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字故事(中華經典故事)
- 徐劍 張欣 喻英賢
- 1495字
- 2019-02-28 15:39:59
像畫一樣的象形字
大家在奧運會場館或其他運動館都會經常見到下面圖片上的標志,它們表示的含義,一望便知。這些標志其實就是古老象形文字的現代應用。象形字,顧名思義就是字的形狀是仿照事物的形狀書寫而成的,例如,“山”字在古代寫作,“日”字寫作
,“鳥”字寫作
。假如我們能夠穿越到上古時代,看到這些字的時候,一下子就能猜到這些字的意思了。

在目前通用的文字中,唯一具有象形文字特征的是漢字。當然也不能說英語里面沒有象形字,如果我們仔細看看英語中的eye這個單詞的形狀,跟眼睛還是很相像的,當然這只是英語中極其罕見的例子。世界四大古文字體系里面還有一種是埃及象形文字,雖然早已廢棄,但是現在還有一些刻有這種文字的殘石留下來。這種文字也是很有意思的,例如里面有這樣一些字:、
、
,其意義分別是貓頭鷹、手、獅子。如果把甲骨文中的
字拿給一個16世紀的英國人看,他也能明白這個字的意思;同樣,把古埃及文字中的
拿給我們看,我們也知道這個字指“手”。這就是象形字在傳播和認知方面的獨特之處,它的簡單明了讓不同文化、不同時代、不同語言的人們只看字形就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
然而,為什么我們從現在的漢字形體中看不出它表示的意思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象形字用形體描摹事物的特點,決定了象形字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在常用字典和常用字里,象形字所占比例極小,《說文解字》里象形字只有364個,占不到4%,漢代以后,一千多年來只造了“傘、凹、凸”等少數幾個象形字,后來已不再用這種方法造字了。但象形卻是漢字造字的基礎,是漢字中最原始的部分,以后,造字也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加減筆畫或者稍作改變而成的。至今,許多漢字還留有象形的影子,仔細琢磨就可以看出它的原形來。例如口、身、耳、手、山、田、井、水、火、云、電、雨、傘、門等等,其“形象”依然存在。
第二,漢字的形體是一個逐漸演化的過程,經歷了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到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演化過程,在此期間,很多象形字的形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下面的這幾個例子可以看出,一開始的象形字還有畫出來的意思,可越到后來就越不“象形”了。
山:

丘:

所以,這種繪畫式的文字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且不說抽象的意義無形可象,就是具體的東西,也不是都可以“象形”出來的。用這種方法構造漢字無法滿足記錄語言的需要,于是指事字和會意字應運而生。
【博聞館】
神秘的古埃及象形文字
距今五千多年前,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出現了象形文字,顧名思義,這種文字和圖畫相關,比如,魚、鳥、山、河這些字,看起來就是一幅簡單的繪畫。在當時,這種復雜的文字大都用于記載農業生產和國王的豐功偉績,只有少數祭司和書吏掌握,隨著時光的流逝,最終連埃及人自己也忘記了如何翻譯。
1799年,拿破侖遠征埃及時,他的一名軍官在羅塞塔城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時,發現了一塊黑色玄武巖斷碑,這就是被世人稱為“羅塞塔碑”的著名石碑。
碑文是由兩種文字三種字體所刻,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間是古埃及的草書體象形文字,下面是希臘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沒人能看懂,但是希臘文字卻是能看懂的。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法國的語言怪才商博良熱愛古埃及文化,他決心揭開象形文字的秘密。經過多年的研究,商博良發現古埃及人寫國王名字時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畫上粗線。湊巧的是,“羅塞塔碑”上也有用線條框起來的文字,這是不是國王的名字呢?
商博良對照著希臘文,終于讀通了埃及國王托勒密和王后克里奧帕特拉這兩個象形文字。到了1822年,埃及象形文字之謎終于被商博良解開了。原來,“羅塞塔碑”上的碑文是公元前196年埃及孟斐斯城的僧侶給國王托勒密寫的一封感謝信,感謝托勒密取消了僧侶們欠交的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