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書名: 間諜簡史(第一部)作者名: 博格丹·保羅·帕帕迪(Bogdan Paul Papadie)本章字數: 4130字更新時間: 2019-01-22 16:05:18
5.天啟陰謀論和共濟會
近兩千年來,基督教神學家和普通信徒都在擔心一個全球陰謀,即圣經中,尤其是《以西結書》、《但以理書》對觀福音書中耶穌在橄欖山上的布道,以及《啟示錄》中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會變為現實。他們聲稱,人類和魔鬼代言人已經卷入一場引誘人類接受撒旦神權統治的遠古陰謀。撒旦神權由邪惡三位一體組成——即撒旦、反基督者和假先知(王權崇拜的基礎)。
很多當代基督教陰謀論都認為,假先知可能是最后一任羅馬天主教皇(通過謀反或基督會陰謀上臺),或是新紀元運動的一個精神領袖,甚至是團契會那樣的基督教原教旨主義運動的領導者。同時,反基督者可能身居歐盟主席、聯合國秘書長等要職,也可能是以電腦虛擬演員。
共濟會是一個兄弟會,其成員受共同的道德、精神和社會理念(有時甚至是政治理念)約束,入會需依照一定儀式,從某本主流宗教經書(《圣經》、《古蘭經》、《道德經》、《吠陀經》、《大藏經》)引用誓詞,大部分分會也受到對“上帝——宇宙的偉大建筑師”信仰的約束。大多數國家的共濟會組織是自治的分支機構,由7—50人(有時更多)的藍色會所(被稱為“工坊”)組成。
根據《新大英百科全書》,共濟會是世界上最龐大的秘密社團,主要于19世紀隨著不列顛帝國的擴張而發展。
光照派是一個由神學教授亞當·威斯豪普特于1776年5月1日在巴伐利亞王國的英戈爾施塔特建立的秘密社團。該組織由自由思想者、自由主義者、共和主義者以及來自德國共濟會的女性主義者組成。1785年,光照派因陰謀顛覆歐洲君主政體和國教而被巴伐利亞當局滲透、分裂并解散。威斯豪普特躲到一位德國王子的府邸進行政治避難。
《錫安長老會紀要》是一個于20世紀初傳播的文本,該文本闡釋了一個由猶太人制定的所謂統治全世界的計劃。紀要于1903年8月28日至9月7日(西方舊歷)在圣彼得堡的報紙《旗幟》上分期刊載。據說這種理論是俄國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真名為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羅曼諾夫,俄國的最后一任沙皇)命令恐怖的沙俄特務機構——秘密警察奧克瑞那編造出來的。
英帝國主義者、商人塞西爾·羅德斯認為大不列顛帝國應該收復美國,并在未來建立一個對世界進行軍事和政治統治的帝國聯邦。1877年,23歲的羅德斯給自己寫下第一份遺囑,其中提到希望成立一個社團(被稱為“選民團”)來推動自己的帝國理想。
英國作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在他1928年的作品《公開的陰謀》中,曾號召全世界知識分子共同致力于在未來建立一個世界聯盟,以加強民主、提倡國際公民權、打造各國分立機構間的世界權威機構,目的是建立一個社會民主主義的世界。
6.德意志第四帝國
新紀元運動是主要傳播于西方國家的一種靈修運動。該運動于1920年到1930年開始出現,當時愛麗絲·貝利出版了一系列著作,鼓吹基督再臨,并提倡建立她稱為“全球親善會”的組織。1940年愛麗絲·貝利預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將以同盟國戰勝軸心國告終(1945年成為現實),且同盟國將建立新的世界政治和宗教秩序。貝利將世界聯邦政府視為威爾斯所說的公開陰謀的高潮,但認為它是共同統治主義產物,有可能被“升天大師”所引導,讓人類為水瓶座時代基督的再臨做好準備。
據貝利所說,一個被稱作凈光兄弟會的大師組織一直致力于內在的神秘計劃,監管通往世界新秩序的道路。到了今天,這個靈性組織的成員只通過電話與一些新入會者聯系,但會在必要時為了讓世界知道他們的存在而現身。
1997年,拉比·約納坦·革順在《愛麗絲·貝利作品中的反猶主義成見》中強調,貝利的目的正是摧毀猶太教。這值得一提,因為陰謀論更傾向于將猶太人描述為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倡導者、抑制而非帶來利益的陰謀家。
陰謀理論家們通常將“德意志第四帝國”作為“世界新秩序”帶貶義的同義詞,暗示其國家意識形態和全球統治將與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國家社會主義相似。
20世紀70年代晚期以來,來自外星或平行世界的居民(像是假想的存在“格瑞族”),以及來自地心空洞的地球居民(像是“爬蟲族”)也是“世界新秩序”的成員,而且在美國作家斯坦·德約、彌爾頓·威廉·庫伯和英國作家大衛·艾克的理論中多少扮演著重要角色。
陰謀論鼓吹者們猜測,掌控世界的精英們是路西法的現代擁護者,他們致力于超人類計劃,意圖通過發展和應用科技帶來一個后人類領導階層。技術的加速發展將會使下一個技術奇點很快到來,以至于普通人無法預料或感知周遭發生的事情。陰謀論者害怕該計劃的最終結果將是一個“新世界”的到來——一個一團糟的世界或者人類的消失。
7.世界新秩序信仰
關于“世界新秩序”有幾個重疊的理論,關于它的降臨也有很多種教義。總的來說,陰謀論假設世界新秩序是按順序進行的,并且在這個意義上提供了例子——1913年美國中央銀行(“聯邦儲備系統”)成立,1919年國際聯盟成立,194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1945年聯合國成立,1945年世界銀行成立,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成立,在過去二十年里歐盟成立,1993年歐元出現,1948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2002年非洲聯盟成立。
美國的右翼陰謀論者,尤其是那些和美國激進民兵組織走得很近的陰謀論者認為,將有一支使用黑色直升機的神秘部隊通過軍事政變在美國和其他國家執行世界新秩序,并任命一個由聯合國控制、國外聯合國維和部隊把持的極權全球政府。根據“1984年戰備演習”和“花園計劃”,這一軍事政變將擱置憲法,實行軍事管制,并任命軍官為國家政要。
陰謀論者也相信“世界新秩序”會通過大規模監視項目、使用個人數字代碼、商品條形碼、通用商品標記代碼,以及近期用在RFID微型植入芯片中的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來實現。2001年的“9·11”事件之后,美國情報機構日均記錄通話已達15億條。
懷疑論者就消費主義提出了警告,例如凱瑟琳·阿爾布雷克特和利茲·麥金太爾聲稱,政府和大公司都會跟蹤每個消費者和植入微型芯片的市民的一舉一動,最終極權主義國家會像喬治·奧威爾的小說《1984》那樣監視自己公民。這就是為什么基督徒應該反對它,因為正如懷疑者所說,數據庫和現代通信技術、復雜的數據采集設備和認證系統投入商用,使得如今采集生物信息或標識變成可能。他們害怕這些現代技術會像《啟示錄》中預言的野獸一樣可怕。
基督教右翼陰謀論者認為存在一個由第一代諾斯替派[5]策劃的神秘而古老的陰謀,他們的繼承者包括屬于神秘圈子的猶太秘教、清潔派,著名的圣殿騎士、玫瑰十字會、共濟會以及光照派等等,這些人試圖削弱西方世界的猶太基督教根基,并通過“新紀元”信仰——讓大眾迎接反基督者的新王權崇拜——來為世界新秩序打下基礎。詳細地說,他們認為,以世界新秩序為名義的全球主義者正在利用由知名長者、靈性主教團、魔鬼、墮落天使或路西法構成的組織進行陰謀操縱。他們相信,納粹神教徒等陰謀家們正在利用神秘科學(命理學),符號(上帝之眼),儀式(共濟會晉級儀式),紀念碑(國家廣場),建筑物(曼尼托巴省議會大樓)和設施(丹佛國際機場)來推進他們統治世界的圖謀。
同時,陰謀論者還相信世紀新秩序會通過控制和監視人們的行動得以實現。這意味著他們計劃通過醫療健康項目、鼓勵禁欲、避孕和墮胎的計劃生育、戰爭引發種族滅絕以削減世界人口、轉基因病毒和疫苗以及改變氣象條件(例如“高頻主動極光研究項目”)引發生態災難,來達到抑制社會發展的目的。《國際食品法典》中收錄了有關可食用產品、食品生產和飲食安全的世界同行標準、行業規范、指南以及其他建議。在陰謀論者那里,《國際食品法典》也變成了通過食品添加劑引發饑餓和疾病來控制人口增長的手段。
8.恐懼文化和上帝的錢
陰謀論的支持者們指斥政府、大公司和大眾傳媒共同創建了一個國際共識——一種吊詭的恐懼文化,因為隨著潛在的社會控制不斷增強,民眾會被灌輸一種對神秘力量的恐懼。陰謀論者認為,最大的恐懼是陰謀家利用思想操控——用來剝奪個人思想、行為、情感和決策能力的多種技術——來達成世界新秩序。這些技術包羅萬象,從某種洗腦機構——“滿洲候選人”,到心理操控(氟化水,潛意識宣傳,無聲擴頻,美杜莎行動),還有超心理學行動(星際之門計劃),都是影響大眾的手段。
戴著錫紙帽子來屏蔽電波成了有關陰謀論者的典型諷刺形象。懷疑論者認為,陰謀論者對大眾思想控制、神秘主義、大財團、強力神秘組織、世界政府的迷戀源于以下兩個因素,當一個人:
有著強烈的個人主義價值觀
但沒有足夠的力量
第一個因素是指那些深切關心個人權利的人,他們希望在做出自己人生決定的時候不受到來自于上層機構的干涉,而且不希望履行他人強加的義務。當個人主義者感到自己無法實現完全獨立時,也就是說感到無奈時,就會產生危機感,并堅定地認為是某些更大的力量使他們失去了獨立性。
2009年,教皇本篤十六世指出,世界金融危機背后的原因是不顧后果地謀取利益,并呼吁建立以“共同利益”為基礎的世界新秩序。2011年和2012年,在此主張的基礎上,梵蒂岡表示希望逐漸實行世界新秩序。梵蒂岡的專家稱全球中央銀行是必要的。太陽底下無新事!
1928年以來,馬德里成立了圣十字架及主業社團(著名的“Opus Dei”),后來由教皇接管并與黑手黨建立了聯系。據幾個作家所說,天主教會內部的精神實質揭示了面具之下對共濟會、金融、貿易以及由此而來的世界政治的控制。值得注意的是,1605年由教皇保羅五世創立的圣靈銀行是世界上最早的銀行之一。
以巴昆為代表的文化評論家認為,陰謀論之所以傳播得如此之快是因為大量的相關書籍、電視劇和電影混合了與普遍觀點相反的對建立世界新秩序和受右翼極端分子影響的想象和信仰。這些書籍和影視作品有:
克里斯·卡特:《X檔案》,1993—2008年電視劇。
理查德·唐納:《連鎖陰謀》,1997年電影。
渦輪·斯佩克特、哈維·史密斯(游戲設計者):《殺出重圍》,2000年角色扮演游戲。
丹·布朗:《天使與魔鬼》,2000年小說。
丹·布朗:《失落的秘符》,2009年小說。
問題來了:在瘋狂追逐權力和世界統治的進程中,間諜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為了更好地說明這個問題,必須指出的是,根據現行法律,大家都明白國家有專門的機構來獲取、審查和收集情報以掌握、阻止和應對一切對國家安全造成威脅的活動。間諜的歷史已在遠古時代失去蹤跡,它的存在伴隨著軍隊的發展和搜集敵方情報的需求。在最早的關于間諜作用的文獻中,《孫子兵法》值得一提。該書仔細描述了間諜的職責和工作方式,以及招募間諜的相關數據。
“凡軍之所欲擊,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殺,必先知其守將,左右,謁者,門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間必索知之?!?
——《孫子兵法》
但別急著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