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伯山甫

【題解】

伯山甫,漢代人,關于他的故事,后世多引自此篇,文字差別不大,只在相傳由唐人所編纂的《女仙傳》中,引用這個故事時,指漢使在“西河城東”見到伯山甫的外甥女鞭笞老翁,故后世留下“西河少女”的典故,代指返老還童的女仙,文淵閣《四庫全書》收錄時采用了《女仙傳》的說法。

作者在本篇中通過伯山甫和其外甥女的經歷,主要是想告訴世人,世上存在著長生不老的仙藥,如果能得到并堅持服用,就能成仙并返老還童。

 

伯山甫者,雍州人也[1]。入華山中精思服食[2],時時歸鄉里省親[3],如此二百年,不老。到人家,即數人先世以來善惡功過,有如目見,又知方來吉兇,言無不效。

其外甥女年老多病,乃以藥與之,女時年已七十,轉還少,色如桃花。漢武遣使者行河東[4],忽見城西有一女子[5],笞一老翁[6],俯首跪受杖。使者怪問之,女曰:“此翁乃妾子也[7],昔吾舅氏伯山甫,以神藥教妾,妾教子服之,不肯,今遂衰老,行不及妾,故杖之。”使者問女及子年幾,答曰:“妾已一百三十歲,兒八十。”后入華山去。

 

【注釋】

[1]雍(yōng)州:古九州之一,名稱源于陜西寶雞鳳翔境內的雍山、雍水。其位置相當于現在陜西關中平原、陜北地區,甘肅大部(除去東南部),青海的東北部以及寧夏部分地方。東漢光武帝時始置為行政區,后歷代多有沿革。

[2]華山:山名,五岳之一,古稱“西岳”。在陜西華陰南,北臨渭河平原,屬秦嶺東段,又稱太華山。華山是道教圣地,歷代皆有道士入山修煉并修建道觀,現有道教宮觀二十余座,最早的建造歷史可追溯至漢武帝時。精思:道家修煉方法,主要是指先把意念集中到某一事物上,再慢慢忘掉這一念頭,達到一種無思無想的境界,道家之“守一”法與此類似。北宋張君房《云笈七簽·諸家氣法·服氣十事》中說:“夫神仙法者,與此法了無有異。此法精思靜慮,安形定息,呼吸綿綿,神氣自若,百病不生,長存不死,所謂身安道隆度世法也。”服食:指修道人士長期服用一些被認為可以延長壽命或者有助于成仙的東西,多為草藥或礦物等煉制的丹藥,常常結合辟谷一起進行。

[3]省(xǐng)親:指回家看望父母、尊長等。

[4]漢武:漢武帝劉徹的省稱,西漢司馬遷《史記》記載其曾聽信方士之言,大搞求仙活動。河東:古地區名。黃河流經山西、陜西兩省,自北而南一段之東部,指今之山西省。秦漢時置河東郡、唐初置河東道,開元間又置河東節度使,宋置河東路,明廢。

[5]城西:具體所在位置已不可考。

[6]笞(chī):用鞭杖或竹板打。

[7]妾:謙辭,舊時女人自稱。

【譯文】

伯山甫是雍州地區的人。他進入華山中,長期精思和服食,也經常回家看望父母和尊長,這樣過了兩百多年,一直沒有衰老。他到人家里做客,就如數家珍地說出這家人前世和今生所做過的好事和壞事,就像親眼看到一樣,他又能預知即將要發生的吉兇等事,所說沒有不應驗的。

他的外甥女年老多病,于是伯山甫就送藥給她,這個女子當時已經七十歲了,但是慢慢地變年輕起來,臉色像桃花一樣嬌艷。漢武帝派遣使者去河東地區求仙,忽然在城西碰到一個女子,正在打一個老翁,老翁低著頭跪著接受著木棍的杖罰。使者很奇怪地問是怎么回事,女子說:“這個老頭是我的兒子,以前我的舅舅伯山甫,教給我制神藥的方法,我讓兒子服用,他不肯,所以他現在衰老了,走路都不如我,因此拿棍子打他。”使者問女子和他兒子歲數有多大了,女子回答說:“我已經一百三十歲了,兒子有八十歲了。”后來他們就進入華山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县| 东明县| 汉中市| 宜宾县| 六盘水市| 嘉义县| 正定县| 万宁市| 马边| 柳州市| 隆德县| 衡南县| 伊金霍洛旗| 会同县| 贞丰县| 沙河市| 杂多县| 温泉县| 丘北县| 河源市| 肃宁县| 普陀区| 青田县| 华容县| 收藏| 太保市| 双鸭山市| 海宁市| 新营市| 自贡市| 讷河市| 兰州市| 民和| 高陵县| 绥棱县| 龙井市| 纳雍县| 徐州市| 昌江| 洛阳市|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