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消費者行為分析

大綱解讀

本章的考試目的在于考查應試人員是否掌握消費者偏好、預算約束、消費者均衡條件和需求曲線的推導、價格變動的效應等基本理論。從近三年的考題情況來看,本章主要考查無差異曲線的特征、商品的邊際替代率、預算線的變動、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應用,平均分值是4分。具體考試內容如下。

1.無差異曲線

效用的含義和分類、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設、無差異曲線的形狀和基本特征、商品邊際替代率及其遞減規律。

2.預算約束

消費者預算約束的含義及其影響因素,以及預算線的形狀和變動特性。

3.消費者均衡和需求曲線

消費者均衡的含義和條件、需求曲線的推導過程,以及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

考點精講

第一節 無差異曲線

考點一 效用理論

(一)效用與效用論

1.經濟人假設

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我們需要假定,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這就是所謂的經濟人假設: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總是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個假設不僅是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也是整個經濟學的一個基礎。當然,這一假設只是一種理想化狀態,現實中的情況并非總是如此。人們在從事經濟活動時并不總是利己的,也不能做到總是理性的。

2.效用的定義

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務滿足人們某種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費者在消費商品或服務時所感受到的滿足程度。

3.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效用論分為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具體見表2-1。

表2-1 效用論的類型

基數效用理論運用邊際效用論分析消費者的行為,而序數效用理論是用無差異曲線和預算約束線來分析消費者行為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結論基本是相同的。

(二)總效用理論和邊際效用理論(基數效用論)

效用可以區分為總效用和邊際效用,具體內容見表2-2。

表2-2 總效用、邊際效用及其關系

【例2-1】 用效用理論分析消費者行為時,會假定消費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且是理性的,這一前提通常稱為( )。(2014年單選題)

A.經濟人假設

B.邊際效用最大化理論

C.消費行為最優理論

D.消費者偏好

【解析】A 所謂的經濟人假設認為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都是利己的,總是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獲得自己最大的經濟利益。這個假設不僅是分析消費者行為的前提,也是整個經濟學的一個基礎。

考點二 無差異曲線(序數效用論)

(一)關于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消費者要選擇他能夠支付得起的最優的消費組合。消費組合也叫市場籃子,就是消費者購買的不同商品或服務的組合。

關于消費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如下。

(1)完備性。如果只有A和B這兩種組合,消費者總是可以做出,也只能做出下面三種判斷中的一種:一是對A的偏好大于B,二是對B的偏好大于A,三是對兩者偏好無差異。完備性保證消費者總是可以把自己的偏好準確地表現出來。

(2)可傳遞性。假定有A、B、C三種組合,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于B,對B的偏好大于C,那么對A的偏好必定大于對C的偏好。這一性質可以保證消費者偏好的一致性。

(3)消費者總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如果兩種商品的區別只是在于其中一種商品數量的不同,那么消費者總是偏好較多的那個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

(二)無差異曲線

我們可以用無差異曲線來描述消費者偏好。在同一個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可以繪制出無數條無差異曲線,每一條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其定義和特征見表2-3。

表2-3 無差異曲線的定義及其特征

【例2-2】 在消費者行為理論中,能夠描述消費者偏好的曲線是( )。(2015年單選題)

A.無差異曲線

B.需求曲線

C.預算約束線

D.消費者均衡曲線

【解析】A 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我們可以用無差異曲線來描述消費者偏好。所謂無差異曲線是一條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的所有組合的曲線,在這條曲線上的所有各點的兩種商品的組合帶給消費者的滿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費者對這條曲線上各個點的偏好程度是無差異的。

【例2-3】 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的主要區別是( )。(2014年單選題)

A.邊際效用是否遞減

B.效用函數是否線性

C.是否承認效用

D.效用是否可以直接定量

【解析】D 基數效用論認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絕對的效用量的大小。而序數效用論則認為效用的數值無法確定,只能說出自己的偏好次序。所以二者的主要區別是效用是否可以加總。

【例2-4】 關于無差異曲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2013年單選題)

A.無差異曲線上各個點的偏好程度是無差異的

B.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可能相交

C.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D.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方傾斜,凸向原點

【解析】B 所謂無差異曲線是一條表示能夠給消費者帶來相同滿足程度的兩種商品所有組合的曲線,在這條曲線上所有各點的兩種商品組合帶給消費者的滿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費者對這條曲線上各個點的偏好程度是無差異的。兩條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

(三)商品邊際替代率

所謂商品邊際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變的條件下,消費者增加一單位某商品時,必須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

如果用MRS表示商品邊際替代率,一般將放棄縱軸X2上商品的數量來獲得橫軸X1額外1個單位商品來計算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公式表示如下:

當商品數量變化趨于無窮小時,上述公式可表示為:

注:無差異曲線上某一點的邊際替代率等于該點切線斜率的絕對值。

【例2-5】 關于無差異曲線的說法,正確的有( )。(2014年多選題)

A.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

B.無差異曲線反映了消費者的購買力

C.商品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導致無差異曲線從左上向右下傾斜

D.商品價格影響無差異曲線的形狀

E.消費者預期影響無差異曲線的形狀

【解析】AC 無差異曲線具有以下特征:(1)離原點越遠的無差異曲線,消費者的偏好程度越高;(2)任意兩條無差異曲線都不能相交;(3)無差異曲線從左上向右下傾斜,凸向原點。這是因為,為維持同等的滿足程度或效用水平,要增加 X1的數量就必須減少 X2的數量,因此,無差異曲線從左上向右下傾斜,斜率為負。這是由商品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的。

(四)邊際商品替代率遞減規律

邊際商品替代率遞減規律是指隨著一種商品消費量的逐漸增加,消費者為了獲得這種商品的額外消費而愿意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少。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了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遞減的,即凸向原點。

【例2-6】 在效用水平不變的條件下,隨著一種商品消費數量的逐漸增加,消費者為獲得這種商品的額外消費而愿意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少,這一現象在經濟學上稱為( )。(2013年單選題)

A.消費者收入均衡規律

B.基數效用遞減規律

C.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D.邊際商品替代率遞減規律

【解析】D 邊際商品替代率遞減規律所表明的經濟上的含義是,隨著一種商品消費量的逐漸增加,消費者為了獲得這種商品的額外消費而愿意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數量會越來越少。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增加,消費者為得到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決定了無差異曲線的斜率的絕對值是遞減的,即凸向原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国市| 施秉县| 延川县| 工布江达县| 兴化市| 辛集市| 恩施市| 五华县| 城口县| 嘉祥县| 扬州市| 衢州市| 黄大仙区| 彭州市| 济源市| 五寨县| 林周县| 浦城县| 津南区| 横峰县| 万宁市| 常宁市| 廊坊市| 凯里市| 德惠市| 兴安县| 拜城县| 嘉定区| 四会市| 定兴县| 马鞍山市| 奉新县| 甘谷县| 墨江| 岳西县| 澄江县| 山丹县| 汉中市| 江北区| 博爱县| 鄂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