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優勢確認的標準與方法
“實施優勢導向,首先要注意的是什么?”我問。
“優勢導向,首先就要進行優勢的確認。”旅途的疲勞并沒有減弱優勢型經理人的談話興致,他的話匣子一打開便滔滔不絕。
“我曾經和你說過,每一個企業都有它的優勢,每一個員工都有他的優點,優勢型經理人的目標就是要做那個善于尋找優勢的人。”
優勢型經理人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企業的人才優勢,指的是一個企業的員工普遍素質高,工作富有創新精神,工作認真負責,樂于團結合作,共同促進企業的發展。或者說,在和諧的心理氛圍中,每個員工都充分發揮了自己的獨特才能,企業的‘人才優勢’就形成了。”
“那么,我們又是根據什么標準來確認人才的‘優勢’呢?”我迫不及待地問。
“首先,我們要確認每個員工的‘優勢基礎’。優勢是人進步的基礎,它包含一個人的素質、特長、興趣和經驗等,也就是一個人出色的一面。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有的員工溝通能力很強,有的做企劃工作得心應手,有的搞促銷活動很有辦法,有的在技術創新上頗具功力,等等,這些都是員工個人的‘優勢基礎’,有了這個基礎,他就可以不斷發展自己、豐富自己,最終成為出色的人才。所以,從優勢的角度來審視,每一個員工都是企業的一個人才。
“我知道,一個人的優勢基礎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個基礎,我們每一個員工都具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優勢型經理人回答道。
“每一個員工都有他的優勢基礎。這個觀點真的很好!”我感嘆地說。
“其次,要根據工作要求確認優勢。”優勢型經理人沉浸在他的話語中,“不同的工作要求使用不同特長的員工,有些員工做這項工作是庸才,做另一項工作卻是出色的人才。比如,在一個團隊里,各種人才濟濟一堂,許多員工在某個領域內都有自己一定的成就。如果要選一個部門經理,就得根據這個部門經理與工作性質來選擇,他應該是一個善于宣傳、鼓動,長于組織工作,并具有較全面的經營管理經驗的人,即使他沒有在哪個領域取得突出成就。而一個在某方面有所建樹,卻拙于管理的人,就不適合擔任這個工作,因為就‘部門經理’這個工作而言,他的優勢就不如前者。所以,不同的工作需要具有不同優勢的人才,根據工作要求來確認優勢,就是把合適的員工安排在合適的位置上”。
“根據不同的工作要求來確立員工的優勢基礎,這樣就能人盡其用。”我說。
“第三,就是要根據企業目標來確認優勢。每年,或每季度,企業都會制定一些新的目標,與員工密切相關的,是那些經營管理方面的目標。從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上來說,每個員工都有義務參與到實施經營管理的工作中去,但具體哪個員工適合參與實施哪個目標,就要根據他所具備的‘優勢基礎’來判斷。即把一個員工的素質、才能和過去的成功經驗綜合起來考查,以確認他在實現哪個目標時最具優勢。”優勢型經理人的思路清晰而富有條理,深深地吸引著我。
我國民間有一種說法,就是:“在一名能工巧匠的手中,無不可用之材。”的確,在和優勢型經理人的相處中,我深深地感到:在一名優秀的經理人的屬下,也沒有不具優勢的員工。
晚上,我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中記下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企業的發展是建立在它的優勢基礎上的,一個員工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他自身的優勢基礎上的。尋找優勢,就是找出企業管理中最有效的路徑。經理人應該經常問自己:還有哪個員工的優勢沒有發掘出來。”
看來,我的努力沒有白費。那一個晚上,我怎么也睡不著,優勢型經理人的話語,在我的耳畔久久地回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