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衣食住行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侯宇亮 種方 王帆
- 1350字
- 2019-12-04 19:18:31
皇帝都穿黃袍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古代皇帝都穿著黃色的龍袍,黃色是最尊貴的顏色,只有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可以使用,這種只有皇帝才能穿黃色的現象,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的嗎?
在古代,人們對服飾的顏色的確非常講究,華夏民族以服飾顏色區分尊卑貴賤的規定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古人就有了正色、間色之分,青、赤、黃、白、黑五色為正色,正色之外的顏色為間色。正色被人們認為是比較高貴、莊重的顏色,而正色之中又以黑、黃、赤最尊貴,因為古人認為天玄地黃,玄就是黑色,黑和黃是天地的顏色,赤是太陽的顏色,所以最尊。古禮要求,有身份的貴族們都要穿正色的衣服,而且越是正式的場合,穿著要求越嚴格。周天子出席祭祀天地等重大儀式時穿的禮服——冕(miǎn)服,必須是黑色的上衣,黃色或赤色的下裳。之后直到明代,皇帝們出席重大典禮的正式著裝都是這種冕服。
春秋戰國時期,這種對著裝的要求漸漸放寬了,天子或國君的日常衣服雖以正色為主,但各國國君也會有自己偏好的間色服飾,而且國君的喜好還會成為一國的流行?!俄n非子》一書中有個故事,說的是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整個齊國都效法國君,風行穿紫衣,以至于那時的齊國,紫色的布供不應求,五匹生絹也換不到一匹紫布。因為紫色不是正色,孔子還以“惡(wù)紫奪朱”(指厭惡以邪代正)批評過當時崇尚紫色服飾的現象。
秦始皇做了皇帝后,崇尚穿黑色的衣服,因為他受到五行相生相克學說的影響,認為周屬于火德,秦屬于水德,秦能取代周統一天下,是因為水能克火。在五種正色之中,黑色對應了五行的水,所以秦朝以黑色為尊。漢初皇帝沿襲了秦的習慣,以黑色衣服為常服,又因為漢高祖劉邦起兵反秦時,有“赤帝子斬白帝子”的神話傳說,所以漢代也崇尚赤色衣服。晉代的皇帝也喜歡穿紅袍。

嚴文俊繪《趙匡胤黃袍加身》
皇帝以黃袍為常服是從隋代開始流行的,不過隋代還沒有明令禁止他人穿黃色衣服。到了唐高祖武德年間,為了顯示黃色的尊貴地位,開始在百官百姓中禁穿黃色衣服,黃袍成了皇帝的專用。不僅如此,唐代還嚴格規定了官員的衣服顏色:三品以上為紫,四品五品為朱,六品七品為綠,八品九品為青。因此,朱、紫長期成為顯貴的服色。我們形容一個人非常受重視、受歡迎,用“紅得發紫”“大紅大紫”這些詞,就由此而來。如果一家人有許多做官的,人們還會用“滿門朱紫”來形容。此外,唐代還規定了士兵的服裝是黑色,這是延續了三國的習俗,南京的“烏衣巷”就因三國時吳國士兵曾在此地駐扎而得名,“烏衣”說明當時的士兵都穿黑色制服。對于“烏衣巷”,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唐代劉禹錫有同名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碧拼螅卧髑宓幕实?,常服雖有紅色,但都以黃袍為尊,禁止民間使用了。
【博聞館】
清八旗的顏色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獨創的一種“軍政合一”的管理形式。八旗分別用了八種顏色做代表,黃、白、紅、藍四個純色為正,后來又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色。八旗的顏色有什么含義呢?在女真部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靠天靠地,有水有日,就能發跡。”八旗的顏色中,黃色代表土地,藍色代表天,白色代表水,紅色代表太陽,而以黃色為最尊應該是受漢文化的影響,滿族本來有尚白的習俗,所以白色次之。因此八旗中,就以正黃、鑲黃、正白為上三旗,地位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