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經濟:中國新故事
- 張新紅等
- 1799字
- 2019-11-18 14:48:13
五、產能共享大趨勢
當前,我國共享經濟蓬勃發展,正在從起步期走向成長期。未來的共享經濟將從消費服務領域滲透到生產制造領域,從面向個人的服務擴展到面向企業的服務,提高企業的交易效率和生產效率。制造業領域蘊含巨大的機遇,將成為共享經濟的主戰場。

制造業產能共享發展趨勢
(一)更多的龍頭企業布局產能共享
以新型研發、生產、管理和服務為重點,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制造業龍頭企業建立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共享平臺,聚焦產業鏈協同,開放自身優質資源并提供社會化服務,通過制造資源、生產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線共享和優化配置,打造目標一致、信息共享、資源與業務高效協同的社會化制造體系,并推進中小企業制造能力的整合。眾包、眾創、眾籌、眾扶等模式不斷出現,制造業創新創業生態將形成新局面。
產能共享等互聯網新模式是制造業龍頭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制造業蓬勃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并出現一批龍頭企業,但是大部分企業處于全球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隨著勞動力成本的快速攀升,資源環境約束的加劇,以及產能過剩和供需錯配等問題日益突出,粗放型擴張難以為繼,制造業急需向中高端轉型。制造業產能共享能夠優化資源配置、節約成本、促進產業鏈協同等,成為制造業企業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抓手。
共享平臺的搭建對企業發展理念、技術、資源、人力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龍頭企業有能力更好地完成任務。龍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積累了大量資源,還能推動行業內產業鏈協同,帶動上下游大量的中小企業開展智能化改造,提升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能力,使每個中小企業都有機會參與到眾包、眾創等產能共享活動中,全面提升制造業的整體發展水平。
(二)重點行業呈現“一業一平臺”態勢
制造業領域各細分行業差別很大,不同行業對設備、技術、工藝、數據、管理的要求各異,專業的細分行業平臺成為未來制造業共享的重要方向。隨著智能制造的發展、企業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步伐的加快,有望在重點行業出現全國性一體化的共享平臺,呈現“一業一平臺”態勢。
行業性產能共享平臺不僅可以聚集同行業制造企業的生產資源,包括設備、廠房、生產線等,還可以聚集行業發展相關的生產性服務資源,包括計算資源、倉儲、物流、人力、運維、管理等,從而實現行業內企業間的高效協同。
行業性產能共享平臺除了整合行業資源之外,還將在探索和推動制定行業共享的規范和標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如信息的發布、工程和質量控制、交易流程和規范、網絡支付等,引領行業發展。
(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制造業產能共享的重要基礎設施。相對消費互聯網,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差距,針對這一問題,近兩年我國圍繞發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做了大量部署,有望迎來工業互聯網建設的新高潮。
2017年1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健全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基本形成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基礎設施和產業體系;到2035年,建成國際領先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全面深度應用并在優勢行業形成創新引領能力,重點領域實現國際領先。
未來,工業互聯網在制造業產能共享中的作用將更加明顯。為制造企業業務流程的網絡化,降低信息和資源獲取成本,整合研發、生產、營銷、配送等各環節,提供重要支撐,從而打造便捷高效的制造生態圈,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地優化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四)政策支持不斷加強
從全球范圍看,發達國家紛紛制定新的制造業發展戰略,以推進制造業生產方式、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搶占新一輪國際競爭制高點,制造業產能共享也受到歐美等國家政府的高度重視,積極通過政策和示范鼓勵發展。
在我國,近幾年共享經濟在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黨的十九大報告、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常務會議都多次提及要積極發展共享經濟,國家對共享經濟的發展越來越重視。在這種大背景下,制造業產能共享作為未來共享經濟的主戰場,必然會引起高度關注。
從實踐層面看,我國制造業產能共享剛剛起步,從政府的政策到企業的實踐都處于探索階段,有些領域的政策需要細化和落地,有些領域還需要明確的政策引導。隨著認識和實踐的不斷成熟,鼓勵和規范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展規劃、試點示范等相關政策有望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