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賭:信息不足時如何做出高明決策
- (美)安妮·杜克
- 1726字
- 2019-01-10 18:11:31
前言
為什么這不是一本關于打撲克的書
我26歲的時候,本以為自己的未來之路非常明確。我的父親是新罕布什爾州一所預科名校的英語系主任,我在校園里長大,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取得了英文和心理學兩個學士學位。隨后我就讀于賓夕法尼亞大學研究生院,獲得了國家科學基金會獎學金。在我取得碩士學位后,又接著完成了認知心理學的博士課程。
但就在博士論文即將完成的時候,我生了病,于是我休學后離開了賓夕法尼亞大學。在此期間我結了婚,移居到蒙大拿州的一個小鎮上。很顯然,獎學金并不足以維持這種穿州過縣的成人生活,因此我需要錢。我的哥哥霍華德(Howard)是一名職業撲克玩家,他當時已經打入世界撲克系列賽(WSOP)的決賽,他建議我去比林斯看看當地合法的撲克比賽。這個建議并不像聽起來那么隨意。我是在一個充滿競爭、熱衷博弈的家庭環境里長大的,霍華德帶我去拉斯維加斯度過幾次假,那里的消費是我無法用獎學金承擔的。我看過他打牌,而且自己也玩過幾把低風險的牌局。
很快我就愛上了撲克。吸引我的并不是拉斯維加斯的燈火輝煌,而是在比林斯的水晶酒吧地下室的牌桌上小試牛刀的興奮快感。當時我的水平還有很多不足,但學習的過程令我無比興奮。我打算在休假期間賺一點錢,繼續我的學術之路,同時將打撲克作為我的業余愛好。
于是這個短暫的休假變成了一名撲克玩家此后20年職業生涯的起點。至2012年退役時,我總共贏得了一條世界撲克大賽手鏈、世界撲克系列賽冠軍和NBC(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全國單挑撲克冠軍賽冠軍,以及400多萬美元的比賽獎金。與此同時,霍華德也贏得了兩條世界撲克大賽手鏈,兩次上榜撲克經典大賽的名人堂榜單,兩次獲得世界撲克巡回大賽冠軍,以及640多萬美元的比賽獎金。
要說我偏離學術道路,似乎是有些輕描淡寫。但我很快就意識到,與其說我放棄了學術,倒不如說我是更換了專業去研究人們是如何學習和做出決策的。玩一手撲克大約需要兩分鐘,在這一過程中,我可能會碰到多達20次的決策機會。每一手牌都有一個確切的結果:贏錢或輸錢。每一手牌的結果都為你的決策提供了即時的反饋。但這是一種不太可靠的反饋,因為輸贏僅僅是反映決策質量的一種模糊信號。贏錢可能是因為手氣好,輸錢則反之。因此,很難將全部的反饋用于參考學習。
那些須發斑白的蒙大拿農場主極有可能會在撲克桌上從容不迫地贏光我的錢,這種擔憂迫使我去尋找切實可行的對策——要么解決這個學習難題,要么輸個精光。在我的職業生涯之初,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一些優秀的撲克玩家,向他們學到了如何處理打牌時的運氣和不確定性,以及學習與決策之間的關系。
一段時間后,這些世界一流的撲克玩家教會了我打牌的本質: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做決策。將決策視為對賭的啟示使我能夠在不確定的情況下找到學習的機會。我發現,將決策視為對賭使我避免了常見的決策陷阱,讓我以更理性的方式從結果中學習,并盡可能地在此過程中不受情緒的左右。
2002年,因為我的朋友、超級撲克玩家埃里克·賽德爾(Erik Seidel)拒絕了邀請,某對沖基金經理便找到我,希望我能給一群交易員講幾句,分享一些可能適用于證券交易的撲克技巧。從那時起,我與多個行業的專業群體進行交流,審視自己從撲克中學到的方法,不斷加以完善,并幫助他人將其應用于金融市場、戰略規劃、人力資源、法律和創業等方面的決策之中。
鼓舞人心的是,我們可以找到實用的方法來規避決策制定與執行之間的誤差。本書承諾:對賭思維將會改善我們終生的決策力。它能使我們更好地區分結果質量與決策質量,發現“我不確定”這句話的作用,學習規劃未來的策略,做更加主動的決策者,幫助尋求真相的同伴一起改善決策過程,讓自己在未來決策中減少情緒化。
對賭思維并沒有使我成為一個永遠理性、毫無情緒的決策者。我也犯過(并且仍然在犯)很多錯誤。生而為人,錯誤、情緒、損失等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對賭思維方式使我在客觀性、準確性和開放性方面不斷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積累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
所以本書講的不是玩撲克的技巧,而是撲克教給我的一些關于學習和決策的東西。對于任何想成為更好決策者的讀者來說,我在那些煙霧繚繞的牌室中學到的實用方法都是非常好的策略。
對賭思維始于我認識到只有兩件事在決定著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決策質量和運氣。對賭思維就是學習并認識二者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