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4章 拜訪

  • 巧妻
  • 行走的葉子
  • 3026字
  • 2013-12-05 08:48:21

“殺人也不過頭點地,愛上一個渣男又算什么,夢醒了還是好女一個。”方怡巧抱住她,她知道,自己最好的朋友已經回來了。

方怡巧開始了她深居簡出的生活,畫畫看書練字,與弟弟討論功課。時而迷上醫書去搜羅了來看,時而迷上了游記,又要弟弟去族學里借了藏書來看。

家人都知道她心情不好,盡皆依著她。半年后,京中來信,方怡雪已大好,規矩禮儀也學得有些模樣,問方老太爺如何料理。還有就是,方家大房大姐方怡雅的親事也定在了元貞三十年,也就是今年秋天完婚。

老太爺大喜,提筆讓大兒子全權料理方怡雪的婚事,只求是個正經人家的正頭妻子,不苛求其他。

今年不光大孫女要嫁人,二房二個兒子一個春天一個秋天都要娶親。家里忙得腳不沾地,老太爺卻悄悄叫上老四,命他上京去看宅子。暗中交待他“你大哥一家已在京中占穩腳跟,老二家的還有你家的遲早要去參加會試。早點添置宅子,還有置辦家俱下人這些瑣事,免得以后忙亂。”

方長略心里打鼓,家中何時有了這么一大注銀子,可以上京中置產。要知道大伯回來可是詳細說了,京中官多商人多,有錢都不一定能買到好宅子。他那間宅子,公中貼補了一千兩呢。一大家人要住的大宅,恐怕沒有幾千兩銀子,問都不用去問價。家中的田地,鋪子都是有數的,一年多少出息也算得出來。總不能掏空了家底,就為了在京中置產吧。

看出老四的疑惑,老太爺道“我們賣了一個鋪子給林家,收了五千兩。”

一間鋪子在這個小縣城,值個幾百兩頂天了。五千兩,看來是之前的事,林家給的補償了。也是,若方家咬著不放,林家最次也要名聲受損。用五千兩買最有出息的孫子的名聲,也不算虧。

將家中老小拜托給二娘子照顧,方長略帶了幾個下人,還有公中給方怡雅的嫁妝銀子去了京城。當然,也少不了三房托他帶給方怡雪的東西。

京中大房知道老太爺的意思,也開懷不已,家中子侄若都有出息,方家這一脈的興旺指日可待。將備嫁的事都交給娘子,自己也幫著四處打聽,有沒有合適的大宅子出售。

足足找了快二個月,才被他們找到一間合適的。是個破了產的商戶要回老家,位置大小都合適。難得的是宅子前年才翻新過,家俱擺設一應俱全,直接搬進來就可以住人。兄弟倆看了都極為滿意,對方開價七千兩,最后談到六千五百兩成交。

買好宅子,方長略在三郎的婚禮前趕回榆林,跟著又是一通忙亂。老太爺一高興,拍板道“兩個大孫的親事都沒趕上,這次大姐的親事不能再錯過了。到時帶幾個人一塊進京,給大姐湊個熱鬧。”

四郎比大姐的成親時間早了一個多月,這時間趕到京城綽綽有余。至于帶誰,老二家的二個兒子才成親,二房肯定不能去。老三家的五郎和七郎留下讀書,其他人都打包跟去京城。

方怡巧聽了心中歡喜,這輩子還未去過京城,去看看風光也好。還有呂先生,分別數年,也不知她過得如何。小石頭更開心,他手里有老師的住址,不管老師在不在家,去認個門也好。

方長略也興奮的跟慧娘道“京城里的繁華,別說榆林就是省城也比不上萬一。那些貴人們的派場也大,小娘子們的衣裳也華麗的很。你別在這里做了,去了京城給你們娘倆買幾套新衣裳。”

周婉佩知道巧姐要上京城,十分羨慕,準備了給呂先生的禮物,讓她帶去。她的親事也定下來,是榆林縣另一戶鄉坤李家的獨子,教養極好。巧姐還特意讓小石頭私下打聽了,的確是個口碑極佳的讀書人,也為她歡喜。

大娘子幫著將大宅的下人們置辦齊了,方家不是什么高官豪富,也不講派場。下人們也要的不多,夠用就行了。等大家到了,又有隨身帶的人,兵慌馬亂了幾天后,慢慢才有些樣子。

到的京城的第一天,三娘子就上門把方怡雪接回大宅。巧姐吃飯時見了一回,看她雙眼空洞無神,木然的行禮,夾菜,吃飯。儀態倒也合乎標準,只是對誰說的話都沒什么反應。或是反應極慢,起碼晚了好幾拍才反應過來。

三娘子自然是沒口子的說女兒瘦了,受了多大多大的委屈,如何心疼。全然不顧來大宅吃飯的大娘子可以殺人的目光。倒是三老爺喝斥了幾句,不許她再說,又謝過大嫂,說她教導有方,女兒不僅病好了,行事也比之前規矩。

大娘子淡淡一笑,只道“不嫌大哥家里粗茶淡飯就好。”對這個三房的丫頭,她延醫問藥,照顧周到。又下了狠心收服她,教了規矩。管教三丫頭,是老太爺頭一次對大房提的要求。

家中對他們著實不錯,即沒受過公婆的氣,又常貼補他們。這才盡心盡力,想來算盡了自己這個大嫂的義務,又給了老太爺一個交待。可這老三家的實在太不曉事,見了這個當娘的行事,才知道這丫頭從哪里學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

老太爺氣歪了嘴,怒道“再嚎就滾回自己屋里去。”大房在他心中的地們,豈是一般人能比的。

三娘子收了聲,這才想起,女兒的親事也要著落在別人頭上。她本意是想與大嫂交好,可是看到女兒的樣子,一時忍不住就嚷嚷了出來。可惜悔之晚矣,事后她送上再多禮物和好話,都沒能扭轉大嫂對她的印象。

安置好后,方長略帶了妻子兒女稟了老太爺,先去了林大人家拜會。林大人的兒孫都在京城居住,兒子也是正經進士出身,現任督察院的御史。孫子年紀不大,比小石頭略長二歲,是個極斯文的少年。

由于提前遞過拜貼,老夫人正在家中相候。說起自家老頭子,也是嘆氣連連“一把年紀,合該含飴弄孫,享享天倫之樂。非學什么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也不看看自己一把老骨頭,都多少歲了。”

看林夫人極好相處,眾人也放松了,看到小石頭,老夫人一把拉過來,說是林大人在信中提過,是個極聰明的。又說林大人說了年前會回京,他們若是能呆到那時,倒是可以一見。

小石頭眼睛一亮,可一想到自己一家人呆到大姐成親就要回榆林,估計還是見不上了,便覺十分惆悵。

方長略心中一動,他多少知道一點老爺子的心態,便問道“在下大膽問一句,林大人這趟回京,是不是就不走了。”

老夫人點點頭“再不回來,我們大郎的親事就被他耽誤了。他若還想走,老身就綁了他的腿。”

眾人告辭出來,都覺這林老夫人十分風趣,端的是個慈祥的老婦人。想到自己家娘,若能有別人一半,誒,方長略就嘆氣。這京中可不比榆林,讓自己娘接待客人,估計方家馬上就能變成京城最不受人歡迎的人家。

至于呂先生,方怡巧遞出去的拜貼,一直沒有回音,便不好貌然上門。方長略看了他的貼子,還問過女兒,“你可知這是誰家府邸。”

方怡巧當然不知,她從來沒來過京城,更不知道京城里皇親貴胄有些什么人。方長略這才說,這內城里的桂府,只可能是太后娘家。

這種人家,關系錯綜復雜,也不是所有姓桂的便全是勛貴。跟太后一母同胞的,只有一個弟弟,庶弟倒有七八個。這親弟弟也僅一個嫡子,庶子也不少。想到呂先生在周家教書五年,方長略便沒當一回事。誰知道她相公是哪一支,又是那個房頭下的,小妾生的兒子也是一樣姓桂。

沒想到回家,竟遇上桂府派過來的媽媽。家中僅有老太太和三娘子在,老太爺便讓老太太陪著說話。老太太眨巴眨巴眼,“別人家的奴婢,你讓我陪著?”著實讓她不解。

沒奈何,家中沒有別人,他一個老頭子更不方便。只好耐著性子解釋“宰相門口七品官,這桂府是太后娘家,真正的皇親國戚,你說要不要陪。”

老太太聽得一唬一唬的,忙點頭“要陪要陪。”

自去前面請了人家坐,才看到,說是個下人,那衣服首飾,鞋面上的刺繡就對她而言,都是好東西。頓時心下駭然,心想昨天大娘子說這京中人派場大,又極講面子。自己還不以為意,想著自己家又不是窮酸,未必還比不上一般人家。

今天馬上就看到一個當奴婢的穿金戴銀,耳墜上的寶石晃悠晃悠,一看就是戴了多年的老物件。老太太又想裝出見過世面的樣來,又檚著她背后的主家,說話間一時畏畏縮縮,一時又張狂起來,總之是十二分別扭。

聽得四房一家回來了,老太太和那位媽媽幾乎是同時松了一口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冈市| 沈阳市| 红河县| 清水县| 禄劝| 南京市| 青铜峡市| 深州市| 邹平县| 卓资县| 宾川县| 陇西县| 石河子市| 泽州县| 克拉玛依市| 左权县| 凤翔县| 黎川县| 利辛县| 玉山县| 罗平县| 鄯善县| 海阳市| 乡城县| 萍乡市| 淳安县| 乌拉特中旗| 光山县| 怀来县| 古丈县| 溧水县| 通山县| 乌鲁木齐县| 寻乌县| 怀集县| 余庆县| 治多县| 灌云县| 平潭县| 湘阴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