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立春吃什么

果有一天,你看到很多人都拿著一根蘿卜在啃,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這一天肯定是立春。因為立春那天,不論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吃幾口蘿卜,這叫咬春,也叫啃春。關于這個習俗的由來,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說。

有一年立春快到了,家家戶戶都忙著為迎接立春做準備。誰知在關鍵時刻卻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瘟疫。所有的人都得了一種怪病,得了這種病的人常常感到心慌氣短,沒有一點精神,個個都頭重腳輕,連抬手的力氣都沒有,那樣子就像喝醉了酒似的。大家心里都非常害怕,可是又沒有辦法治好這種怪病。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士來到這個村莊。村莊里好安靜,路上一個人都沒有,甚至連雞和狗的叫聲都聽不到,老道士覺得太奇怪了。他來到最近的一戶人家,“咚咚咚”地敲門,可是沒有人回應他。門是虛掩著的,他便問了聲:“屋里有人嗎?”還是沒人理他。于是他就推開門進去了。眼前的景象讓他大吃一驚:炕上躺著五個人,每個人都臉色蠟黃,昏昏沉沉的像睡著了一樣。屋子里滿是塵土,看來好久都沒人打掃了。

老道士趕緊來到一個中年人面前,問他到底發生了什么事。那個中年人有氣無力地抬了一下眼皮,閉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整個村的人都……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怪病。”

老道士聽了感覺情況很嚴重,他又去了其他幾戶人家,果然都是一樣的情形。老道士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來到村東頭的一顆古樹下,面向南方盤腿坐下,口中念念有詞。他這是在干什么呢?原來他在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治療這種瘟疫的辦法。就這樣坐了三個小時后,老道士突然長噓一口氣,猛地站起來,風一般地跑回道觀。他拿起一口鎬,從地里刨出一袋貯藏的蘿卜。他背著這袋蘿卜,又飛快地跑到村莊。這時,已經是第二天大清早了。

老道士從一戶人家找到一只蘆花大公雞,他拔下幾根雞毛,插在地上。老道士閉上眼睛禱告,腦海里浮現之前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景: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到地氣通了時,讓村民們每人咬幾口蘿卜,瘟疫就可以自行解除了。大約過了一袋煙的功夫,插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彈起來。老道士興奮極了,大喊:“地氣通了,地氣通了!”他背上那袋蘿卜,奔向每家每戶,讓每個人都啃上幾口蘿卜。觀音菩薩的辦法果然靈驗,人們吃了蘿卜后,怪病馬上就好了。

人們流著淚要給老道士下跪,感謝他的救命之恩。老道士趕緊說:“大家快請起,你們不用感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現在最要緊的還是先救人,鄰近村莊也感染了這種怪病。我的道觀里還有很多蘿卜,大家趕緊帶著蘿卜去救人吧!”村民們聽了,馬上跑去道觀挖蘿卜,然后背著蘿卜奔向其他村莊。

瘟疫過去了,大家又過上了安寧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們不會忘記那位救了無數人的老道士,更不會忘記讓他們擺脫苦難的蘿卜。所以從此以后,在立春這天,人們總是要吃幾口蘿卜,以求平安健康。咬春的習俗就這樣形成了,一直流傳到今天。

【博聞館】

立春還要吃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時,氣溫緩慢升高。講究民以食為天的中國人,當然不能忘了食補。這一天應該吃一些春天的時令蔬菜,既可以防病,同時也以這種方式來迎接新春的到來。老一輩人常說,只要“咬春”了,整個春天都不會犯困。

美味的春餅

立春吃蘿卜,有“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之意。最講究時令飲食的首推老北京人,立春那天一大清早,就有人挑著擔子穿梭在胡同中,一邊走一邊吆喝:“蘿卜賽梨嘞——”聽到吆喝聲,再窮的人家,也會買個蘿卜給孩子咬咬春。除了蘿卜,立春這天還要吃春餅、春卷等。薺菜也是一種重要的咬春食物。從郊外田間挖回鮮嫩的薺菜,回家洗凈后,可以蘸上甜面醬吃,也可以炒雞蛋吃,還可以把它做成春卷吃。但更多的人喜歡把它剁得細細的,與豬肉混在一起做餡兒包餃子吃,那可真是無上的美味。所以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寧吃薺菜鮮,不吃白菜餡。”

古人在立春時會擺咬春宴,咬春宴上除了蘿卜、生菜、春餅、春卷之外,其他一切可咬可食可補之物,皆可榮幸地位列其中。唐代《四時寶鏡》中記載:“立春,食蘆、春餅、生菜,號‘菜盤’。”看來唐人已經知道拼春盤、吃春餅了。春餅也叫荷葉餅,是一種小薄餅,用來卷菜吃。而現在,人們的食譜更為豐富,現代的咬春宴有葷有素,可謂中西合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宣威市| 涡阳县| 宜昌市| 双城市| 温州市| 兖州市| 南充市| 金川县| 南漳县| 巴林右旗| 巴林右旗| 黔江区| 全州县| 北票市| 子长县| 化德县| 常德市| 安陆市| 贵定县| 铁岭市| 长岛县| 芮城县| 双桥区| 安龙县| 阿勒泰市| 蚌埠市| 南漳县| 峨眉山市| 交口县| 宁都县| 泰和县| 鹿邑县| 济阳县| 沙坪坝区| 新化县| 东明县| 邵阳县| 宾阳县| 大田县| 呼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