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 885字
- 2019-11-18 14:31:24
十一、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
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管理、行業自律、社會監督、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的文化體制機制。
(一)完善文化管理體制。深化文化行政部門職能轉變,建立健全行政權力和責任清單制度。繼續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促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三管齊下”。深入推進政府管理與服務創新,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科技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深化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逐步形成權責明確、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管理體制,推進文化領域跨部門、跨行業綜合執法。按照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原則,推動文化行政部門與其所屬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一步理順關系,依法賦予企事業單位更多的法人自主權。
(二)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深化文化事業單位人事、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經費保障等制度改革,創新管理運行機制,積極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離的有效形式。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吸納有關方面代表、專業人士、各界群眾參與管理,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推動保留事業體制院團內部機制改革。完善績效評估考核,結合文化單位特點制定科學的績效指標體系,適當引入第三方評估,加強評估結果的公開和運用。
(三)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形成體現文化企業特點、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資產組織形式和經營管理模式。完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確保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進一步深化國有文藝院團體制改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原創劇目補貼等方式扶持轉制院團的藝術創作生產。
(四)培育和規范文化類社會組織。加強對業務主管的文化類行業協會、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管理,促進規范有序發展。積極發揮行業組織在行業自律、行業管理、行業交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厘清文化行政部門與所屬行業協會的職能邊界,積極穩妥推進文化行業協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加大政府向文化類社會組織購買服務力度,將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