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說唐朝三百年
- 諸葛文編著
- 1572字
- 2019-03-15 13:51:50
“安史之亂”中失蹤的沈太后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千古之謎,讓后人百思不得其解,芳蹤難覓的沈珍珠就是其中之一。縱觀沈后一生,命運(yùn)多舛,屢遭離亂,結(jié)局更是千古之謎,頗具傳奇色彩,因而為尋找沈珍珠,又不知牽出了多少令人浮想聯(lián)翩的傳奇故事。
唐代宗睿貞皇后沈珍珠是吳興人,出身世家,玄宗開元末年以良家女子的身份入選東宮,賜予廣平王李豫。沈氏美貌如花,又賢淑純良,深得李豫寵愛。天寶元年(742年),沈氏為李豫生下長子李適——日后的德宗。
天寶十五年(756年),安祿山叛唐后進(jìn)逼長安,玄宗帶著楊貴妃及諸皇子皇孫倉皇出逃,李亨、李豫、李適自然都在其中,而諸皇子皇孫的妃妾及一大群皇親國戚卻被遺下未及逃走,被叛軍俘獲,從西京長安劫掠到東都洛陽,這其中就有沈氏。
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稱帝后,封廣平王李豫為兵馬大元帥。至德二年(757年),李豫收復(fù)東都,并十分幸運(yùn)地在掖庭中找到了已被關(guān)押一年多的沈氏。李豫自然是大喜過望,先將沈氏安置在洛陽,打算待平叛之后再帶其一同返回長安,全家團(tuán)聚。可惜天不遂人愿,759年史思明復(fù)叛,洛陽再度淪陷,沈氏又落到了叛軍手里,并從此下落不明。

安史之亂形勢圖
此后唐王朝進(jìn)入了與叛軍的反復(fù)拉鋸之中,直到763年才將安史之亂平定,其間尋找沈氏的事自然是無力顧及。762年李豫即位,其對沈氏始終是念念不忘,在叛亂平定后,便派人四處查訪,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逢,但是終其一生也未能如愿。
其間倒也是有一個曾在少陽院(即太子府)當(dāng)過奶媽后來在壽州崇善寺做了尼姑的廣澄,想要冒充沈氏來認(rèn)親,被李豫識破后,盛怒之下命人活活將其鞭死。
此后李豫懷著對沈氏的愧疚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
大歷十四年(779年)代宗駕崩,太子李適即位,仍然著意四處尋訪母親,并遙尊生母沈氏為“睿貞皇太后”,還在涵元殿具冊、立碑、上皇后朝服,李適親奉冊伏拜痛哭不止,左右大臣都為之動容。同時德宗對沈氏家族大加封贈,以期母子團(tuán)聚。
建中二年(781年),有消息傳來,沈太后在洛陽找到了,長安城中一片喜悅。然而令德宗李適失望的是,所謂的“沈太后”只是高力士的一位養(yǎng)女,因?yàn)槟昙o(jì)相貌酷似沈氏并與之在宮中有所接觸,誘于名利而行冒充。德宗左右都很氣憤,紛紛請求對之治罪,而思母心切的德宗不但不予治罪,還對身邊的人說:“只要能找到真正的生母,我受一百次騙也沒關(guān)系。”從此之后,冒名者越來越多,而真正的沈珍珠就真的是不知所蹤。

《明皇幸蜀圖》,描繪唐玄宗李隆基為避安史之亂,行于蜀中的情景
德宗在位26年,而尋訪沈氏的工作就進(jìn)行了幾十年。因?yàn)楫?dāng)時找到沈氏的可能性已經(jīng)極小,就算是找到,按年齡計(jì)算也不可能活在世上了,于是發(fā)詔,在肅章內(nèi)殿為沈氏發(fā)喪,上太皇太后號,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立神位于代宗廟。
沈珍珠的真實(shí)下落,也成為歷史上的千古之謎,從而被演繹成各種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后有電視劇《珍珠傳奇》中,寫沈珍珠洛陽被掠后,嫁給了安祿山的一位部將馮立。又有傳言,說唐代宗時期,沈珍珠實(shí)際上曾被找到并送入宮中,卻因其他貴妃嫉妒而遭陷害。更有小說家臆造之舉,留下了沈氏出家的傳說。
不管人們做著怎樣的猜想,但有一點(diǎn)是真實(shí)的:沈珍珠此人,決非杜撰,新舊唐書上均有傳。《舊唐書·后妃傳》中記載:“代宗睿貞皇后沈氏,吳興人。世為冠族,父易直,秘書監(jiān)。開元末,以良家子選入東宮,賜太子男廣平王。天寶元年,生德宗皇帝。”
代宗心系發(fā)妻,德宗不忘生母,父子兩人雖算不上是多么開明的君主,卻都可說是有情有義的人。不過這所有的身后尊榮對于沈珍珠而言,只是個虛名罷了。如果李豫當(dāng)初在出逃之時,能想到為沈氏安排保護(hù),如果李豫在第一次收復(fù)洛陽時,能夠及時把妻子送到安全的地方,又何至于生離死別,痛悔莫及?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湖州之女沈珍珠用離奇的方式,留下她一世的傳奇。或許歷史老人會揭開這個謎底,或許它將永遠(yuǎn)成為千古之謎,讓后人憑空對她添上幾份神往之心,為她增添幾份神秘的光環(huán)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