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神仙傳(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作者名: 謝青云譯注本章字數: 2024字更新時間: 2019-02-28 16:03:20
皇初平
【題解】
皇初平,又名黃初平,后世稱為黃大仙,著名道教神仙,也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皇初平為東晉時人,南宋末倪守約在《金華赤松山志》中指其生于晉成帝咸和三年(328)農歷八月二十三日。皇初平出生于浙江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浙江金華義烏赤岸鎮),原是當地一個放羊的牧童,后傳說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其事跡最早見于《神仙傳》,后《金華府志》《金華縣志》《浙江通志》及《蘭溪縣志》等都有記載。
民間傳說皇初平擅長煉丹,知醫術,得道之后在民間懲惡勸善,有求必應,故對其信仰一直不衰。據《金華赤松山志》記載,金華山在東晉時即建有祭祀他的赤松宮,此宮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奉詔更名“寶積觀”,后因1951年建山口馮水庫,使此觀沉入水底。宋朝時,在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和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皇初平分別得到“養素真人”和“養素凈正真人”兩次封號,在今傳說其羽化之地——金華北山“洞天福地”雙龍洞左側建有金華觀,金華觀轄朝真、冰壺、雙龍三洞,香火一直很旺盛。
黃大仙的信仰在清末被傳入廣東,后又傳入香港、東南亞及臺灣等地,影響甚大,各地分別建有壇祠,其中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區、黃大仙祠頗有名。
皇初平者,丹溪人也[1]。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便將至金華山石室中[2],四十余年,不復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后見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問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為占之。”道士曰:“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皇,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聞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語畢,問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見,但見白石而還,謂初平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見之。”初平與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變為羊數萬頭。初起曰:“弟獨得仙道如此,吾可學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棄妻子,留住,就初平學。共服松脂、茯苓[3],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無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還鄉里,親族死終略盡,乃復還去。臨行,以方授南伯逢[4]。初平改姓赤氏,號松子[5],初起號赤須子[6]。其后服此藥得仙者數十人。
【注釋】
[1]丹溪:具體地點不詳,后世傳說在今浙江金華蘭溪,也有說是浙江義烏赤岸鎮。丹溪也指仙人們所居住的地方。三國魏曹丕《典論·論卻儉等事》:“適不死之國,國即丹溪。”
[2]金華山:現浙江金華山,又名長山、常山。廣義上指金華北部的山脈,狹義上指金華市區北面山峰(壺瓶山),屬道教名山勝地,主峰海拔一千三百余米,面積約2.5平方公里。山間雙龍、冰壺、朝真三洞合稱“金華洞”,為道教第三十六小洞天,名曰“金華洞元洞天”。金華山有一山峰名赤松山,傳為古仙人黃初平修道成仙之地。山上有金華觀、赤松亭、“五洞十景”等自然景觀及道教古跡,為浙江道教名山之一。
[3]松脂:主要是松樹或松類樹干分泌出的樹脂,古人認為久服可輕身、不老延年,又名松膏、松肪,藥用主治惡瘡頭瘍、白禿等。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藥用滲濕利水,益脾和胃。古人認為茯苓是千年松脂或松根所化,久服可不饑、延年或不死。
[4]臨行,以方授南伯逢:此句原無,今據北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一〇九所引《神仙傳》補入。南伯逢,相傳為黃初平弟子,事跡不詳。
[5]初平改姓赤氏,號松子:此處原文句有錯訛,今據署名唐王松年《仙苑編珠·上卷》引《神仙傳》校補。
[6]初起號赤須子:原文為“初起改字為魯班”,意不甚通,今據《仙苑編珠·上卷》引《神仙傳》校改。
【譯文】
皇初平是丹溪人。十五歲時,家里讓他去放羊,有個道士看他善良憨厚,就把他領到金華山的石洞中,他一待就是四十多年,也不想念家鄉。他的哥哥叫皇初起,進山尋找他,好幾年也沒找到。后來在街市上見到一個道士,皇初起就向他打聽:“我有個弟弟叫皇初平,因為讓他放羊,而走失了四十多年,不知他的死活,也不知在哪里,懇求道長給算一卦。”道士說:“金華山中有一個放羊的小孩,姓皇字初平,是你的弟弟沒錯了。”皇初起聽后,就跟著道士去找弟弟,于是得以相見。兄弟兩人悲喜交加一番交談,初起就問初平羊哪里去了,初平說:“就在附近東邊的山坡上。”初起去查看,沒看見,只看到一堆白石頭,就回來了,對初平說:“東邊的山坡上沒有羊啊!”初平說“羊都在的,只是哥哥你看不見罷了。”初平就和哥哥一起去看,初平對著白石堆大聲喝道:“羊兒起來!”于是那堆白石頭立刻就變成了幾萬頭羊。初起說:“弟弟你竟然學到這樣的神仙道術,我能學嗎?”初平說:“只要一心向道,就可以學成。”初起就離棄了妻子兒女,留在初平那里住了下來,跟著初平學道。他們一起服用松脂、茯苓,活到了五百歲,他們能坐在那里忽然消失,在太陽下行走而不見影子,而且面容像少年一樣。后來他們一起回到家鄉,發現所有的親戚族人差不多都死光了,于是就又回去了。臨走的時候,他們把仙方傳給了南伯逢。初平后來改姓赤,號松子,初起號赤須子。后世服用他們的藥而成仙的有好幾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