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密組織、分層負責與效益分享:經營之神王永慶的創“心”管理
- 李榮融 朱麗蘭等
- 1362字
- 2019-10-31 11:49:47
陳云林序
北京的冬夜,朔風勁吹,忘卻一天的擾攘,和著溫潤的燈光,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這部記錄王永慶創“心”管理歷程的書。掩卷遐思,油然憶起臺灣史專家連橫先生曾經說過的,“故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也”。毋庸置疑,呈現在眼前的卷帙,既是臺塑企業集團經營、壯大、成功的歷史,也是王永慶董事長作為實業家在開創民族工業道路以及追求卓越管理的拓荒歷史。在這部歷史面前,不僅能夠領略經營理念和管理思想的高峰,而且可以透過臺塑投資大陸的風雨波瀾,探尋兩岸經濟合作的真諦。
由于從事兩岸關系的工作,我與很多臺灣工商界朋友稔熟,每次同王永慶董事長見面,都有晤語契心之感。他深深打動我的,不只是作為“經營之神”的傳奇魅力和投資布局上的戰略遠見,更是他作為一名臺灣企業家所具有的中國情愫和人文關懷。他用企業家的邏輯思考問題,卻往往超越經濟畛域,閃爍出審時度勢的政治睿智。他很少高調的政治語言,卻用實際行動推動兩岸經濟合作、振興民族工業、造福兩岸同胞。他仗義執言,從廣大臺灣工商界和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出發,主張兩岸“三通”。在近年來臺灣的政治環境中,他不計企業利益,從不諱言自己對兩岸關系重大問題的態度和立場。他曾經動情地說過:“我已經七十多歲了,若能為整個民族做幾件重要的事,這一生也算沒有白活,就算血本無歸,又何足惜之!”也曾經樸實地講述:“我們的祖先是從大陸到臺灣,今其子孫從臺灣回大陸,此亦人之道也。”不管是深情的流露,還是素樸的告白,無不體現出兼愛兩岸的寬闊情懷。作為一個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石化企業領導人,作為臺灣本省籍最大集團企業的董事長,這正是他獨特的企業家精神之風骨和靈魂所在。
王永慶董事長是成功企業家的典范。這既可以說是他個人事業及其臺塑集團的成功,也可以說是我們民族企業的成功。從根本上講,這種成功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西方現代企業經營理念、并發揚光大所結出的豐碩成果。早在明末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之際,中國的工商業者就創造并形成了一套以深厚儒學傳統和儒道互補思想為基礎的商業倫理。在王董事長對于臺塑的經營思想和管理模式中,其所奉行的“兼顧客我、利己利人、回饋社會”等基本宗旨,體現了中國古代正心誠意、不欺鬼神、勤勞樸實、天人合一、融通義利、止于至善等思想傳統的現代化再造。本乎此,他將企業經營與社會責任緊密聯系在一起,善待員工、善待社會、善待自然;他以民生為念,把發展公益事業引入企業經營理念,再把企業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經營公益事業,從而形成具有高度凝聚力、競爭力和不竭創新力的企業文化,引領企業走過多重“驚濤駭浪”,實現永續發展。同樣本乎此,他的企業王國敢于沖破狹隘的地區畛域和荒唐的政治藩籬,讓兩岸同胞共同分享經營的成果、經濟的利益和發展的福祉。如果用“追夢”來形容王永慶董事長開創石化產業王國及其管理合理化的道路,那么,這個“夢”深刻地把握了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趨勢下中華民族企業的經營管理之道,必將在海峽兩岸廣袤的沃土上不斷結出豐碩的果實。
古言道“長江后浪推前浪”,備覺欣慰的是,臺塑集團業已順利“交棒”,相信新一代的經營管理者有信心,有能力,有魄力,秉承王董事長倡導的理念和思想,踵事增華,薪火相傳,繼續開創臺塑集團兩岸布局的第二春,迎接臺塑集團更加美好的明天。謹以此序表達我的敬意和祝福!
2014年9月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