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為執行力(第二版)
- 鐘金
- 2335字
- 2019-11-18 14:45:41
無怨無悔地付出
在《悼念楊琳》一文中,任正非說過這樣一段動情的話:
華為的光輝是由數千個微笑的“螢火蟲”點燃的。“螢火蟲”拼命發光的時候,并不考慮別人是否看清了他的臉,光是否是他發出的。沒有人的時候,他們仍在發光,保持了華為的光輝和品牌,他們默默無聞,毫不計較,他們在消耗自己的青春、健康和生命。
任正非認為楊琳就像螢火蟲一樣,代表著千千萬萬個無私奉獻的華為人。在華為成長的過程中,是這些“螢火蟲”用自己微弱的光芒照亮了華為通往成功的道路。他們犧牲了自我,甘愿成為華為通往成功的鋪路石。
在華為,甘愿為公司無怨無悔地付出的人很多,案例也不勝枚舉。特別是華為人在開拓海外市場的過程中,更是將甘于奉獻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那是在貧瘠而高聳的阿富汗高原,生存條件極差,特別是到了冬天,漫山遍野都是厚厚的積雪,走在路上的行人一不留神還會遭遇雪崩。就在某年冬天,華為成功地中標某客戶北部近300個站點的搬遷項目,這里很快便有了華為人的足跡。
由于搬遷方案很復雜,客戶也不怎么配合,華為的搬遷工作很不順利。最后,公司不得不派出一些有經驗的骨干員工去支援,讓他們到站點督導和提供技術支持,希望能按時完成任務,工程師鄧力(化名)就是其中一個。一個搬遷的晚上,某站點板卡中的保險燒掉了,鄧力得知情況后,決定立刻前往站點送備件并指導工作。項目組勸他別去,他卻堅決要去。大家為了保證他的安全,讓他每隔一段時間就跟項目組聯系一次。可項目組還是與鄧力失去了聯系,項目組和代表處的人員都很著急,他們四處打探消息,最后才得知,鄧力在前往站點的路上遇到雪崩了。
阿富汗政府迅速派出救援人員展開營救工作,32小時之后,鄧力才被營救出來。后來得知,他跟很多人一起被困在一個涵洞里。本以為,在零下幾十度的環境下被困了那么久,肯定又冷又餓了。不料,鄧力被營救出來后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找吃的,而是打電話確認那個站點有沒有上線。當對方告知還在等備件的時候,鄧力馬上拿著備件前往站點,直到站點上線后才返回駐地。那時候,他似乎忘記自己已經近40個小時沒休息,也沒有吃東西了。
華為公司幸運地擁有一群像鄧力一樣無怨無悔地付出的華為人,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廢寢忘食,他們是華為的英雄,也是華為的財富。任正非說,他與那些普通的華為人見面的機會很少,交流也不多,但他知道他們就像市場部的楊琳,默默工作很多年,不追求青史留名,一直在無私奉獻。這些人都是華為的無名英雄,華為的未來還需要更多像他們一樣的人。
可是,即使在華為這樣的大舞臺上,還是不免會有一些年輕的華為人有急于求成的想法。曾經有一名新員工感覺自己沒有得到重視,就問任正非:“華為如何創造員工成長的土壤?總不能說是沙漠或是巖石吧,那我再好的苗也起不來呀。”任正非的答案則頗有哲理:
沙漠也要靠你去把它變成土壤,你要敢于用你的身體化成一種肥料,然后這個沙漠才能變成土壤,你要有這種犧牲精神和獻身精神。如果大家都不希望獻身,只希望沙漠變成土壤,我在這兒成長得非常快,別人都為我做犧牲,而我不犧牲,那你永遠都沒有希望。所以我們講的獻身精神,就是把自己的身體化成肥料,去把沙漠改造了。
任正非認為,華為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公司需要每一位員工,特別是那些承擔更多壓力和責任的干部積極獻身,時刻要把公司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做通往成功之路上的鋪路石。
華為一直在鼓勵新員工要向老一輩華為人一樣,沒有驚天地泣鬼神的自我表白,也沒有遠大的夢想,只有踏踏實實地工作。可貴的是,華為人做到了:在大年三十,有華為人爬上30米高的鐵塔維修設備;在攝氏零下30多度的晚上,也有華為人在東北偏遠縣城的火車站外等候班車;有時候,華為人還要在海外堅守崗位。
或許,在別人的眼里,這些人是不稱職的丈夫、不盡責的父親、不孝順的兒女,是一群無法顧及親情的“傻子”。可是,他們都是華為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鋪路石,他們有理由驕傲,他們的家屬也會給予其支持和理解。記得在華為的內部刊物上,就有華為家屬寫過這樣兩段內容:
老公在華為工作有10年了。回憶與老公一起相伴走過的日子,有苦、有愁,但更多的是喜和樂。我對他也從不理解變成支持,從抱怨變成體諒。由于工作性質,周末或節假日他經常是在上班,不能陪我逛街。我下班后做好一桌飯菜等他回家,他又無法及時回來。慢慢地,我心里有些抱怨。我懷寶寶時,妊娠反應很嚴重,吃啥吐啥,不得不住進醫院。老公幫我辦好住院手續后,第二天一早又趕著去上班。看到我的情緒有點低落,他安慰我說:“等你生小孩時一定多抽點時間陪你,把之前沒做到的全補齊。”
2009年的6月中旬,我們的寶寶出生了,老公陪了我們10天,包辦了所有的活兒:洗尿布、抱孩子、喂奶粉、搞衛生,等等。同病房的產婦都稱他是“金牌月嫂”。10天過去了,老公又去忙他的工作了。我有點戀戀不舍,但想到老公常說的話:“公司是大家庭,我們是小家庭,只有大家庭好了,小家庭才會好。”我就沒有挽留他。
在“大家”和“小家”之間,華為人選擇把自己有限的價值全心全意地奉獻給華為公司這個“大家”,對于普通人來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可是,華為人卻做到了,而且無怨無悔。他們不是稱職的丈夫,也不是盡責的父親,更算不上孝順的兒女,但他們絕對是華為公司最可愛的人。
如今,華為的用戶服務人員可以置身于舒適的用服大廈里,在計算機前、在先進的儀器儀表面前,認真鉆研。此刻,他們肯定會感激那些曾經為華為無怨無悔地付出的早一輩創業者。沒有他們的付出,華為人就沒有今天如此舒適的環境。對于他們的貢獻,就連任正非都感嘆道:“這個時代最崇高的是責任心,最可貴的是蠟燭精神,用戶服務人員照亮了公司、消耗了自己。華為今天市場這么好,贏得這么多用戶的信任,是大批用戶服務中心的華為人用青春和心血鋪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