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 實現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周末熊培霖博士應PMI中國邀請在北京清華大學紫光國際交流中心為大陸PMP們做了一場以“態度可能是您最大的問題”為題的演講。早在幾周前我的一些學生和學員就已慕名搶著注冊參加。會后學生告訴我這次學習可謂醍醐灌頂,感到“以前的項目管理課程中學習的是知識,而這次熊博士教給人的是項目管理的‘靈魂’”。在演講中,熊博士運用他一貫的幽默語言啟發學生自我反思與互動,并不時穿插工作實例作為佐證,使理念與案例在交融中得到強化、共鳴;然后再適時地給出正確做法的“白名單”和容易犯忌的“黑名單”,使得“軟技術”不軟,易掌握,易執行。

上述演講的內容正是本書中的【守則14】。學生的體會驗證了【開宗明義篇】所述:“您可以借本書作為‘啟蒙’,并可從‘心’開始學習,并希望能徹底的有所領悟。”演講會后本人在餐桌上討教到熊博士所著《項目經理的教戰守則——成功PM的18項修煉》的初稿,隨后周末花了近乎48小時邊讀邊思,近三十年來的項目管理教育、研究、咨詢和實戰案例歷歷在目,浮想聯翩,夜不能寐,深感項目管理的軟技術是何等重要,但現實中又偏偏被實踐者所忽略,下面略舉幾例。

項目型企業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擁有項目的企業,如項目業主;一類是為項目提供服務的企業,如咨詢方、貸款方、設計方、施工方、監理方、設備提供方等。以后者這些為數眾多的企業為例,其參與項目后的成果(output)是什么呢?在項目管理理論中答案是明確的兩條:一是將項目產品交給客戶;二是將“組織過程資產(organizational process assets)”留給自己(組織)。但現實中,大部分企業僅重復著“做項目、交產品”的“忙于賺錢”流程,而忽略了沉淀“組織過程資產”的過程。可謂僅給他人完成產品,而從不增值自己資產的低層次打拼——僅為生存。這正是【守則18】要解決的問題。

在我的《項目管理案例》中有一個國外公路建設項目投標案例,參與競標的是由64家國際頂級承包企業組成的7家聯營體,在項目初次踏勘后多家聯營體呈交給項目業主的建議書幾乎都在重點描述公路建設所需的材料、設備如何保證的問題,而唯有C公司突出論述公路項目運行的需求問題,并在贏得業主響應后,組織國內種子專家給該國發展了農業,組織醫療單位給該國發展了醫療機構。經過約一年的歷程,C公司以高于其他各家的報價中標該公路建設項目,原因很簡單,用當時業主評價的話:“僅有C公司想著我們的需求,而其他公司僅想著自己(建設公路所需要的材料、設備等)的事。”這又是【守則5】和【守則6】要教給讀者的真諦。

本書的各個守則中,首先是思想及理念解讀,教人以思考視角和思路;其次給出應該遵循的守則,即行動抉擇的“黑白名單”,它是引導讀者走向“正果”的“航標”;最后給出案例,以發人領悟,使人自省,協助讀者實現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我結識熊博士始于2004年聯合大陸、臺灣、香港項目管理專業人士成立大中華項目管理促進會(Greater China Project Management Advancement Committee, GPAC),其后作為GPAC主要活動的國際項目管理論壇(IPMF)每年海峽兩岸和中國香港地區輪流舉行,所以我也三次赴寶島參會、旅行。臺灣項目管理界同仁的與人為善、與人為伴、分享共贏、謙遜低調、嚴謹謀事、踏實成事等優秀品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豐富了我在教育、培訓、咨詢中“布道”的案例。這其中,仁兄培霖博士的品格和為人,他在臺灣項目管理及GPAC發展中無私、執著的踐行歷程也構成了這本《項目經理的教戰守則——成功PM的18項修煉》的活案例。

總之,這是本值得細細品味、學習、傳承的好書。

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長

大中華項目管理促進會(GPAC)大陸委員會主席

于清華園

2011年6月20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凌云县| 云浮市| 尉氏县| 永安市| 阿拉善左旗| 柞水县| 汪清县| 广元市| 周口市| 精河县| 上饶县| 马山县| 焦作市| 彝良县| 宁晋县| 吉林市| 富锦市| 大埔县| 定兴县| 湟源县| 崇礼县| 静宁县| 时尚| 亚东县| 临澧县| 定远县| 乡宁县| 资阳市| 锡林浩特市| 台山市| 余姚市| 玛多县| 都兰县| 滁州市| 额敏县| 阿拉善左旗| 安陆市| 汽车| 类乌齐县| 隆德县| 满洲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