程序化交易技術門檻高
當前,程序化交易技術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不能平民化。國內的一些知名軟件平臺,有時不能全面反映交易者的執行思路。編寫程序是一個比較有深度的技術工作,哪怕是資深的軟件工程師,也不可能隨心所欲地反映所有交易者的交易思路。一套真正能長期穩定賺錢的系統,可能要求很復雜,不但在交易信號上,而且在資金管理和頭寸管理上有各種各樣的要求。
(3)程序化交易的大幅資金回撤
程序化交易的盈利能力是需要從長期來看的,雖然有些程序化交易模型從長期看是盈利的,但是短期內可能會出現非常大的資金回撤。一些投資者對程序化交易的認識比較模糊,一味地認為程序化交易就是一臺賺錢的機器,永遠盈利,最后的結局往往是這些投資者在這種資金回撤下難以繼續進行程序化交易,從而錯過后期可能出現的大幅盈利的機會。
(4)程序化交易可能加劇金融風險
1987年美國股市暴跌的罪魁禍首一度被認定是期現市場的程序化交易,這也讓程序化交易飽受詬病,也把程序化交易推到了風口浪尖。
當時的情況是股票期貨價格低于股票價格,指數套利者買入期貨并賣出股票,假如股票價格下跌的幅度遠遠不夠,那么投資組合保險公司將賣出期貨合約,造成期貨市場新一輪的下跌,這將導致指數套利者進一步賣出股票,最后形成自我強化拋售的下跌周期。
無論1987的股災是不是程序化交易造成的,我們都應該意識到在此期間程序化交易至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