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chuàng)業(yè)與修身:對心力管理的思考
- 劉泱
- 1299字
- 2019-09-27 13:53:10
一、《心力管理》結集出版
由于當時市面上管理類的書籍大多脫胎于大企業(yè)經驗,除了企業(yè)家精神是共通的以外,在經營管理實務上,小企業(yè)能借鑒的內容不多。2009年年初,已經有幾百萬文字積累的劉鵬凱萌生出一個想法:出一本管理經驗談。
劉鵬凱同時也意識到,自己記錄的黑松林日常經營管理的這些文字,還停留在對經營管理局部問題的探討。他在期刊上讀到清華大學張德教授的觀點:企業(yè)管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經驗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是人治,靠“一把手”的強勢領導來管理企業(yè);第二階段是科學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是法治,靠制度來管理企業(yè);第三階段是文化管理階段,最大的特點就是文治,把企業(yè)文化作為企業(yè)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劉鵬凱似醍醐灌頂,他由衷感慨,作為一名企業(yè)家,面對不斷演變的內外部環(huán)境,傳統(tǒng)的經驗管理,科學管理,在競爭中已變成了最基本尋常的標準,文化管理成了重要的時代課題!
經過進一步的鉆研和提煉,特別是在賈春峰、孟凡馳、高立勝等國內諸多專家學者的幫助、指點下,劉鵬凱終于獲得了全局性的認識,得出了一個系統(tǒng)性的概念——心力管理。2010年年底,《心力管理》一書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
心力管理到底指什么?劉鵬凱是這樣闡述的——
20世紀70年代初,我進入工廠,在這個大環(huán)境中踐行三十余年,漸漸摸進企業(yè)管理的門檻,窺見其中無限學問。始知結衣裳,不如結心腸。從創(chuàng)業(yè)伊始的簡單模仿學習,到如今的學習借鑒、思考創(chuàng)新,我的價值取向逐步從單純追求利益最大化,轉變?yōu)樵谧非罄麧櫟耐瑫r,注重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增值并舉,注重軟硬實力同步增長,還得追求企業(yè)與利益相關者和諧共贏的集成成長能力。“心力管理”這幾個字在我的腦海里漸漸清晰。
何為心力?我認為心力在實踐中就是指人依據自身的心思和能力、精神與體力、思想和才智,發(fā)自內心做好某一件事的精神力量。心力管理,是將企業(yè)員工的心之所及,轉化為力之所達的過程;是將企業(yè)團隊層面的意識培育轉化為物質層面的生產力資源,并有效地進行集聚、發(fā)散和利用的過程;是不斷引導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善用其心,自凈其心,消除惡心,增加愛心,發(fā)自內心,共同構建心心相印的和諧發(fā)展環(huán)境的過程。
《心力管理》中記錄了25個管理方法,分別是:
銜石子法——如何科學發(fā)展
解題法——如何在解決問題中建設管理文化
草堆尋針法——如何對問題“細節(jié)管理”
以靜制靜法——如何用不管理的方法管理
磨合法——如何培育員工的心智模式
“記豆腐賬”法——如何關注營銷員成長
倒走法——如何打破競爭中的常規(guī)經營
彎道法——如何跳出安全抓安全
“五道法”——如何培植質量文化
短信法——如何進行情感管理
“做饅頭”法——如何在傳承中創(chuàng)新
“南風”法——如何進行管理的哲學思維
春雨法——如何使文化管理“潤物細無聲”
眉批法——如何用新法激勵員工
留白法——如何創(chuàng)新管理
臉譜法——如何講究管理藝術
針灸法——如何管理“刺頭”
“熱處理”法——如何打造一流員工隊伍
學步法——如何尋求改制后的新路
“不一般”法——如何使一般產品不一般
走棋式法——如何在大市場中競爭
園丁法——如何培育精神、精品、精兵
保溫瓶法——如何應對金融危機
暖棚法——如何應對后金融危機
進二退一法——如何落實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