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元朝一百年
- 諸葛文編著
- 1560字
- 2019-03-15 14:01:04
昔里吉為何兩次反叛忽必烈
按照蒙古的習俗,只有前任皇帝死后,新任皇帝才能通過忽里臺大會的推舉坐上皇位,因為這個原因,元朝很多皇帝的皇位都是通過武力爭奪而來,最后當上皇帝的人雖然勝出了,卻為自己樹下了眾多敵手。在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爭奪中,忽必烈勝利了,而當初站在他對立面的昔里吉,在歸順于他后,不久又再一次背叛了他。
昔里吉是元憲宗蒙哥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是蒙哥的妃子巴牙兀真氏。在忽必烈、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斗爭中,昔里吉支持阿里不哥,這是他第一次背叛忽必烈。至元四年(1267年)秋,阿里不哥失敗,昔里吉與諸王玉龍答失、阿速臺等投降,獲忽必烈赦免,并受封為河間王。然而,沒過多久,他又第二次背叛忽必烈。
忽必烈擔任大汗后,諸王臣服,只有海都不肯前來參加朝會,而且在西北與察合臺國激戰,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為防患于未然,忽必烈派第四子北安王那木罕,率領大軍前往西北,昔里吉亦隨軍前往。那木罕和兄弟闊闊出所統轄的忽必烈家族的屬民組成中軍,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子侄輩諸王的部民組成右翼集團。右翼集團里的諸王雖然被迫投降忽必烈,但依舊對其心存怨恨。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叛亂,率軍東進,結果被那木罕所率大軍擊敗,逃至亦列河流域,那木罕率軍在阿力麻里安營扎寨。
至元十三年(1276年)秋,由于給養分配不公,那木罕部下的脫脫木兒率領部將叛逃,昔里吉前往征討,結果,反倒被脫脫木兒的三寸不爛之舌給說服,同他一起背叛元朝,這是他第二次背叛忽必烈,雖然過程也轟轟烈烈,但結果遠沒有第一次幸運。
昔里吉起兵發動叛亂,拘禁了那木罕、闊闊出和丞相安童,又擒獲牙忽都,瓦解了元廷在阿力麻里鎮的軍事力量,因此,叛亂諸王擁戴昔里吉為帝。
昔里吉、脫脫木兒等人在囚禁了那木罕等人后,為爭取外援,增強與忽必烈抗衡的力量,又打算將那木罕、闊闊出送給術赤的后人蒙哥帖木兒,并將安童送往海都處。但是,此時的海都自有打算,留下了安童授以官職。

昔里吉叛亂士兵
至元十四年(1277年),昔里吉、脫脫木兒,以及阿里不哥的長子藥木忽兒、撒里蠻等集結部眾,分道東進,并揚言海都、蒙哥帖木兒聯兵而來。東部弘吉剌部的折兒瓦臺得知后起兵響應,引起的反響頗大。撒里蠻等領兵越過杭海山,并向東南行進深入今河套北,結果被愛不花率領的汪古部軍以及土土哈率領的欽察軍所打敗。而昔里吉、脫脫木兒、藥木忽兒等率領主力軍越過杭海山后繼續東進,在和林北部渡斡耳寒河,欲與弘吉剌叛軍會合。但元廷調集大軍很快便擒獲了弘吉剌部叛首折兒瓦臺。以伯答兒、土土哈為首的元軍很快又與伯顏統帥的大軍在斡耳寒河畔會合,一起渡河后,打敗了脫脫木兒等,并救出宗王牙忽都。這一戰以昔里吉、脫脫木兒和撒里蠻的失敗告終,之后他們向也兒的石河方向逃竄,但勢力并沒有受到很大影響。
后來,昔里吉和他的叛軍們在與元廷的對抗中,又經歷了幾次大大小小的失敗,屢次的失敗使昔里吉集團內部諸王之間彼此怨恨和猜忌,并在不久后爆發內訌。
脫脫木兒見昔里吉的實力大不如前,便與撒里蠻結為同盟,二人共同反對昔里吉,企圖取代他的地位。昔里吉得知后,征集宗王諸將的軍隊逼近脫脫木兒和撒里蠻,卻未能使他們屈服,自己反而被迫退位。于是脫脫木兒與撒里蠻按照當初的約定,奉撒里蠻為帝,又遣使布告于術赤兀魯思和海都處。
藥木忽兒不愿意擁立撒里蠻,脫脫木兒企圖用武力迫使他服從,結果卻反被藥木忽兒擊敗擒獲,并被殺死。
脫脫木兒一死,撒里蠻自知實力不如昔里吉,自愿放棄帝號,不久又被昔里吉剝奪兵權和屬民。之后昔里吉把撒里蠻送往術赤系宗王火你赤處,在路經忽闡河下游撒里蠻轄區時,撒里蠻被救走。不久撒里蠻率軍襲擊了昔里吉的輜重,并向元軍求助。昔里吉聞訊后,召集藥木忽兒一起對付撒里蠻,結果雙雙被擒,并被押去見忽必烈,在去元廷的路上,藥木忽兒被救,而忽必烈念在昔里吉為宗親的份上,并沒有殺他,只是將其放逐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