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經理的教戰守則:成功PM的18項修煉
- 熊培霖
- 1236字
- 2019-10-31 11:00:11
什么是PM應有的職能(competence)?
在職場上檢驗一個人整體能力與工作成效的表現,是要看其履行職能(competence)的好壞。所謂職能是指對一個人擔任某一種職位的一組標準化的能力要求,用于判斷或評鑒擔任該職務的人是否稱職。而這所謂的標準化的能力要求則包括:知識、技能、工作態度、行為及人格特質(personality)五種要求是否均能配合那份工作所應具備的條件。簡單來說,職能就是某一個人是否有擔任某一個職位所適合的能力。因此,對一個項目經理所應具備的職能而言,必要學歷及相關證書雖可強化其職能的一部分,但真正重要并得以彰顯PM職能的則是其實戰的能力。它包括諸如是否能將知識與理論轉化成實踐的力量并確實能展現項目管理的技能、是否無論在順境或逆境情況下都能以良好適當的工作態度來面對、是否具有必要的專業理論且“有所為”亦“有所不為”的正確行為,以及是否有與生俱來的加上后天陶冶成為一位好PM的人格特質等,而這些都不是一般證書所能驗證的。
Dr.Davidson Frame在其所著《Project Management Competence》一書中,把個別項目經理的職能(competence)區分為以下三大部分,分別概述如下。
(1)知識根基職能(knowledge-based competencies)——在職場上因工作所需,且為能有效完成任務所必備的專業知識[例如,一位負責帶領團隊完成一個軟件開發的項目經理,需同時具備該軟件開發(如程序設計)及項目管理的專業知識]。
(2)社交導向職能(socially rooted competencies)——對人際互動有正確判斷并能與人建立良好關系的能力(續上例,該PM知道如何激勵那些原不隸屬于他的團隊成員愿意加班趕進度,以符合客戶的期望)。
(3)商業判斷職能(business-judgment competencies)——具有持續下達符合組織最佳商業利益決策的能力(續上例,該PM會綜合考慮及分析該項目可能發生的風險、一旦發生對公司可能造成的沖擊以及相關備選方案的“機會成本”,提出一個同時能滿足公司與客戶最大利益的建議方案)。
另根據PMI?所編撰發行的一本稱為《項目經理職能發展架構(Project Manager Competence Development Framework, PMCDF)》的標準,更清楚地把構成PM的職能分為以下三大類。
(1)項目管理知識層面(knowledge)——PM需具備按PMBOK ? Guide標準中所包含項目管理知識體[即以九大知識領域(整合、范疇、時間、成本、質量、風險、人力資源、溝通、采購)九大管理運用到五大流程(起始、計劃、執行、監控、結束)]之所有知識。獲PMP?證書者,就可直接被認定在此知識體方面是沒有問題的(但并不能說無PMP?者就不懂項目管理知識,只是可能仍需采用一些“考PMP?的證書”之外的方式來認定)。
(2)項目執行成效層面(performance)——根據PM按項目五大流程執行的具體事證(evidence)以及項目的實際結果來逐一檢驗PM的執行成效。
(3)個人能力層面(personal)——以包含溝通力(communicating)、領導力(leading)、管理力(managing)、認知力(cognitive ability)、工作效能(effectiveness)及專業倫理(professionalism)六大元素所組合成的個人能力來檢驗PM在此方面的表現(其代表的意義,說明如表2)。
表2 PMCDF中個人能力層面所包含的元素

除項目管理知識層面外,PMCDF將其余兩大層面設立了90個績效準則,每一個準則又由若干項具體事證來檢驗,而共產生401條評鑒分項目,以此確實就可作為PM職能鑒定及能力改善與發展的最佳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