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產能共享的四大模式

共享經濟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并不簡單,制造環節眾多,涉及的產業鏈也更復雜,因此,在融合過程中出現了多種模式。通過對制造業領域典型共享平臺的調研與案例研究,根據平臺在產能共享過程中發揮的主要作用,綜合考慮平臺主體特征、業務模式、共享內容等因素,可以將當前我國制造業產能共享實踐歸納為以下四個主要模式。

制造業產能共享的主要模式

(一)中介型共享平臺

滴滴出行自身沒有一輛車,小豬短租自身也沒有一間房屋,它們只是聚集了社會上大量的資源,提供交易撮合服務。在制造業領域也有同樣的模式,即中介型共享平臺。

中介型共享平臺是指為制造的供需雙方提供對接服務的第三方平臺,平臺自身不擁有設備、廠房等制造資源。平臺充分整合多方資源,促進供需雙方對接,需求方可以尋找多個生產方實現眾包生產,生產方也可以根據自身產能同時接受多個訂單。目前,典型的中介型共享平臺有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工廠、硬蛋科技等。

中介型共享平臺有以下特點:一是“多對多”,需求方可以選擇多個生產供應方,供應方也可以同時接受多個訂單;二是輕資產,通常由互聯網企業搭建,平臺往往不擁有制造資源;三是平臺承擔交易撮合、安全保障、糾紛處理及相關服務性工作。

中介型共享平臺運營模式圖

中介型共享平臺靈活性強,參與門檻較低。但由于互聯網企業往往缺乏制造業相關經驗,在研發、技術服務,以及對行業的理解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

專欄2-1

淘工廠:產能共享與柔性生產

阿里巴巴平臺上的淘工廠于2013年10月開始試運營,并于同年12月正式上線。淘工廠主要為淘寶上的賣家提供產品生產服務,實現生產供需方的對接,整合工廠的空閑檔期實現協作生產,更好地滿足需求方要求。一方面解決了商家找服裝加工廠難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共享閑置產能提升了工廠的生產效率。目前,全國淘工廠平臺上已有近1000萬企業商鋪,覆蓋近30個省,全球注冊企業用戶超過1.2億。

淘工廠有幾大特點:

(1)產能共享,平臺上的工廠開放最近30天空閑檔期。檔期表示工廠接單意愿,淘寶賣家在平臺上可以快速搜索到檔期匹配的工廠,如果工廠沒有空閑檔期,則搜索時會默認過濾掉。

(2)柔性化程度高的工廠將被優先推薦。柔性化指生產彈性大的工廠,涵蓋最低起訂量、打樣周期、生產周期等方面。

(3)按照用戶的需求定制。平臺要求入駐的淘工廠為用戶免費打樣、提供報價和檔期,并且接受30件起訂、7天內生產、信用憑證擔保交易等協定。用戶可以嘗試小批量試單,并快速翻單。

(4)平臺提供交易撮合、安全保障等服務。平臺通過金融授信和擔保交易等方式,解決交易中的資金缺乏和資金安全等問題。同時通過多維度的數據分析,將工廠進行分類,促進供需雙方信息的快速、精準對接。

淘工廠的柔性供應鏈體系

(二)眾創型共享平臺

在創新創業大潮下,各類眾創空間開始涌現,為創業者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在制造業領域也有大型企業開始搭建類似眾創空間的產能共享平臺,通過開發產能,提高社會生產資源的流動性,促進創新創業。這類平臺即眾創型共享平臺,一般是由大型制造企業搭建的開放性平臺,通過整合平臺上的研發、制造、物流、分銷等能力,以及財務、人力、金融等服務,打造面向企業內部和社會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

大型制造企業搭建眾創型共享平臺,一方面是匯聚行業內優勢資源,激發企業內部創新活力,推動企業運營和組織向平臺化轉型,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向社會開放自身優勢資源,搭建“人人創客”的創業生態系統,助力中小企業創新創業,降低社會創新創業成本。目前,典型的平臺有航天云網、海爾的海創匯等。

眾創型共享平臺運營模式圖

眾創型共享平臺有以下特點:一是主要由大型制造企業搭建,依托企業自身的優勢資源,為創客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二是線上平臺和孵化器的結合,線上匯聚了創業者、項目合伙人、創業導師,以及供應鏈、渠道、政府等資源,為創業者提供線上和線下的孵化服務和資源支持。

眾創型共享平臺既有助于傳統企業轉型和提升企業內部創新活力,又有助于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這種模式更適合本身擁有優質資源和強大運營能力的龍頭制造企業。

專欄2-2

海創匯:從“制造產品”向“孵化創客”的轉型

海創匯是海爾集團由“制造產品”向“孵化創客”轉型的孵化平臺品牌。依托海爾生態產業資源及開放的社會資源,海創匯區別于普通孵化器,實現了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孵化與投資的系統結合,為創客提供包含投資、學院、供應鏈、渠道、空間、工廠、創新技術等的一站式孵化服務。

1.平臺組成

線上孵化平臺——通過開放的線上孵化平臺為創客提供創新創業的孵化加速服務。以開放的海爾資源面向創客進行一站式在線對接,幫助創客解決找資金、找人、找空間、找渠道等問題。

線下孵化器——海創匯全球布局20個創新創業基地,其中已經運營的11個、正在籌備中的4個、計劃布局的5個。

產業基金投資平臺——海創匯成立專門的基金會,定位于生態投資,將重點針對智能化、科技媒體通信(TMT)、醫療健康、節能環保等領域進行投資布局,借助海爾的優質產業資源打造共創共贏的生態圈。

產業資源平臺——全面開放海爾的研發、供應鏈、銷售網絡、物流、服務等資源,提供創客空間、創客工廠、創客基金等9項創客孵化服務。海爾還開放線上、線下銷售渠道(3萬家實體店、30萬線上微店),打通全國物流網絡與遍布到戶的服務網點,為創業者提供實時準確的物流服務及“零等待”的上門服務。

海創匯產業資源服務模式

2.主要創業模式

一是企業員工在海創匯平臺創業。員工自己提出創業項目,海爾提供天使基金和相關服務。

二是社會創客在海創匯平臺創業。創客可以自己定制產品,通過平臺發布、銷售產品,并與平臺分享收益。

三是上下游企業在海創匯平臺創業。例如,日日順樂家依托海創匯平臺,用一年的時間,在全國91個城市完成了1萬多個社區智能柜和社區驛站的布局,并和多個便民服務商和金融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

3.經濟和社會價值

創客小微孵化初見成效。目前,平臺匯聚了1333家風投,吸引了4000多家生態資源,孵化和孕育著超過2200多家創客小微公司。僅海爾內部的創客團隊,已經有200多個項目在孵化。

吸引創業基金初見規模。海創匯創業基金規模已超過11億。其中,海爾出資5億作為母基金吸引風投共建創業基金,目前已吸引建立包含塞富3.2億、清科3億在內的多種基金。

(三)服務型共享平臺

生產設備及工業技術服務是制造環節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制約中小制造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讓設備及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多個制造企業,服務型共享平臺由此出現。服務型共享平臺通常是由工業技術型企業搭建的平臺,以工業系統、軟件、智能控制、工業云等技術服務共享為中心,以智能化設備為手段,實現對生產過程的全控制,提供全方位的生產服務。

在服務型共享平臺中,設備共享是基礎,一般通過以租代買、按時計費、按件計費、增值服務等方式把設備租賃給不同的生產方,減少閑置率,降低中小企業用戶的生產成本。平臺除了提供設備租賃服務外,更重要的是為制造過程提供各種技術服務,包括信息數據共享、設備和工廠維護、生產控制、產品管理等。發揮互聯網對于資源的統籌整合能力,使企業可以根據數據調整產品結構和服務類型,讓行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目前,典型平臺主要有沈陽機床廠i5平臺、上海明匠等。

服務型共享平臺運營模式圖

服務型共享平臺有以下特點:一是平臺運營方主要是擁有完備工業信息技術或智能化設備的制造企業;二是服務對象主要是信息化水平不高、智能化轉型需求迫切的制造企業;三是依托于智能化設備和系統,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服務。

服務型共享平臺通過技術服務和技術輸出,幫助制造企業加快技術升級、實現產業轉型。搭建服務型共享平臺對工業技術的要求較高,需要擁有較完善的工業技術服務系統、較高的管理能力和專業人才等。

專欄2-3

沈陽機床:從單一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型

沈陽機床(集團)從2014年推出i5智能機床,到后來建設智能工廠、智能制造谷和iSESOL云平臺,初步構建起了i5智能制造新生態,加速了企業從單一制造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在機床行業整體艱難的情況下,2016年沈陽機床的訂單增至1.8萬臺,孵化建設智能工廠40多家,業務向3C電子行業不斷拓展。

2015年,沈陽機床與神州數碼、光大金控共同投資成立了智能云科公司,致力于構建生產能力共享經濟生態,打造加工領域的云制造服務平臺iSESOL。iSESOL平臺瞄準機械加工領域的交易需求,提供快捷、安全的交易環境?;诠I互聯網,該平臺將工廠機床裝備統一接入,實現智能裝備的在線互聯,連接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工廠,連接區域制造生態,通過裝備互聯產生的工業大數據,提供行業供需對接、生產力協同與產品定制的生產服務,以實現裝備的全生命周期運營,提高裝備利用率,打造制造業新業態。

平臺架構。iSESOL平臺實質是“云服務+物聯網+智能終端”的鏈接,實現“互聯網+智能制造”運營模式,通過布局智能終端設備,連接利益相關者的增值網絡。目前,iSESOL平臺形成了制造數據云、交易智選云、區域協同云、金融合作云、人才培養云與個性定制云六大模塊化核心業務。整個平臺分成設備層、接入層、配置存儲層及平臺應用層四個層級,支持數控機床、機器人等設備的接入。

平臺規模。截至2017年年底,iSESOL平臺在線機床裝備約10620臺,成功接入了500余家企事業單位,聯網工廠客戶2000余家,分布在東北、華北、華東、西北、西南、華中、華南七大區域,共30多個城市及地區,累計服務機時超過2360千小時,在線訂單成交量超過5500單。

業務模式。機床是制造業的基礎,具備大量的市場存量、廣泛的產業應用和跨行業特征。iSESOL通過廣泛聯網形成工業網絡,接入生產數據之后,智能云科通過技術咨詢、金融服務和運營服務等,扶持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建成完善的生態鏈,搭建一種新生態,實現單機智能、智能車間向智能區域協同、智能制造新業態的轉變。

服務內容。iSESOL平臺提供裝備全生命周期服務,包括機床檔案獲取、保養與維修、聯網監控、機床再制造等,有助于企業間產能的盈缺互助、上下游產能的協同互補,以及跨區域、跨行業的協同,成就“萬能工廠”。

iSESOL構建制造業新生態

(四)協同型共享平臺

中小企業由于缺乏資金和相應的運營能力,想到了“使用權共享”的辦法,搭建起協同型共享平臺。協同型共享平臺是多個企業共同使用云服務、生產設備、工廠生產線、辦公空間、工人等資源的平臺,實現訂單共享、協同生產。

協同型平臺的搭建有兩種方式:一是由第三方企業主導,平臺承接訂單,通過需求拆解將其眾包給合適的小微制造企業,如生意幫等;另一種由小微企業共同搭建產能資源平臺,以租賃和購買服務的方式共享平臺上的資源,如各類共享工廠。

從當前實踐看,協同型平臺的參與者主要是同行業、同區域的中小企業。之所以如此,一是相同行業的制造企業擁有相似的生產流程和標準,工序的分離與協同生產可以更好地實現對接;二是區域集中性讓空間、設備、生產線等共享變得更容易,也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促進上下游產業集聚;三是參與協同型平臺,可以幫助中小企業節約云服務系統、工廠和設備等方面的投入。

協同型共享平臺運營模式圖

協同型共享平臺有以下特點:一是具有區域和行業集中性;二是參與方多為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三是可以實現某區域內細分行業完整的產業鏈協同。

協同型共享平臺的優點在于能夠較快地利用地域和行業優勢實現產業鏈協同,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其不足在于協同和共享過程較多地依賴線下協調,不利于跨地區大范圍的制造共享。

專欄2-4

生意幫:依托地域優勢打造協同智造眾包平臺

生意幫協同智造眾包平臺,通過互聯網智能匹配、眾包分包,為所有有新產品定制開發需求的客戶提供柔性供應鏈服務,搭建了全國領先的云工廠,通過產品的標準化實現網絡化協同生產。

生意幫平臺主要針對小微工廠,突破現有眾包平臺的單一化產品生產需求對接模式,加入需求拆解、設計優化、工程驗證、軟件銜接、過程管理、市場驗證等多維度元素,提供一站式產品生產增值服務。通過生意幫協同生產,最大化利用社會閑散產能資源,以低成本快速地實現產能的集中調度和供應鏈的彈性整合。

1.平臺組成

生意幫協同智造眾包平臺的建設,包括整合甬臺溫等地區中小微工廠形成結構件的協同制造供應鏈體系,搭建互聯網眾包平臺,建設針對智能硬件研發、工藝優化改良等專業的工程驗證實驗室,并搭建“物聯網+C2M/M2C”的協同生產物聯網平臺。

平臺核心模塊主要包括四部分:協同制造供應鏈體系、眾包服務平臺、智造工程驗證實驗室和協同生產物聯網平臺。基于上述功能模塊,平臺可以根據產品生產需要,隨時組合形成針對該產品的“云工廠”,盤活閑置產能進行生產,無須購買設備、擴建廠房、培訓工人。

平臺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強大的產業工程師團隊,能夠滿足企業所需要的生產技術服務;二是良好的區域產業優勢,中小微工廠數量多、企業活力強、工藝門類齊全;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縱向加橫向整合新產品的研發、試生產、批量大生產的產業價值鏈。

2.業務模式和成效

生意幫是典型的輕資產模式。平臺在接到用戶訂單后,通過需求拆解、設計優化、工程驗證等環節,將產品生產任務分解到最基本的生產單元,然后分包給具有比較優勢的小微工廠,在平臺的智能調度和統籌優化下,實現協同生產。目前,生意幫已經聚集了15000多家有“絕活”的小微工廠,覆蓋23個大行業分類、131個細分的加工行業。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其產值已經達到1億元,月增長率達70%。

生意幫業務流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麻江县| 衡水市| 广德县| 孝昌县| 叙永县| 马尔康县| 新宁县| 开封县| 玉龙| 洛隆县| 丹寨县| 太和县| 科尔| 临桂县| 芜湖县| 麻江县| 锦州市| 清涧县| 额尔古纳市| 滨海县| 霍州市| 临沂市| 昂仁县| 长子县| 巢湖市| 罗山县| 漯河市| 阿坝县| 永昌县| 大宁县| 读书| 白城市| 冷水江市| 马尔康县| 泾源县| 清徐县| 民乐县| 东丽区| 湾仔区|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