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主管業務操作與技巧(第2版)
- 財政與稅收編寫組
- 2751字
- 2019-09-16 12:44:59
1.3 眼界決定境界——具備這些素質和能力會為你加分
會計主管作為現代企業核心部門的負責人,在企業決策層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說,企業的任何決策都與會計主管有關,會計主管能否發揮決策參謀作用,受企業所處客觀環境的制約,但從根本上講,還是取決于會計主管本人自身的素質與能力。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要想勝任這一重要工作,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必須具備較高的素質與能力。
1.會計主管應具備的素質
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應具備的素質主要包括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下面主要講述前兩種。
1)道德素質
會計主管作為現代企業核心部門的負責人,其道德素質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會計主管的道德素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誠信第一,操守為重。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應當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風,不論做人還是做事都要實事求是、光明磊落,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嚴格按規章制度辦事,堅持原則,對企業負責。
(2)愛崗敬業。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應當熱愛本職工作,把工作視為一種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在工作中,勤懇踏實,不斷創新,自覺學習相關工作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3)同舟共濟,以企業為家。這主要表現在,視企業利益高于自身利益,不做任何不利于企業的事情,對企業財會工作中的各種商業機密,應嚴格保密,自覺維護企業形象,并為企業的發展積極地出謀劃策。
2)專業素質
企業財務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會計主管作為企業財務部門的負責人,必須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好企業的理財工作。
在市場經濟時代,知識是最為重要的資本。會計這一職業在市場經濟時代已經不再僅僅是簡單的記賬、算賬和報賬。經濟一體化給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會計主管,掌握立體的經濟知識就更為重要了。會計主管必須具備微觀與宏觀經濟學知識。這些知識能給會計主管以正確的思維方法,使其比較好地把握經濟形勢對企業經營的影響。要分析經濟環境、經濟形勢,離不開宏觀經濟學中的貨幣與財政政策知識;而微觀經濟學中邊際成本與邊際效益以及市場運作原理對于正確地進行企業財務決策又至關重要。
會計主管必須熟練掌握會計知識,因為會計主管進行財務管理活動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便是會計賬目,企業的一切活動和營運情況都在會計賬目中有所體現。會計主管在進行各種財務經營決策時,都要用到會計賬目所提供的各種信息。
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必須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工作的政策法規。企業財務管理、審計、管理會計、責任會計、稅收會計等專業知識是會計主管開展工作的基礎,對《公司法》《票據法》《企業會計準則》《企業會計制度》等國家政策法規也應當熟悉。
會計主管還必須對本企業生產的產品有較深的了解,因為產品性質不同,其所需資金的運轉情況便不一致。會計主管不應局限在自身所處的部門,其心中應有對整個企業各個方面的全盤認知,這樣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
2.會計主管應具備的能力
一名優秀的企業會計主管,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管理能力,即組織協調能力、綜合分析判斷能力、參與決策能力、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能力、創新能力、使用人及培養人的能力。
1)組織協調能力
做一名合格的會計主管,不僅需要全面的會計知識、法律知識、經濟知識,而且還需要有組織協調的能力。
會計主管的組織協調能力是指策劃指揮、安排調度的能力。對外,會計主管要處理好與工商、稅務、金融等部門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與它們的關系,就會影響工作進度和效率,影響企業發展。對內,會計主管還要協調與采購、生產、銷售、研發等部門的關系,以全面、系統、總括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通過對經營活動的處理、分析和匯總,向決策層提供決策依據和生產經營的數據資料。對于部門內,會計主管應當把下屬組織成為一個有較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團體,并領導他們完成既定任務。
此外,財務管理工作中各崗位的設置,財務信息的收集與處理,報表的編制,以及投資、籌資和利潤分配等活動都需要精心組織、周密安排,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容不得半點差錯,由此可見組織協調能力的重要性。
總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會計主管,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效地與別人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分歧,從而獲得其他部門和人員的支持。只有團結協作,才會使企業各部門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向心力,從而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整體優勢,自己的工作價值也能得以體現。
2)綜合分析判斷能力
會計主管應具備從各種相關信息中分析出自己所在的企業面臨的各種問題及相應解決方案的能力。從外部來看,會計主管應具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以及市場環境變化的分析判斷能力,能根據市場上的財務機會和財務風險,為企業的財務決策提供依據。從內部來看,會計主管應該具備通過財務報告對企業進行全面、透徹、綜合分析的基本能力。會計主管應當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利用財務報告等信息資料,結合企業管理中的落后環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同時,會計主管還應該具有敏銳的、準確的職業判斷能力,如實地確認和計量財務狀況,提高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
總之,會計主管就是要能從企業各種紛繁復雜的財務活動中,發現某些規律,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
3)參與決策能力
會計主管作為企業核心部門的負責人,會經常參與企業的各種決策活動,當然,會計主管在其中的主要職責是當好參謀,為最高決策層的拍板定案提供建議和資金、財務方面的支持。會計主管應當從盡可能降低消耗、用好資金、提高效益的財務管理要求出發,對各種決策方案進行分析、研究和評價,為最高決策層最終做出決策提供依據,當好參謀。
4)財務管理及內部控制能力
公司經濟環境、法律環境、信用環境日趨完善,投融資渠道、工具、方式多種多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有了大顯身手的空間和機會。會計主管對于企業經營的協助主要是從對企業經營結果的匯總與解析,轉變為能為企業經營創造價值,并協助企業建立實質競爭力。
同時,作為企業會計主管,還應具備內部控制的駕馭能力,承擔起企業內部規范體系的建立和實施等工作,把最敏感的環節和崗位控制住。
5)創新能力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沒有創新就沒有企業的發展。大數據時代,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對企業經濟發展提出了挑戰,作為會計主管,應不斷地更新知識,擴大知識面,并根據經濟活動的變革,相應地創新財務與會計的模式,使會計工作適應企業經濟的發展,幫助企業創造更多利潤。
6)使用人及培養人的能力
會計主管作為企業的部門負責人,要學會有效地培養和使用骨干,借助骨干的力量,使一人的智慧和才能變成眾人的智慧和才能,從而帶動整個財務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要注意適當分權,讓下屬分管部分工作,使自己從煩瑣的具體事務中脫離出來,從而集中精力做好全局性的財務管理工作,這是對一名優秀會計主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