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四、產能共享發展之困

雖然制造業產能共享已經有了一定規模,但由于傳統工業思維的限制、技術基礎較弱、制造業本身產業鏈復雜等,目前我國制造業產能共享的發展還存在很多問題。

制造業產能共享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認識不足

認識不足通常是阻礙新業態發展的關鍵問題。在面對新事物時,受到固有思維的限制,不同的人面對新環境的適應和接受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在新業態發展初期由于認識不足而拒絕改變,甚至做出阻礙新業態發展的行為。對于產能共享來說,相當一部分企業和部門既未充分理解產能共享的內涵,更未完全意識到產能共享對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意義。

從企業層面來說,一方面,大部分制造企業仍然沿用傳統的管理理念、組織和運營,與開放、協同、共享的發展要求不適應,導致企業互聯網轉型進程緩慢;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對產能共享理解不到位,往往將互聯網平臺看成一個簡單的交易平臺,未能意識到共享平臺對企業資源和流程的整合、優化、配置,全面提升企業生產效率的重要意義,導致企業參與產能共享的內生動力不足。

從政府層面來說,部分部門的政策思路仍然沿襲傳統工業化思維和管理理念,過于強調層級管理、條塊分割等方式,對共享經濟新業態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仍存在一些認識誤區。如認為共享經濟的發展會對傳統制造業造成沖擊和影響,把它們看成此消彼長的關系。

產能共享將帶來生產要素、產業鏈、生產組織方式和管理模式等革命性變化,能否準確認識、把握和引領這些變化,成為制造企業及有關部門要面對的新挑戰。當然任何新業態的發展都會面臨這個問題,人們的思維轉變、學習都需要一定過程,相信隨著行業發展的不斷成熟,人們學習內容的不斷增加,發展產能共享的意義將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二)工業互聯網發展尚不成熟

產能共享離不開互聯網技術的支撐,這是前提條件。但是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水平和現實基礎與發達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為產業支撐能力不足、核心技術和關鍵平臺綜合能力不強、標準體系不完善、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水平較低、缺乏龍頭企業引領,以及人才支撐和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等,制造業產能共享缺乏有力支撐。

原因主要:一是從認識到實踐,政府和企業都是摸著石頭過河,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相對統一的標準,但目前各行業標準差別較大,部分行業封閉性強,行業融合難度大;三是工業互聯網產業鏈有待完善,如網絡設計、信息平臺、大數據服務等方面的能力還不足;四是工業互聯網商業和應用模式尚不清晰;五是信用體系、數據保護不完善。

沒有強大的工業互聯網作為支撐,就很難實現更大范圍、更高效率、更加精準的生產和服務資源配置,制造業產能共享就很難擴展到所有細分行業,以及企業內部的所有流程。

(三)企業信息化基礎薄弱

制造業產能共享的發展與生產制造過程的數字化、網絡化及智能化密不可分。當前我國很多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嚴重偏低,網絡基礎設施薄弱,這些都是阻礙制造業產能共享大規模發展的重要因素。

主要原因:一是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受認識不足、資金不足、內在動力不足等因素的制約;二是企業重“硬”輕“軟”問題普遍,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工具上投入多,相應的軟件卻配套不足;三是企業信息化人才缺乏,生產一線員工整體素質不高,同時,企業的應用培訓也不務實、不到位。

沒有較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做支撐,尤其是中小企業信息化薄弱的現狀不能得到改善,大中小微制造企業全面參與產能共享的局面就無法實現。

(四)商業模式有待探索

有效的商業模式是行業發展的關鍵。雖然制造業領域已經出現了部分共享平臺,但更多的是在企業內部或單品行業內部,多數以企業自主提供生產服務為主,未形成大范圍的供需對接,也未能形成成熟、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究其原因,主要是制造業細分行業眾多,產業鏈條長,價值分配復雜,產品質量把控問題突出,線上線下協同要求高,企業參與的成本高、風險大,其商業模式相比生活服務領域的共享模式更加復雜,需要經歷長期探索和創新過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三门县| 广河县| 灌云县| 寿光市| 溧水县| 新兴县| 娄底市| 田林县| 晋宁县| 南投县| 广水市| 武定县| 伽师县| 米泉市| 大悟县| 中江县| 江川县| 四川省| 辰溪县| 新兴县| 巴林左旗| 荔波县| 名山县| 富阳市| 万荣县| 建昌县| 八宿县| 临汾市| 平塘县| 馆陶县| 上林县| 应用必备| 萨迦县| 呼和浩特市| 镇安县| 东辽县| 兴海县| 竹溪县| 宣武区| 泗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