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
- (美)約翰·布羅克曼
- 1437字
- 2019-01-15 10:43:14
21
CALL THEM ARTIFICIAL ALIENS
請叫它們人工外星人
凱文·凱利 Kevin Kelly
《連線》雜志創始主編;
著有《失控》《必然》
對于會思考的機器,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們和我們的想法不一樣。
由于進化歷史上的一段小插曲,我們似乎成了這顆星球上唯一一種有意識的生物,也給我們留下了人類智能“獨一無二”的錯誤印象。但我們不是唯一的智慧生物。我們的智能其實是一組智能的集合,而這一組智能也只占了天地間各種可能存在的智能和意識類型的一個小角落。我們總喜歡給人類智能冠以“萬能”的前綴——因為比起我們遇到的其他物種,它確實能夠解決更多樣的問題。然而,在著手塑造人工意識的時候,我們才意識到人類思維一點兒都不萬能,它也只是思維中的一種而已。
今天不斷涌現的人工智能的思維與人類思維不一樣。盡管它們學會了下國際象棋、開車、描述照片等我們一度相信只有人類才能完成的任務,但它們完成這些任務的“思路”與人類大不相同。Facebook可以推出這樣一款人工智能,只要上傳地球上任意一個人的照片,這個人工智能就能從全球30億網民中認出他來。人類大腦不可能勝任如此規模的任務。也就是說,這種能力是“非人類的”。人腦不擅長統計思維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因此制造了那些擁有良好統計技能的人工智能,并希望它們別重蹈人之覆轍。自動駕駛汽車的一大優勢就是它不會像人類那樣開車,不會像人類那么容易分心。
在今天這個高度聯系的世界,不同的思路才是創新與財富的源泉,僅僅聰明已經不夠了。商業利益將驅動工業級別的人工智能具備各自獨立的功能,我們只會賦予這些產品極少的智能。其實,時間允許而我們尚不知道眼下智能的完整分類。
人工智能中留有某些人類思維的蛛絲馬跡并不稀罕(就像生物學中兩側對稱、身體分節和管狀消化道等,都屬于通用特征),但人工智能思維所能達到的可能性之廣,將遠超人類進化所經過的狹隘空間。這些人工智能不一定要比人類想得更快、更廣或更深,在某些情況下,它們將想得“更簡單”。現有的機器中,對我們最重要的并不是把人類能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的,而是那些會做人類完全做不到的事情的機器。同理,最有價值的思考機器不是比人類想得更快或更好的那些,而是具備人類所不具備的思考能力的那些。
要解開目前困擾人類的量子引力或暗能量、暗物質之類的謎團,我們可能需要人類之外的智能伸出援手。可以想象,這些問題的解決只會帶來更加棘手和極端復雜的問題,我們將需要更加新鮮和復雜的智能。實際上,我們或許還需要先制造出某些“中間智能”,并在它們的幫助下設計出我們無法單獨完成的、更加純粹的智能形態。
今天已經有許多科學探索需要集合成百上千的人類智慧共同解決。或許在不遠的將來,會有這么一些深奧得多的難題,只有整合成百上千種不同的智能才能解決。這種情況將把我們帶到文化的邊緣地帶,因為接受外星智能給出的答案可不是什么簡單的事情。類似的情景我們已經見證過:由計算機給出的數學證據總讓人覺得不易接受。與外星智能打交道需要一種新的技能,需要我們再次拓寬自己的界限。
其實將AI視為“Alien Intelligence”(外星智能)的縮寫也挺合適。人類能不能在未來200年內從成千上萬的類地行星中找到外星人還是個問題,但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幾乎能百分之百地創造出一種“外星智能”。這些“人工外星人”將給我們帶來利益和挑戰,這和我們遇到真正的外星人沒什么兩樣。它們的出現將迫使人類重新評估自己的職責、信仰、目標,以及人類自己的身份。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我相信我們首先應該給出這樣的回答:時間允許

掃碼關注“湛廬教育”,回復“如何思考會思考的機器”,觀看本文作者的TED演講視頻!