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新人文精神的基本內容

20世紀30年代,哈佛大學比較文學系的第一任系主任白璧德已經提出了新人文主義這個概念。白璧德希望借鑒中國的“文明以止”來討論人文主義的新概念。“文明以止”就是人類文明的發展要知道什么地方應該止步,不能完全不顧一切地來爭取個人的絕對自由或者極端的個人主義,他反對那種完全沒有限制的浪漫主義,他也反對以培根為代表的完全超乎倫理的客觀的科學主義,認為完全由科學主義來處理人生也是不行的。他明確提出孔子是優于很多西方人文主義者的一個偉大的人文主義者,他希望把西方的人文主義和東方的人文主義匯合在一起。他有這樣一段話,大意是說,人如果要成為真正的人,便不能循著一般的“我”來自由擴張、自由放任,而要自律,自律就是自己能夠規范自己。自律使一般的我能夠認識更真,能夠分清輕重本末,也就是有一個為人的規范,因為你是人,你不是一個野獸,只顧讓你的獸性充分發揮。孔子提出“克己復禮為仁”,所謂“克己”就是應該對自己有所規范,這應是人文主義最高的理想。白璧德的中國學生吳宓、梅光迪等認為孔子提出來的中庸自律就是白璧德新人文主義的基本精神。他們的理想是致力于把中西的人文精神結合起來創造一個新人文主義來拯救社會,他們雖然沒有成功,但卻創造了一個好的開端。

那么,什么是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我想本質主義式的答案是沒有的,但可以從以下一些方面來進行思考。

首先,這是一種新的歷史觀。根據這種歷史觀,以物質增殖、破壞生態和無限消費為基礎的“現代發展觀”本身將受到修正。新人文精神超越人類中心主義,高揚生態意識。它認為:人種不過是眾多物種中的一種,不比別的物種好,也不更壞。它在整個生態系統中有自己的位置,只有當它有助于這個生態系統時,它才會有自己的價值。著名生態學家Thomas berry參閱[美]托馬斯·柏勵(Thomas Berry)的《地球夢》和《生態紀》。認為人是天地之心,心系大自然,為天地操心是人的天職。這正如朱熹所說:“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之于天;既生此人,則天又在人矣。”“天”要由“人”來彰顯。只有通過自由創造、具有充分隨機應變的自主性而又與“天”相通的“人”,“天”的活潑潑的氣象才能得以體現。如果說過去西方啟蒙主義科學的基礎是“重塑”自然,以符合人類面貌,那么東方的方式則是拋棄人類可以操縱環境的想法,而重在根據環境的需要調整自身,做到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東西方互補的生態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21世紀新人文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新人文精神強調“可持續性文明”,即基于“生活質量”而非基于個人無限的財富聚斂和物質享受。所謂“生活質量”就是“實際生活條件”以及“公民個人的主觀幸福感”如健康、快樂、和諧的社會關系、綠色自然環境等。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的“可持續性文明”強調普遍人權和自然權利而不只是私有產權;強調全球合作而不是單邊主義的權力濫用;強調共同體中的互相依賴而不只是個體的絕對獨立自主。在這樣的共同體中,獲得自由不是個人為所欲為,而是能夠進入與他人之間無數種彼此依賴的關系之中;進入的共同體越多,選擇權也就越大,也就有越多的自由。在這樣的共同體中,當個人用自己的“自由”削弱社會共同體的時候,其結果也一定會削弱自身。在儒家思想里,沒有“我”能夠孤立存在,或被抽象地思考,“我”是根據和其他具體個人的關系而扮演的各種角色的總和;而道家則認為萬物都是存在于相反力量之間的關系之中,相反相成,互相完善。

第三,新人文精神拒絕抽象自由觀,走向有責任的深度自由,將責任和義務觀念引入自由的概念之中,揭示出自由與義務的內在聯系。新人文精神所追求的不是擴大權力范圍而是擴大人類的互相理解,它努力糾正第一次啟蒙所錯誤提倡的“物質主義”以及無限制的進步論(直線的、急速的、無限的求新)和絕對化了的個人主義,它的最后的目標是將人性從物質主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成就新的人性。從物質主義的牢籠中解放出來,最重要的途徑是超越工具理性,重視價值理性,呼喚審美智慧。工具理性曾為人類帶來巨大的進步和財富,但同時它也使人們難以擺脫以功利為目的的行為動機,必須輔之以價值理性和審美智慧。審美智慧是一種建立在有機聯系觀念基礎上的,以真善美、知情意的和諧統一為旨歸的整合性智慧。在這里,科學思維、理性思維、感性思維、宗教思維、藝術思維得以互相補充,互相豐富。受二元對立思維方式的影響,現代工具理性是以排斥感性、情感價值和美為前提的,而審美智慧則強調亦此亦彼的和諧思維。中國傳統文化從來以“情”、“和諧”、崇尚自然之美為核心,在全球化語境中必然開發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全新的思想體系。

第四,如果說18世紀的第一次啟蒙以“解放自我”、追求世界普遍性為中心,21世紀新人文精神所提倡的,則是尊重他者、尊重差別,提倡多元文化互補,特別是東西文化互補。第一次啟蒙思想經過數百年現代主義的發展,到了20世紀60年代,后現代解構運動使一切現代性多年塑造的權威和強制性的一致性思維都黯然失色,同時也使一切都離散化、零碎化、浮面化,最終只留下了現代性的思想碎片,以及一個眾聲喧嘩的、支離破碎的世界。人們在一個沒有邊界的、混亂無序、分崩離析的世界上,成了存在主義的流浪部族,漫游在絕望之中。正如里夫金在《歐洲夢》中所說,貫穿在今天的兩大精神潮流就是:(1)在一個日益物質化的世界里,尋找某種更高的個人使命的渴望;(2)在一個逐漸疏離、冷淡的社會里,尋找某種共同意識的需求。為了共存于一個日益聯系緊密的世界,人類須要不斷開發新的理念,找到更多、更深層的共通之處,這共通之處就是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的重塑。

總之,從自然環境、科學發展、社會需求等各方面來看,人類都面臨著一個空前巨大的轉折。要平安度過這個轉折,首先就是要改變人類現有的人生觀、世界觀,重構人類的精神世界,這就是21世紀新人文精神所追求的核心價值。中國文化是一個具有強大思想能力的文化,從來就有追求精神生活、將道德置于崇高地位的深遠傳統。中國文化保留著極其巨大的空間,可以展開人與自然的和解,調節理性思維與精神信仰、物質追求與審美情趣、自然科學與人文關懷之間的斷裂。如果中國文化固有的這些文化基因與現代詮釋相結合,面向當代多元文化的世界,那就會創造出新的概念體系、話語體系和知識體系,與其他文化一起,共同建構21世紀的新人文精神,開辟一個嶄新的人類歷史新階段。

主站蜘蛛池模板: 虞城县| 舞钢市| 新昌县| 崇左市| 高要市| 亳州市| 石楼县| 凉城县| 当雄县| 绥阳县| 衡水市| 常宁市| 五峰| 治县。| 崇文区| 五指山市| 承德县| 兴文县| 娄烦县| 清流县| 清新县| 宜都市| 忻州市| 金乡县| 晋州市| 锡林郭勒盟| 林周县| 汉沽区| 三河市| 抚松县| 利津县| 兖州市| 闽清县| 台前县| 麻城市| 新民市| 商丘市| 安丘市| 商都县| 佳木斯市| 象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