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三生萬物
健一會<巢山資本>創始人兼CEO
在觀察中國創投生態時,我發現“三”是一個神奇的數字。
創業團隊組合,三人結構通常會發揮出超級穩定的效果。早期項目里最常見的是技術類創業,很多技術人員決定創業時,甚至沒有一個完整團隊。技術人員的優勢在于做前沿研究,但如何將先進的技術與理論轉化為商業產品或商業模式,他們未必懂,或者也未必在乎,這時候創始團隊里通常就需要配置一位懂市場的合伙人。這位合伙人的拿手絕活是設計商業模式,幫助技術人員將研究出的東西變成掙錢的、用戶需要的和能夠快速擴張的東西。他們共同打磨的產品不但能掙錢,還得能持續掙錢,這時就需要配置一位投資人。投資人操心的不僅僅是掙錢,而且是長期掙大錢。三個角色組合在一起,常常會給企業帶來“1+1+1>3”的價值。
《中國創投地圖2》基于人工智能在當下創投格局中所產生的強大原動力、顛覆力和滲透力,把人工智能放在開篇位置,作為創投行業譜系之首展開論述。人工智能領域也有對“三”這個數字的妙用。
人工智能領域創業,對創始團隊至少有三項要求。首先要有懂人工智能算法的科學家,算法的生命周期較短,平均每六個月更新一次,這就對科學家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人工智能屬于底層技術,要想產生商業價值,還需要與具體行業相結合,這就需要科學家與行業專家配合。除了算法技術背景與行業知識背景,創始團隊還需要找到與自身優勢相匹配的具體應用場景,方有可能構建生態,完成商業模式的嫁接。平臺與算法、專業知識背景、數據及應用場景,便構成了人工智能體系的三大價值點。
從《中國創投地圖》到《中國創投地圖2》,書中呈現的投資熱點在不停輪轉。比如2017年火過一陣的直播與硬件等熱點就被2018年的小程序與區塊鏈所取代,但我們在組稿時始終保持一個原則,即書稿要均衡呈現來自行業專家、創業者和投資人三方的聲音。只有綜合聽取這三方的獨立見解,才有可能大概率消除我們對某一行業現象的認知盲區,從而幫助我們做出盡可能理性的創投決策。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創投之道,便蘊藏在這神奇的“三生萬物”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