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法:打造一流企業文化22策略
- 史德安
- 2651字
- 2019-09-27 14:08:16
前言 必須邁向一流的企業文化
隨著全球政治形勢復雜化、社會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產業跨界化、競爭生態化、企業平臺化、組織扁平化、員工創客化、管理人文化、經營數據化等新時代特征的出現,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全球性競爭、跨文化管理、產業融合、技術創新、發展方式轉變、制造升級、品牌塑造、移動互聯網時代生存等一系列挑戰。
日本航空破產保護、柯達公司破產保護、諾基亞手機出售、惠普拆分、IBM PC出售等事件的出現,更使企業深刻感受到生存危機。而伴隨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而起的“互聯網+”、新商業模式、“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以及京東、樂視、小米、滴滴快的、美團、餓了么、大疆無人機、華為終端、微信、螞蟻金融、陸金所、宜信、恒昌利通、中國高鐵、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等新企業和經濟角色崛起,這都讓我們看到了新時代希望,體味到了中國發展的喜悅,也讓我們感受到創新文化的力量。
美國著名管理學者托馬斯·彼得曾說,一個偉大的組織能夠長期生存下來,最主要的條件并非結構、形式和管理技能,而是稱之為信念的那種精神力量以及信念對組織全體成員所具有的感召力。
由此可見,要想在這個快速變化的經濟“新常態”下活得愉快和持久,企業必須具有創新的文化力量,必須致力于一流企業文化建設,引領企業發展和創新,保持持續發展的活力。
一流企業文化的藝術
一流企業文化是一流企業家的領導藝術,是融入企業家精神的藝術杰作。它引領企業發展方向,賦予企業前進動力,它深入每個心靈,激發斗志,鼓舞士氣,推動創新和變革,伴隨并助力企業應對挑戰,贏取競爭,創新發展。
一流企業文化要有利于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存在最核心的價值體現,也是企業文化作用的最終體現。一流企業文化要引領企業對社會環境、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進行分析,并通過驅動內部的資源與能力整合,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一流企業文化要有利于企業的持續發展和業績增長。一流企業文化可平衡企業長短期發展,激發內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創新力和活力,平衡企業利益相關方訴求,有助于實現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和發展。其中,一流企業文化不會機械而固執地倡導追求長期或短期利潤,而是能根據企業發展環境特點及企業自身資源能力狀況,更好地平衡長期或短期利潤,更好地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
一流企業文化要有利于員工的成長發展。員工薪酬福利被列支為企業的成本,但員工卻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最活躍因素。具有一流企業文化的企業會具有更多的人文精神,注重對個人的尊重和合法權益的保護,注重員工素質、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注重激發員工“人的本質力量”,注重員工與企業的共同發展,并為員工的成長和自我實現提供一系列條件支持和環境基礎。
一流企業文化要有利于體現企業的社會責任。一流企業文化可引導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可指引企業處理好與供應商、渠道商、消費者等之間的利益關系,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到公共社會的建設中,如幫助政府更好地進行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的和諧安定、公正公平,在困難群體與自然災難面前,能夠使企業更具有人道主義精神。
一流企業文化前夜的迷茫
從哲學上來講,事物有兩個質變方式,一個是量的積累;一個是內在結構的調整。一流企業文化落地就是通過對企業和員工進行內在結構性調整,最大程度激發員工潛能,改變企業行為,提升企業發展能力,推動員工績效提升,實現企業質的飛躍。
目前,由于缺乏切實性方法論,企業的文化落地工作大都存在一些局限,進而導致企業在企業文化工作中的投入無法有效轉化為效益,作用微渺。企業需要創新的企業文化落地方法論支持,以實現企業文化作用的真正發揮。
自企業文化理論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引入中國后,其發展經歷了知識普及期和文化建設期,目前正迷茫地走在文化落地融入期,期待著走向企業變革期。
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企業文化專家回答了企業文化“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這表現為出版了很多以“企業文化”命名的書籍;90年代及21世紀初的企業文化專家回答了“如何建設”的問題,這表現為出版了多種以“企業文化建設”為名的書籍;目前我們正處在解決文化落地迷惑的關鍵時期。雖然目前有很多以“企業文化落地”或“企業文化管理”命名的書籍,但很多或云里霧里,或思維局限,或缺乏操作性,或缺乏管理性,都只起到了有限的工作指引作用。
在企業文化的管理實踐中,很多企業投入了大量資源以推動企業文化的建設和落地,如設置了文化部門、文化崗位,招聘了大量專職人員,投入了時間、精力和百萬元千萬元的預算,開展了很多活動,但由于在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融合等方面做的工作相對較少,導致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的“兩張皮”,也影響了企業在企業文化領域的“投資收益”。從此,企業文化工作在迷茫期徘徊,不知如何前進,甚至有人問筆者,企業文化工作到底該做些什么?這為筆者提供了寫作此書的動力和契機。
關于本書的介紹
在企業文化落地迷茫期,很多文化落地的理論都無法為企業提供切實有效的行動指導。
為了讓企業文化落地及作用發揮不再迷茫,本書總結了前人研究的成果,梳理了國內外領先的企業文化管理實踐,并基于筆者自身企業文化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實戰經驗,創新地提出了系統的解決方案,即一流企業文化落地框架和22個工作策略。
一流企業文化落地框架和22個工作策略的核心在于指引企業實施全面文化管理,建立企業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需要基于文化誠意,完善企業文化內容體系,并從知、信、能、行四個方面開展工作,確保價值觀被認知、理解、信任和認同,并在文化落地執行中實施全面文化管理,促進個人行為、企業行為的全面變革,促進企業的持續發展。這些正是本書的精要,也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理解這一片苦心。
本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是重新認識企業和企業文化;第二章辨析了企業文化落地,概要地介紹了一流企業文化落地框架;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詳細介紹了企業文化落地框架的四個核心內容,即實現知、信、能、行的具體方式方法的22個工作策略。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本書創新性地提出了一些企業文化的理論概念和方法,如一流企業文化落地框架、文化誠意、文化合法性、全面文化管理、文化周期、制度的文化性等。這些提法不是在嘩眾取寵,而是筆者在企業文化工作過程中思考和積累的結果。在此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企業文化思考、創新和分享中來。
筆者相信,本書可以幫助企業走出文化落地的迷茫,減少在企業文化工作中的無效投入,并指導企業打造出務實高效的一流企業文化,引領企業的局部或整體變革,進而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發展能力,在這個變幻莫測、不斷顛覆的世界里活得更好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